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3期-釣槽仔

文/圖:討海文化保育協會

南方澳漁民在竹筏上以手釣漁法作業
南方澳漁民在竹筏上以手釣漁法作業

南方澳漁民在還沒有用竹筏釣魚之前,釣鯖魚的方法是在船上放錕仔,他們用的魚餌是醃漬過的仔魚與丁香魚跟蚵魤仔。後來在偶然之間,發現東港小琉球人,在船上用手釣(一支釣)的方法捕魚,他們用的魚餌是綁小白雞毛;因用手釣的漁法比放棍仔的漁法,漁獲量多,因此南方澳漁民就學習小琉球人的漁法,漸漸也改用手釣。但小白雞毛不易取得,後來就想出用塑膠布當魚餌;此漁法一直沿用至今。

 

約在民國39年時,有位做大竹筏的商家兼船東,擁有兩艘大竹筏,當時用"掃陵排 ”(台語)的漁法,專門抓丁鮸、鯊魚等大型魚類,看到南方澳的捕魚法-手釣的作業範圍,只限於在船的四周而已。

 

因此他想把釣魚區域擴大作業範圍,後來想出把現有的那兩艘大竹筏,截成兩段,成為四艘小竹筏;用漁船載至漁場後,把小竹筏放下,再由船上的漁夫,一人一艘小竹筏,單獨駕著小竹筏,離母船約10公尺左右,在小竹筏上用手釣的漁法單獨作業,增加作業範圍;果然同樣出海一趟,但其收獲量大大提升;因此其他的南方澳漁民,就紛紛效仿此種捕魚方法。當時,一艘母船最多可載十二艘小竹筏,也因此大大提升南方澳漁民的漁獲量;南方澳漁民把此種捕魚方法稱之為「釣槽仔」。

竹筏下水後,船員僅靠木槳做為動力來源
竹筏下水後,船員僅靠木槳做為動力來源
南方澳漁民辛勤工作的景象
南方澳漁民辛勤工作的景象

約民國44年,南方澳漁民聽基隆漁民講,才知道無人島漁場也非常豐富,當時的集滿漁船及信隆漁船就往無人島出發,到達無人島後,即下餌釣魚;果真沒多久,就可滿載而歸。因南方澳漁民在那一段時間,大家都前往無人島捕魚,所以才有「拼無人島」這句話流傳。

 

以前船家與漁夫對漁獲量的分配是用「雜分仔」,後來改為「釣分仔」。所謂「雜分仔」是所有漁夫釣上來的魚集合起來,再以人數(含船家)大家平分;「釣分仔」是各個漁夫的漁獲量分別與船家分配,旦先決條件是漁獲量的4%先給漁夫(最低保障),剩餘的再平均分配。「釣分仔」是約民國46年時,澎湖人陳清廉先生,他所擁有的六號順喜漁船,因收獲量不多,很多漁夫不跟他的漁船合作出海釣魚。為了生計,他就想出了用釣分仔的方法來拉攏漁民,大部分釣魚高手也很認同此法,因為釣分仔對釣得多的漁民比較有利(較公平),從此南方澳的釣槽仔由雜分仔進入了釣分仔時期。

將捕回來的魚分裝到規定的籠子裡,再分別放到秤台上秤重
將捕回來的魚分裝到規定的籠子裡,再分別放到秤台上秤重
天色朦朧中,漁船出航了
天色朦朧中,漁船出航了

大部份漁船於凌晨2點出港,約2小時內到達漁場,天空微亮就下筏(也有晚上下筏)。而上筏時間不一定,要看當時漁場魚量而定,大部分在太陽高掛時,魚量就減少了,所以約在10點左右就上筏。若要上筏,漁夫就做出信號,白天揮舞旗子做信號;晚上的信號,最早期用火柴,後來改為砲火,有手電筒以後就用手電筒做信號,母船看到信號後,就知道要收筏了,收筏時間通常約一小時內完成。

 

老漁夫們回想著;感嘆著,以前真是不要命了,只帶著火柴盒而已,一旦溼掉,就會跟母船斷了聯繫,所以當時,時而有聞竹筏一旦失去聯絡,就ㄧ去不復返了。

討海人在茫茫大海中孤身奮鬥,沒有救身衣、保溫箱、糧食、通訊器材、電子設備
討海人在茫茫大海中孤身奮鬥,沒有救身衣、保溫箱、糧食、通訊器材、電子設備

後來大型圍網(大組)、三腳虎(扒網)的興起,是釣槽仔沒落的最主因,大組一次下網,大量捕撈,一趟回來一、二百噸。而全南方澳漁夫用釣槽仔的捕法也才一百噸以內而已,所以有些船東也跟進,用大型圍網捕魚,因此漁場的魚量,一下子大量減少,魚價也跟著下滑;又後來三腳虎的興起,更是釣槽仔的殺手,因三腳虎跟釣槽仔一樣,也是在近海漁場捕撈,久而久之,釣槽仔的捕獲量大量銳減,小漁民無法生存,因此釣槽仔逐漸沒落。

左:在南方澳消失近二十年的釣槽仔漁法,因拍攝紀錄片而重新製作竹筏及漁槳、漁具,並努力蒐集到早期使用的竹簍,讓獨步全球半世紀的漁法重溫鯖魚豐收的光榮(許浩倫 攝) / 右:耆老用鐵絲纏繞做竹筏的同時,南安國小退休老師賴耀宗邊於一旁解說
左:在南方澳消失近二十年的釣槽仔漁法,因拍攝紀錄片而重新製作竹筏及漁槳、漁具,並努力蒐集到早期使用的竹簍,讓獨步全球半世紀的漁法重溫鯖魚豐收的光榮(許浩倫 攝) / 右:耆老用鐵絲纏繞做竹筏的同時,南安國小退休老師賴耀宗邊於一旁解說
蘭博展場中釣槽仔模擬場景(莊雅惠 攝)
蘭博展場中釣槽仔模擬場景(莊雅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