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8期-從深海龍宮說起

文/圖:李彥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龍宮翁戎螺(Entemnotrochus rumphii),算是台灣名聲最大的貝類,這主要歸因於他傳奇似的發現經過。

 

龍宮翁戎螺的傳奇故事在1969年5月達到高潮,該月5-6日集豐一號雙拖網漁船,於釣魚台海域作業時撈獲3枚龍宮翁戎螺,7日上岸後死了1隻,其餘2隻移到台灣省立博物館(現在的台灣博物館),有的媒體說這是5億年前的生物,而事實上是翁戎螺經歷了5億年外形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同時早期被認為是已經絕滅的生物,因此有活化石之稱。在省博飼養期間共吸引了數十萬人次參觀,據說那時台博館地下室寸步難移。該年其他漁船又陸續撈獲,一直到年底發現了近百枚,據報有些漁民說早就看過這種貝殼了,在船上就將殼敲碎煮肉吃了。由於媒體的炒作,台灣集貝同好在龍宮翁戎螺的震撼之下聚集在一起,由台大教授林朝棨博士發起組織貝類學會,而貝類學會的會章正是龍宮翁戎螺。

龍宮翁戎螺經歷了5億年外形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且早期被認為是已經絕滅的生物,因此有活化石之稱
龍宮翁戎螺經歷了5億年外形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且早期被認為是已經絕滅的生物,因此有活化石之稱

龍宮翁戎螺最早發現於1879年,該標本目前還存放於荷蘭鹿特丹自然博物館,它命名之後近60年都沒再發現第2枚,對於體積如此龐大的貝類而言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直到1936年河村良介才在日本高知縣外海發現1枚幼貝(第2枚),1942年日籍貝類學家大山桂來台灣出差時拜會台灣殖產局小林科長,小林慷慨贈予其私人收藏的貝類標本,大山桂在小林的收藏中發現1枚龍宮翁戎螺的成貝(第3枚,由高雄水產株式會社漁船於1937年撈獲),但是這2枚貝殼都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之中。

 

往後的20餘年龍宮翁戎螺再度消聲匿跡,一直到1968年台灣漁船豐寧一、二號又撈獲1枚龍宮翁戎螺(撈獲地點眾說紛紜,文獻記載的撈獲地點應該有誤,經緯度對照之下居然在陸地上),這枚龍宮翁戎螺後來展轉以10000美金(當時匯率1:40,記得要再算上通貨膨脹喔)賣給日本鳥羽水族館,次年春天在東京百貨公司展出,當時日本媒體大肆宣染,吸引數萬人參觀,包括當時還是太子的生物學家天皇─明仁天皇都去參觀。龍宮翁戎螺的殼型很大,他的發現經過再加上媒體的炒作,不出名都難。但是翁戎螺之所以備受矚目除了稀有價高外,就是他的學術研究價值。

 

腹足類軟體動物的演化歷史從無殼到有扁平殼,從扁平殼到笠狀殼,再從笠狀殼變成圓椎形殼,這時為了壓低重心,圓錐狀的外殼變成螺旋形的殼,為了節省空間原本對稱的內臟有一側便退化了,然而翁戎螺類卻保有二對鰓、二對腎,因此研究翁戎螺的身體結構,有助於了解腹足類軟體動物的演化。

左:倍利翁戎螺 / 右:紅翁戎螺
左:倍利翁戎螺 / 右:紅翁戎螺

翁戎螺從寒武紀到第三紀的岩層都有發現化石,當時牠門活躍於淺海海域,隨著時間的推進到了現代,牠們逐漸轉入較深的海域生活,宜蘭外海位於大陸棚邊緣,水深可達1000公尺以上,一些深海拖網漁船拖網深度可達600公尺,在宜蘭外海至少發現過5種翁戎螺,除龍宮翁戎螺分別是倍利翁戎螺(P. beyrichi)、翁戎螺(P.hirasei)、高腰翁戎螺(P. salmiana)、寺町翁戎螺(P. teramachii)。由於此處海底地形特殊,除了這些稀有的翁戎螺外,也盛產不少稀有的深海貝類,這20年來,在這個區域撈獲的深海貝類世界新種超過30種。下次便同各位讀者介紹這些深海的新種貝類。

左:高腰翁戎螺 / 右:寺町翁戎螺
左:高腰翁戎螺 / 右:寺町翁戎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