:::

蘭博電子報

142期-功成身退的瞭望塔

陳財發、林麗貞、 李春榮、 陳興源、 陳香莉 / 撰文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 / 提供

功成身退的瞭望塔
功成身退的瞭望塔

編按

文史工作者都知道愛護「古蹟」; 卻較疏忽正視潛藏的「人文空間」。

 

宜蘭社區大學「走讀歷史空間研習社」於民國101年開設,由陳財發等多位講師群合作,多年來以「輕旅、走讀」的方式,帶領學員上山下海,踏查在地文化空間,過程中學員們透過實際走讀與尋訪,在詳細的歷史考據為基礎,搭配生活化的解說方式,彙集宜蘭縣12 鄉鎮30個潛藏人文景點。

 

其刊載內容主要涵蓋「被漠視的據點、在地味的故事、存在感的場域」等三大元素的空間,定為篩選景點的三大準則,儘量摒除具法定身分的文化資產及網紅景點等方式撰寫而成。

 

蘭博電子報將於每期介紹,讓讀者深入了解宜蘭潛藏的人文空間,細細品味背後精彩豐富且生動的生命故事。

人文概述

狂颱暴雨的特殊天候,導致宜蘭地區自來連年「水難」頻傳。到了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開始展開全台治水調查計畫及編列治水事業經費,蘭陽地區卻直到1929(日昭和4)年才通過「宜蘭濁水溪」治水預算共5百11萬2千40圓(實際花費4百91萬4千7百82圓),並於當年度開始執行。歷經8年的施作工期,於1936(日昭和11)年治水工程終告竣工。

 

竣工後的兩岸堤防型式及治水機能也都發揮到預期的績效,其中尤以北岸圓山段上游再連堤防(俗稱清連陂)的興築,更阻斷了「宜蘭濁水溪」往宜蘭河的表相流路,不僅穩定兩條溪河的紛亂水域,也約束浮覆地的河道變成可以耕耘的新生地,造福蓁巷、深溝及內湖等庄頭農墾事業更趨平順。

 

然而,縱使是銅壁鐵牆的堤防工事也不能完全保證永遠避免「水難」的發生,尤其在兩岸堤防工程完成後的1940(日昭和15)年、1942(日昭和17)年及1944(日昭和19)年,相繼發生強風肆虐與溪水暴漲所致的「崩陂」,造成房產傾圮、溺死屍體大量沖出的慘重災況,至今仍令在地耆老印象深刻,難以忘懷。連特別保障溪北地區安全的「圓山堤防」也幾乎快被沖破,尤其居於臨河聚落的內城、蓁巷、深溝及七賢等村庄,年年都得面對洪水潰堤的威脅,於是乎就繼續延襲傳統「拜陂」(又稱圳頭祭)的信仰儀典,藉以降低常民對做大水的恐懼與不安。

 

此外,為了防範於未然的預警傳訊,日方水利單位又擇定「再連陂」的堤外空地(今位於員山鄉蓁巷村台7公路旁),興建一棟高出堤岸的防水瞭望塔,每逢暴雨猛灌之際,就由水利單位顧聘的人力輪值登塔觀測溪水漲勢實況,隨機回報相關人員執行應急措施,勿讓掠走人命、損毀家產的水難再度重現,所以這棟瞭望塔宛如一座守護著蓁巷等村莊的「石敢當」。

空間餘韻

終戰以後,國民政府治台,或許人手編制不足及各項資訊監控的防汛設施愈趨精進,瞭望塔的觀測防水機能從而宣告功成身退。1963(民國52)年闢建北部橫貫公路之際,施工單位就曾借用瞭望塔附屬的既有空間,改造成為施作與養護之用的「道班」基地,可是瞭望塔依然未被動用。近七十餘年的遺落,整座水利空間早已像被拋荒的棄嬰一般,建物外牆斑駁不堪,周遭環境更是荒蕪蒼涼。

左:瞭望塔後院還保留一口水井。(宜蘭縣史館典藏) / 右:孩提時期的陳先生常在此嬉戲。(陳財發提供)
左:瞭望塔後院還保留一口水井。(宜蘭縣史館典藏) / 右:孩提時期的陳先生常在此嬉戲。(陳財發提供)
1990年代瞭望塔舊照,高度約3層樓。(宜蘭縣史館典藏)
1990年代瞭望塔舊照,高度約3層樓。(宜蘭縣史館典藏)
再連段是隔絕蘭陽溪與宜蘭河同流的的關卡堤防,所以年年務必修建或墊高,致使現在堤岸幾乎與過時的防水瞭望塔形成同等高度。(陳財發提供)
再連段是隔絕蘭陽溪與宜蘭河同流的的關卡堤防,所以年年務必修建或墊高,致使現在堤岸幾乎與過時的防水瞭望塔形成同等高度。(陳財發提供)

參考資料

  • 1936,台灣總督府內務局,《宜蘭濁水溪治水事業概要》,台灣日日新報社。
  • 2014,陳育麒,《宜蘭水難的環境背景與「拜駁」儀式的形成》,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書籍資訊

書名:潛藏的人文空間in蘭陽

作者:陳財發等撰文

出版:宜蘭縣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