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6期-大塭

文:張文義/圖:莊雅惠

大塭地區位在礁溪鄉的東北,包括俗稱「澳白仔」的大塭、與其緊鄰的王通塭,以及隔著淇武蘭港(二龍河)和大塭相對的塭底,目前行政區域上屬於礁溪鄉時潮村。

大塭地區已於民國93年成立時潮休閒農業區
大塭地區已於民國93年成立時潮休閒農業區

大塭地區東邊則隔著頭城河而與頭城鎮的竹安里相鄰,北邊則以澳白中溝、番仔溝匯流而成的河道而和頭城的中崙里、下埔里等地相望。早期頭城河和淇武蘭港均能行船直通頭城,是溪北地區重要的交通網絡。

 

由於地勢低漥,宛如臉盆般的地勢而裝滿水,使得大塭地區一片水茫茫。等高線在2.5公尺以下,有的甚至低於海拔0.5公尺以下,是宜蘭溪北河川的匯流區域,所以容易積水、深受海水倒灌之苦。由於不適合水稻耕種,屬於宜蘭平原較晚開發的地帶。

 

成書於1850年間的《噶瑪蘭廳誌》,已有大塭的名稱,當時宜蘭平原總共劃為八個堡區,大塭屬於淇武蘭堡,1890年代台灣巡撫劉銘傳實施丈量土地時,乃以淇武蘭港為界,分為大塭和塭底兩庄。

 

日治時期基本上仍分為大塭和塭底兩庄,戰後,行政區域重劃,地方人士以其地勢低漥,加上河水直接與海水連接,隨著海潮漲落,河水也有「苦流」(退潮)和「南流」(漲潮)的現象發生,而且潮汐和河水漲落總有時間性,於是取名為時潮村。

地勢低漥使得大塭地區一片水茫茫
地勢低漥使得大塭地區一片水茫茫
根據台灣堡圖繪製 (張文義提供)
根據台灣堡圖繪製 (張文義提供)

像大塭這種低溼帶原本即不適合耕種,從田野口述資料來看,大塭地區的移民或拓墾,是在宜蘭其他地方達到一定程度的拓墾飽和後,才遷移到大塭地區來進行土地的開發和利用。例如:塭底位在大塭地區的南邊,其前來拓墾的人以張阿乞最為有名,因此塭底又叫做張阿乞塭。據耆老的描述,張阿乞本人乃在壯圍鄉耕種一段時間後,為了尋求更好的生存空間而搬遷到塭底。又如:王通塭也是原本住在頭城竹安里名叫王通的人,渡河圈地拓墾而來的。

 

大塭和塭底,因位在河道行水區域,加上靠近出海口,深受潮汐影響,在尚未興建防潮閘門前,兩地都有海水倒灌,影響稻米的生長,造成人民經濟生活的困難。但因為魚蝦資源豐富而成為鄰近地區中崙居民前來拓墾和捕捉魚蝦的地方。所以大塭的經濟生產型態,提供中崙居民賴以維生的資源。

潮汐和河水漲落總有時間性,於是取名時潮村。
潮汐和河水漲落總有時間性,於是取名時潮村。
攔河堰
攔河堰

和大塭連接一起且同在淇武蘭港北邊的王通塭,雖然面積不如大塭大,但沿著頭城河堤岸地勢較高的地方便成為早期移民耕作居住的地方。根據耆老的描述王通塭和大塭間,尚有一塊名叫劉阿樹圍的地方,這地區較王通塭晚開發,地勢也比較低,以前還可以看到竹圍成林,後來因開闢養殖池而被挖掉了。

 

至於塭底,東邊隔著頭城河與壯圍鄉的大堀(福)和頭城鎮的三抱竹相對,北邊則以淇武蘭港和大塭及王通塭為界,居民則大都沿著頭城河堤岸地勢較高的地方居住。塭底位於大塭地區的最南邊,即大塭的最底部,地名為此而來。塭底最南端的車路頭為楊姓同族聚集的地方,早期為河道航運的轉口站,是宜蘭平原溪北水運的重要停靠站之一。有關早期航運情形,耆老的回憶如下:

