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4期-打開埋藏的歷史——臺灣考古學研究的意義

劉益昌/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所長

2017年舉辦的「臺日考古論壇:當代博物館的考古展示與教育」首場由前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任主持人
2017年舉辦的「臺日考古論壇:當代博物館的考古展示與教育」首場由前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任主持人

編按

2017年蘭陽博物館舉辦「臺日考古論壇:當代博物館的考古展示與教育」活動,邀請國內外百餘位專家學者參與盛會,從「台灣考古的歷史」、「考古與社區的關係」、「公眾考古與環境教育」等議題交流分享,歷經三年反覆重新確認內容及編輯,終於在2020年完成授權出版。

 

蘭博電子報為延續並擴大相關議題的討論,會後將發表的演說及論文逐期全文刊登。

前言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劉益昌所長擔任論壇第一場次的主講人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劉益昌所長擔任論壇第一場次的主講人

謝謝主持人的介紹,各位朋友大家早安。宜蘭是我年輕時努力工作的地方,有過很多回憶,包括到新成立的佛光大學教書,沒有雪隧的時候從中央研究院到新店,再開北宜公路到佛光教三小時的課,然後趁機會把整個宜蘭大概調查清楚,那是1990年代的事情。一直到今天因為自己的志向在此,所以深深覺得臺灣考古家實在不夠,跟日本比起來,在座四位日本考古家只是萬分之一,可是我站在這裡看到幾個專業考古家在這裡大概是臺灣二十分之一,就是兩個人就是臺灣二十分之一。或是三個人佔臺灣的四十分之三。剛剛坐在這裡翻了資料,東京來的平田健先生的文章,我稍微看過一遍。各位要知道臺灣今天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昨天前天剛發生的事情,不是指颱風,各位知道臺灣的主體性在哪裡?臺灣人為什麼不知道自己是誰?這是一個考古家不能夠避免的責任。所以今天我不太介紹臺灣的考古發現。

 

各位知道,假如我介紹臺灣的考古發現就很多很長的事情要講,但是你們仔細翻平田健先生的文章,從明治時代到現在日本的學校教育對考古學的動作,等一下你們會看到我會放幾張投影片給大家看。所以就進入我今天的內容。

 

各位可以看到下面這個結構(圖1-1),就是已經完全看不見的結構,這就是漢本遺址我發掘的部分,後來我不知道,因為我就不再去看了。所以我今天跟大家談的幾個重點,第一個是前言,考古學跟歷史的書寫,歷史的真實內涵應該是什麼。第二個是我想有日本的學者來,我做了一個比較多的考古學歷史簡要回顧,但是無法回顧考古教育,因為沒有,所以無法回顧,為什麼沒有,你們等一下聽我講。第三個,我這個考古學家看到的臺灣歷史用幾張段落性的圖,跟大家說臺灣歷史是怎麼樣。早上我想要插一張圖還是忘了,就是全部考古發掘研究圖。最後是考古學的意義跟重新思考臺灣歷史書寫。

圖1-1  漢本遺址現象斷面
圖1-1 漢本遺址現象斷面

考古學和歷史書寫

這本書是十三行事件的代表,當時一群年輕學生在處理十三行遺址受工程影響的一本書,叫做《重構臺灣歷史圖像》,因為十三行的調查報告,對大家而言已經三十來年,所以對大家而言,說不定有不少年輕朋友還沒出生。在我的文內,我也提醒了這個事件的重要性,我們也看到當代臺灣是一個非常多元文化的島嶼,所以在臺北的街上或是宜蘭,甚至羅東夜市,我們會吃到來自各地不一樣的食物,這是臺灣的特性。多元化的重要原因是1948年至1949年,我們所謂的「國共內戰」,來臺灣的不少人帶來各種不同食物,豐富了臺灣的文化和生活。但是臺灣真正的多元並不在這個時候才開始,真正的多元事實上是史前,史前時代臺灣的文化是非常複雜多元的,只是我們不知道,不知道你不能夠說它不存在,這是兩回事,不知道的原因,以過去偉大的史蹟學者林衡道先生說,有一種是故意不知道,就是無情的不知道;一種不知道是被騙了,真的不知道。無情的不知道是明明可以知道,卻不願意知道,臺灣兩種都有。

 

當代臺灣的歷史書寫實在無法表現臺灣真正的歷史。我編過中學教科書「認識臺灣歷史篇」,也參與過大學教科書編寫,也參與國小社會科教科書編輯,但是對他們來講考古都是沈重的負擔。因為老師不會教,所以他就不願意教。這是非常大的問題。所以我最近對我們的課本作了嚴厲的批判,認為我們中學的歷史課本課綱,大家捫心自問,歷史課綱像不像一部漢人殖民臺灣的過程?因為坐在我們身邊的原住民朋友,或是我們自己身上有的南島民族系統的血液,在我們身上基本構成元素,卻在我們思維體系不起任何作用,為什麼?所以我剛才一開始說東京都的平田健先生的文章,雖然是投影片,但是對我而言,就看得懂。我的文章把我的概念寫進去,雖然媒體常常說臺灣只有四百年,考什麼古?

 

這張圖,兩個時代,一個小方墩是日本宿舍基礎,長大的結構物是劉銘傳蓋的臺北機器局的工廠部分(圖1-2)。這是臺灣現代化的第一步,最重要的地點,修理火車,鑄造槍砲彈藥,鑄造錢幣的高溫製造中樞。我們要捷運不要歷史跟文化,就拆了。1886年的考古遺址拆了就拆了嘛,有什麼了不起?但是你知道今天臺灣的樣子是從那一天開始的,這樣你就知道要不要保存這個歷史記憶。劉銘傳給慈禧太后的奏摺說蓋臺北機器局,沒有說多大,只有多少錢。這個民族只覺得錢比較重要,我們現在有高鐵、臺鐵,南北向縱貫道路的連通,不就是劉銘傳先生從雞籠到新竹的鐵路開始的嗎?我們不理解就覺得不重要,原因為何?

圖1-2  臺北機器局——北門
圖1-2 臺北機器局——北門

 

這是我在臺中發掘的西大墩窯(圖1-3),挑戰臺灣的瓷器、高溫硬陶器都是從對岸進口的嗎?臺中見到清朝中葉燒釉陶的地方,基本上推翻文字歷史的認識。文字到底對不對?我不知道,但是文字是偏頗的,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是嗎?一部歷史到底要寫什麼?右上方花蓮縣秀姑巒溪口阿棉山這個社,一個日本人和他的船漂流到這個位置,只有他活著回到日本,留下了阿美族怎麼製造、販賣貝珠給泰雅人、布農人的過程,我們歷史都沒有寫。1986年張光直先生回到臺灣,在中央研究院成立「臺灣史田野研究計畫」,他知道歷史不能只從文字寫起,而且法國人很清楚知道為什麼我們的歷史不要再從《高盧戰記》寫起。所以張先生回來臺灣,提倡臺灣的歷史要用田野研究去做。1986至今三十年以上了,張先生提倡並成立臺灣史田野研究計畫、田野研究室、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及現在的臺灣史研究所,他一再告訴大家臺灣歷史該從田野著手,要從土著的觀點,原住民的觀點也要加進去書寫,他一再地告訴大家。很可惜這位偉大的學者的苦心,他在臺灣研究第一卷第一期所提倡的觀念,他說任何一個地方的歷史都要檢討這個地方因為文字之有無,所帶來是否主觀的偏見,並未被他成立的臺灣史研究所同仁認同。張先生很客氣,要我說就是漢人殖民史觀的偏見。但是中研院的臺灣史研究所現在是炙手可熱的研究所,基本上主要只研究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所以我把他們改為「日據時代臺灣史研究所」,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說你們看《臺灣史研究》雜誌九成以上寫日據時代,臺灣史沒有其他歷史了嗎?的確日本人對臺灣有很大貢獻,所以我要很簡單介紹。談臺灣史前研究史有兩大段落,日治時期是發現跟奠基的時代。

圖1-3  西大墩窯址
圖1-3 西大墩窯址

臺灣考古學研究的簡要回顧

為什麼日治時期我用1927分界?因為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立土俗人種學教室,因為不能用民族這兩個字眼,所以叫做土俗人種學。臺北帝國大學是學術黎明,戰後初期傳承日本學者的研究跟轉變,各位看到,幾位日本學者大概非常熟悉這幾個人。左上方第一個是臺灣考古學創始者鳥居龍藏先生,左二是他的徒弟森丑之助,第三個臺北帝國大學講座移川子之藏教授,上排最右邊是他的學生,也是當時他在臺北帝大的助手宮本延人。這些人都是臺灣考古日治時代前半段非常重要的人物,移川子之藏把臺灣放在廣義東南亞思考,放到太平洋架構思考。森丑之助把整個臺灣翻一遍。宮本延人承辦了最重要的現在臺灣博物館的雜誌,《臺灣博物學會會報》。下排是後半段學者,最左邊是我一輩子景仰的人物鹿野忠雄先生,沒有他,臺灣考古不會進步到戰後初年的狀態。接著就是第三個,解剖學家金關丈夫先生,他非常特別,我們沒有時間在這裡談。彩色的那位國分直一先生,這是我的太老師,我的指導教授宋文薰先生的老師,我正在寫他跟臺灣有關部分的傳記。最右邊這位是二戰期間在臺灣,最後因為挖戰壕而挖到現在高雄的國定考古遺址,鳳鼻頭遺址的坪井清足,他應該一百歲左右,考古家經常會活過一百歲,所以我沒有關注他的消息。