目前仍存之少見竹圍屋舍
目前仍存之少見竹圍屋舍

我們這裡的兩條溪水(頭城河和淇武蘭港),在頭城鎮的三抱竹仔匯合,變成一條溪水。以前的垵邊船(帆船)就是經由這條溪水行走。以前的溪水很深,設有帆的垵邊船可以行走到礁溪鄉的車路頭,這種船可以載運幾萬斤的貨物……。此外,又有一種船叫做「駁仔船」(河船的一種),需要使用竹篙撐著行走,「駁仔船」也可以行走到車路頭。

 

事實上,河船駛到車路頭後,於此裝卸貨物或稻榖,往上游分岔成二條溪水,一條往東北向,可以直通宜蘭的北門口,一條往南走可以直通壯圍鄉的永鎮、古亭等地,往往沿著河道則可以直通頭城。

車路頭現狀
車路頭現狀
河船駛到車路頭後往上游分岔成二條溪水
河船駛到車路頭後往上游分岔成二條溪水

依地理條件和田野口述資料,大塭的人民與其北邊的頭城鎮中崙關係密切,王通塭的移民則大多來自右邊對岸的竹安里,至於塭底的移民,則大多來自南邊的壯圍鄉古亭及十三股一帶。從此可以了解到整個大塭地區的移民大都來自鄰近地區,屬於宜蘭平原內部移民性質。由於自然環境不適合耕種,所以大塭地區並不是宜蘭平原的重要產米區,而是主要魚蝦生產區,在宜蘭的經濟生產型態上別具特色。由於多水,且河川匯流,居民平時以輕巧的鴨母船為生產、運輸及交通工具,形成日常生活與經濟生產和鴨母船息息相關的特殊歷史經驗,這在宜蘭歷史的開發上也是頗具特色的地方。

居民以輕巧的鴨母船為生產、運輸及交通工具 (張文義攝)
居民以輕巧的鴨母船為生產、運輸及交通工具 (張文義攝)

 

雖然如此,整個大塭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及條件的不同,淇武蘭港南北岸的經濟生活型態,卻也存在些許的不同和個別的差異性。例如:

 

若以大塭和塭底比較,我們塭底種田收成比較不好,尤其在「鹹水擋門」(礁溪防潮閘門)尚未興建前,海水容易倒灌,尚未收割的稻子都被海水「淹死了了」。這個「鹹水擋門」也完工於三、四十年前。例如:每年農曆七月時,適合插秧,稻苗碰到海水倒灌都被「淹死了了」。稻田不只「做風颱」時會淹死,鹹水一來也會「淹死了了」。海水倒灌時,水位比平時高出約一、二尺,稻苗淹死,沒有收成,沒得吃,所以只好往外地工作。

 

針對塭底和大塭的地理和人文環境的不同而影響經濟生活的情形,耆老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比較起來,塭底人的生活比大塭地區較為艱苦,因為這裡有海水倒灌,他們那裡築有堤岸,海水不容易進入。此外,大塭地區河水比較多,要捉魚捉蝦的機會也比較多。

 

以地勢來講,塭底當然比大塭高,但因為昭和5年(1930)日本政府於大塭進行所謂的「土地改良」政策,沿著河道興建堤岸,使得河水被阻擋在外,另外,並於澳白中溝和番仔溝交匯的下游處興建「二十連防潮閘門」,一來可以進行排水,二來又可以阻擋海水的倒灌。這個防水治水工程,雖然改善了大塭地區淹水的情形,卻造成塭底的長期淹水問題,這種情形則要到民國51年(1962)水利局興建「礁溪防潮閘門」後始獲得改善和解決。

堅固的堤岸保護著居民的家園
堅固的堤岸保護著居民的家園

 

以居民的性質來看,塭底人基本上均長期居住在沿著頭城河沿岸地勢比較高的地方,除經營耕種外,由於河道魚蝦豐富當然免不了會去捕捉來自個吃或販賣,但是,和大塭比較起來,其魚蝦資源和捕捉方式,還是不如大塭的豐富和多樣化。兩地以淇武蘭港為界,行政上同屬一個區域,卻有不同的經濟生產方式。例如:前來大塭耕種及捕捉魚蝦的人,基本上均為鄰近的中崙里居民。這些人,平時居住在中崙,卻以大塭為經濟生產和工作的地方,也就是工作、生產和居住地點不同,這點和塭底居民,工作、生產和居住在同一地方的情形,有所不同。

(張文義攝)
(張文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