 

最後是1930年代墾丁考古發掘,當時發掘的現象,我自己覺得非常有意思,因為我也去參與發掘過這個遺址,而且我們住的房子就是當時發掘工人的家,這個遺址出土到今天為止臺灣數一數二精美的玉器。戰後日本學者的臺灣考古學研究,以我的太師傅國分直一先生為主,1996年我曾邀請他來臺北進行臺灣考古百年的專題演講,文章發表在白木原和美先生古稀紀念論文集,他對臺灣戰後考古學有精闢見解,包括田野工作的展開、文化系統編年研究達成,近年問題意識的展開跟深化,他始終和臺灣考古學者在一起。1998年我在東京大學演講,他從山口線坐新幹線到東大聽我演講,令我十分感動。

 

這是我的分類,其實跟國分老師的分類沒有什麼差別。戰後中期、科學民族主義,新考古學的引入,現在是一個多元分化學科的發展和導向,其次影響最大,是當代文化資產的處理,逐漸成為考古工作主要部分,所以學術考古學研究少有成長。我非常不客氣的說,我已經是臺灣考古界幾乎是前輩在任的學者,因為其他的都退休了。不但研究做得少,主題研究也非常少,甚至成為文化資產處理的專責機構,尤其是中央研究院根本就不應該成為文資處理的專責機構,文化資產應該是文化資產專責機關處理,來的四位日本學者都是。但是今天在這裡的學者,包括我和江教授都應該做學術研究,卻都花很多時間在處理文化資產。

 

對於考古學界而言,這幾年叫做純潔性的喪失。這句話是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家大衛·L·克拉克(David L. Clarke)說的,考古家不再以考古學作為研究目的,而失去了他自己應該做的研究。這是考古學界要深刻檢討的。七月份臺灣的考古家終於達到四十個。達到我1992年提出設立臺灣考古學會的門檻,希望考古學會成立可以重新思考和文化資產保存的關連,不再受限於文資法對學術的箝制,希望文化資產局的人聽進去。

 

這是一個學術的研究,我自己做的,挖出整個清代的港口,確認歷史學者爭論五十年的地方就是一個港口,也就是麻豆水堀頭遺址,不但發現港口,還有船的貨物以及走道和堆棧貨物的平臺。解釋了清代歷史裡面非常難以解釋的一段,她今天變成一個很有歷史意義的展示場。這是在樓下看到的展示,那大概是我發掘的十幾分之一吧!我也是努力希望能夠超越。

 

第二個考古學簡要回顧,文化層序建構跟歷史書寫的問題,從日本統治末期,鹿野忠雄去菲律賓之前發表的文化層序跟張光直先生畫下的文化層序,以及現在比較複雜的文化層序。但是文化層序建構一定要持續進行,因為沒有它就沒有研究的尺度。時間跟空間的尺度就不存在,文化層序表就是時間跟空間的尺度。

考古學視野中的臺灣歷史

所以下面就是像我這樣一個考古工作者,對於臺灣歷史的看法是什麼?2003年至2005年發掘過的熱蘭遮城,對於臺灣歷史發展非常重要,六年以後2024年就是熱蘭遮城四百週年,臺灣到底要紀念,還是要慶祝,臺灣人知道嗎?今天臺灣這個島國走世界貿易,不正就是1624年荷蘭人、1626年西班牙人來,連帶把臺灣捲入世界體系。各位看到這裡三個日本人,是一件非常有名的日本人來臺灣事件。

 

從直立人到智人,臺灣有直立人,放在世界史完全沒問題,後來生活形態穩定發展逐漸變成今天臺灣的樣貌,考古學研究的成果是得以告訴我們很多歷史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八仙洞,當時臺灣海峽是陸地,再來我們看到人長的像怎樣,像琉球的港川人,年代差不多位置也很近,這是東京大學鈴木尚教授做的研究。到了新石器時代早期,按照張光直先生的說法,亞洲大陸東南側包括臺灣在內的文化發展,我認為這個階段還不能夠叫做南島文化,5,000年前開始才進入南島語系文化。所以我主張南島文化是在臺灣發展跟奠定的。稻米種植收穫器具跟陶器變化以及進一步的演化是南島文化形成的關鍵。

 

臺灣的整個發展到了4,000年前左右,達到某一個高度的階段,臺灣的玉器非常精美。這就是墾丁遺址的那批標本,一部分在臺灣,一部分在日本。幸虧連照美老師仔細做研究,一部分標本還在日本關西大學。4,000年前至3,000年前的階段,臺灣文化多元發展,以陶器為例,是文化多樣性演化的開始。今天臺灣大概有四十幾種原住民語言,絕對不是偶然。有彩陶,有黑陶,有把手。不同形式的陶器,臺灣在當時都有,顯示多元的相貌。所以不同縣市或區域出土的史前文化不同,宜蘭、花蓮、臺北、臺東都不一樣。更不要說要把花蓮放到臺中,沒有一個地方是一樣的。就算遍布臺灣的玉器也是如此,這是臺北的玉器,這是臺東的玉器,他們都在花東縱谷北段區域製造。宜蘭的玉器,最後我放的這張叫做璜,臺灣只有宜蘭有,至少到目前沒有第二個地方有。人獸形玉玦(圖1-4),出土量第一個是宜蘭,但是史前館已經拿去當logo。臺灣玉器非常複雜,有製造、消費、交換等等複雜的文化體系。所以複雜的文化體系,要我是文化部長我會用這個當重要禮物,送這個絕對不會錯。因為臺灣玉,臺灣獨有的樣子。所以這樣的體系,把臺灣玉帶到整個東南亞,此時臺灣歷史走到2,000多年前的階段。

圖1-4  人獸形玉玦
圖1-4 人獸形玉玦

 

我這樣一段一段講歷史的發展和演變過程,這些標本全部都是出在東南亞這一區域的東西,都是臺灣閃玉製品。基本上臺灣的南島民族把臺灣玉賣出去,換回來是臺灣原住民身上所有東西。現在原住民身上的傳家寶,其實是2,400年前到1,000年前的舶來品,這是重要的研究議題。他怎麼落實到臺灣原住民祖先的社會變成最重要的東西?其實沒有考古家的研究,不可能有答案。我跳過漢本遺址不講,展示在蘭博,漢本遺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是現在已經毀了。你們看十三行,剛剛上面的階段跟下面的階段中間就是漢本的L6,就是現在埋在公路下受到破壞的遺址。高溫技術進來臺灣,影響臺灣深遠,臺灣走進下一個階段是原史時代,時間在距離現在1,000年之前開始。可分成好幾個不同段落,因為碳14年代告訴我們大概在七世紀至九世紀左右出現唐朝來的東西,鎏金青銅碗跟青銅湯匙。再下一個段落,中國的商人往外出去了好幾條動線,其中兩條重要動線,有人說是東洋針路,一個去沖繩,一個去呂宋島。切斷了原住民祖先跟南洋之間聯繫的南島之路,從此臺灣孤立在貿易網之外,像不像現在?

 

也可以看到稍晚從北宋到元朝的標本,這是在臺灣考古發掘出土的東西。右下角這張最特殊是蘭嶼出土的高麗青瓷,高麗是韓半島,這也出現在臺灣的一部分裡面,漢本遺址也出土青瓷器。這些東西出現在臺北的大坌坑,臺北的下罟坑。誰告訴你漢人,是荷蘭人帶來的?鄭成功帶來的?我告訴你,一千年前就來臺灣。所以為什麼林媽利醫師做出來的基因研究成果很複雜?因為漢人早就來走私。1571年大明帝國開放對外通商,解除海禁之後,海外國家從臺灣開始,當時叫作琉球。最北邊的淡水跟雞籠港,是1567年至1571年開始,明朝當時臺灣兩個可以開放的港口。所以淡水跟雞籠都發現了非常多這時候的遺物,當然宜蘭也不例外。下面這排就是,鄭成功的爸爸都還沒出生,這些青花瓷就已經來到宜蘭。誰告訴你這是鄭家帶來的?誰告訴你歷史應該要這樣寫?另外這是中部出土的標本。所以就看看這張圖吧。原來稱為小琉球的灣已經叫作福爾摩沙,在歐洲地圖上清楚顯示。所以這些資料歷史文獻不可能完全記錄,必須依賴考古學研究的成果。

 

發掘熱蘭遮城,地底出土的現象可以找到熱蘭遮城的定位點,也找到右下方的磚塊跟箭頭所指的那排磚。經過東京都埋藏文化財的學者幫忙,確認是阿姆斯特丹的黃色磚塊,紅色磚塊是印尼來的。旁邊出土的大量專門外銷歐洲的卡拉克瓷,跟從荷蘭來的馬約利卡(Majolica),當然還有鬍鬚男的鹽釉罐啤酒瓶。這些東西文獻一個字都沒有記載,全見於考古學發掘結果。另外這是唐津燒(圖1-5),從出土地層可以確認是鄭家統治臺灣的時候從日本進口的,鄭成功有一半是日本人,不是只是你的民族英雄。

圖1-5  熱蘭遮城遺址唐津燒硬陶
圖1-5 熱蘭遮城遺址唐津燒硬陶

 

這條動線就是荷蘭人的動線,我沒有顯示右邊西班牙人的動線。十六、十七世紀,兩大貿易動線環繞臺灣,歷史課本從來不告訴你這是重要貿易歷史階段,他只告訴你這是南明復國基地。十九世紀末年,現代化從臺北機器局開始,依舊可以從考古工作得到,這是考古家看到的歷史。那麼考古學研究經驗、博物館展示考古東西的意義?陳春蘭館長問我博物館意義是什麼,十三行博物館我給了很大的概念。我們怎麼思考考古研究的意義?右半邊這幾張照片。是國分直一先生記錄下很重要的西拉雅族祀壺行為。左半邊這張右半邊這幾張照片是臺北帝國大學發現的臺灣原住民第一種文字:新港文書。歷史怎麼書寫才是?考古家告訴你的是什麼?我認為是歷史的真實性、文化保存、歷史書寫跟國家主體性與土地史觀等幾個重要的觀念。

 

下面這些是稍早給大家看的漢本圖像,可以得見受土石流淹沒的大型立柱(圖1-6),前面也出土一根立柱。所以真的如連橫的《臺灣通史》說的「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嗎?我們的歷史真的要略古詳今到這個地步嗎?略到前面都不寫?我們的歷史課綱真的要這樣寫嗎?臺灣原住民朋友在課綱事件之後去教育部抗議,應該還原住民課綱權。

圖1-6  漢本遺址大型立柱
圖1-6 漢本遺址大型立柱

 

各位,賽德克巴萊的莫那魯道被電影拍成這個樣子,大甲溪流域的泰雅族群在淌血,各位知道嗎?莫那魯道跟日本人合作去砍大甲溪流域泰雅族的頭,最嚴重的是一個叫作托阿卡的社,一百多人全部殺光,老弱婦孺,寸草不留。所以歷史的真實性呢?呼應「威尼斯憲章」歷史的真實在哪裡?我們要怎麼保存文化資產,前些年發掘的麻豆古港口整理很好,做成展示。難得有一個縣長會到現場跟考古家聊天,關心文化資產,他就是蘇煥智縣長。考古學家告訴你的是土地的記憶跟人群的構成,人的記憶時間尺度非常短,但是土地記憶的時間尺度,可以顯示的時間尺度非常長。

考古學思考的歷史書寫

所以透過解讀土地的記載,喚醒人群的記憶。重新思考歷史書寫。只有這樣才能重新思考土地作為書寫主體,才能擁有自己的歷史。建立國家主體跟在地史觀,臺灣完整歷史書寫才有自己的主體性。一部臺灣史要寫些什麼?我剛才講得很清楚了。所以回顧當前,我們由於不理解自己土地歷史,無法建立文化自信,缺乏國家意識和主體思維。看平田健先生的文章,日本如何透過考古研究把日本諸島合而為一。考古學家的研究,提倡了人類大歷史的思考,延續不間斷的史觀,最後重複張光直的一句話,任何一個地區的歷史都要檢討文字之有無是否造成主觀的偏見,我們現在就是越來越偏的偏見。怎麼找回來?考古家們、考古朋友、博物館,這是你身上重擔的責任。所以各位看前幾天才發生的事情,臺灣原住民原本會製造船隻的,現在要請索羅門的人來幫忙。所以我才會說臺東曾經是臺灣的首都,因為那時候都從臺東出去。所以我最後只告訴大家一句話,對臺灣而言,海不是阻隔,而是道路。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