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3期-五峰旗下的古圳

陳財發、林麗貞、 李春榮、 陳興源、 陳香莉 / 撰文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 / 提供

五峰旗下的古圳
五峰旗下的古圳

編按

文史工作者都知道愛護「古蹟」; 卻較疏忽正視潛藏的「人文空間」。

 

宜蘭社區大學「走讀歷史空間研習社」於民國101年開設,由陳財發等多位講師群合作,多年來以「輕旅、走讀」的方式,帶領學員上山下海,踏查在地文化空間,過程中學員們透過實際走讀與尋訪,在詳細的歷史考據為基礎,搭配生活化的解說方式,彙集宜蘭縣12 鄉鎮30個潛藏人文景點。

 

其刊載內容主要涵蓋「被漠視的據點、在地味的故事、存在感的場域」等三大元素的空間,定為篩選景點的三大準則,儘量摒除具法定身分的文化資產及網紅景點等方式撰寫而成。

 

蘭博電子報將於每期介紹,讓讀者深入了解宜蘭潛藏的人文空間,細細品味背後精彩豐富且生動的生命故事。

五峰旗下的古圳

人文概述

聞名遐邇的五峰旗瀑布,其下方的溪谷水資源,早在19 世紀初(清嘉慶年間)就被四圍堡十六結庄的眾佃農鑿埤頭取水灌溉64 份半的田畝,所以該圳稱之「十六結圳」。到1839〈清道光19〉年因逢大旱數月,加以埤頭圳底砂石地滲漏嚴重,導致圳水不足灌溉,眾佃商議再鳩資修圳築堤,但因人多無共識,乃公議僉請李元峰自備材料舖修原圳、埤頭,以利輸水到十六結庄及林尾庄等區域,灌溉面積約100 甲,因此「十六結圳」又另稱「李寶興圳」。

 

此圳路在日治初期是沿著得子口溪右岸溪床邊建造渠道引水,但每逢豪雨急降,水路即被沖毀,嗣後便於林尾山麓北端的渠首工處開鑿一條高約1.5 公尺,寬約1.2 公尺,長度93 公尺的隧道,作為引水圳口,從此該圳水源得以鞏固,也避免了豪雨沖毀渠道之虞。

 

「李寶興圳」產權原屬於獨資經營的圳道,宜蘭仕紳李及西曾擔任圳戶代表人。到了日本時代,隨著政府想藉由「水」的支配來提升農業生產績效,便積極致力於水利事業的經營,從初期的調查、彙整,最後訂定埤圳管理規則,因此「李寶興圳」的經營單位,就先後隸屬於宜蘭第二公共埤圳組合(1907 ~ 1923)、宜蘭第二水利組合(1923 ~ 1940)及宜蘭水利組合(1940 ~ 1945)等三個單位。在終戰以後,宜蘭水利組合在不同階段又相繼改隸宜蘭農田水利協會、宜蘭農田水利委員會、宜蘭農田水利會及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

 

歷年來「李寶興圳」在宜蘭農田水利會的營運下,辦理重大水利設施的更新工程計有2002年至2004 年的混凝土U 型溝、混凝土蓋板、明治式排水溝、人型版橋及擋土牆等改善工程,致使沿山圳路幾乎都被混凝土蓋板掩覆不見了,只有聽到潺潺水聲才能猜測水路的走向。

左上:匯合五峰旗、月眉、石盤等瀑布水資源的得子口溪上游流域,正是「李寶興圳」取水源頭。(陳財發提供) / 右上:1970 年代在林尾山麓北端水源頭興築攔砂堤以備儲水。(陳財發提供) / 左下:取水源頭再裝設鐵條閘門,以防垃圾入侵圳道。(陳財發提供) / 右下:墾民就在石公仔山壁鑿洞引水。(陳財發提供)
左上:匯合五峰旗、月眉、石盤等瀑布水資源的得子口溪上游流域,正是「李寶興圳」取水源頭。(陳財發提供) / 右上:1970 年代在林尾山麓北端水源頭興築攔砂堤以備儲水。(陳財發提供) / 左下:取水源頭再裝設鐵條閘門,以防垃圾入侵圳道。(陳財發提供) / 右下:墾民就在石公仔山壁鑿洞引水。(陳財發提供)

空間餘韻

[引水源頭]

從石公仔山壁鑿洞引水約90 公尺的隧道開始,奠定了「李寶興圳」取水的穩定性,在依傍山麓行水途中,約200 公尺處又穿過一座袖珍型的小隧道。

左:從渠首行旅約200 公尺處又要穿過一座小隧道。(陳財發提供) / 中:當年巡水路值勤人員就得攀越這座小山丘。(陳財發提供) / 右:穿透式小隧道長度約20 公尺。(陳財發提供)
左:從渠首行旅約200 公尺處又要穿過一座小隧道。(陳財發提供) / 中:當年巡水路值勤人員就得攀越這座小山丘。(陳財發提供) / 右:穿透式小隧道長度約20 公尺。(陳財發提供)

[水圳地景]

左:採用混凝土蓋板的水圳路徑。(陳 財發提供) / 中:繞經一片叢密的果樹林相。(陳 財發提供) / 右:循著水路放空行走,恬淡自適的 氛圍油然而生。(陳財發提供)
左:採用混凝土蓋板的水圳路徑。(陳 財發提供) / 中:繞經一片叢密的果樹林相。(陳 財發提供) / 右:循著水路放空行走,恬淡自適的 氛圍油然而生。(陳財發提供)

之後,沿途水路都採混凝土蓋板及人型版橋的設施加以維護,再繞經一片叢密的果樹林相,散心放空行走其間,油然而生一股恬淡自適的氛圍後,圳路就直抵農地,四時提供綿延不息的灌溉用水。

穿梭於水田之間的水路,是十六結庄獨特的水圳地景。(陳財發提供)
穿梭於水田之間的水路,是十六結庄獨特的水圳地景。(陳財發提供)
左:全長約1.5 公里的沿山水路至此可以分流灌田了。(陳財發提供) / 右:社區營造的水車地標。(陳財發提供)
左:全長約1.5 公里的沿山水路至此可以分流灌田了。(陳財發提供) / 右:社區營造的水車地標。(陳財發提供)

參考資料

  • 1905,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台灣日日新報社
  • 1934,台北州,《台北州水利梗概》,山科商店印刷
  • 1998,黃雯娟,《宜蘭縣水利發展史》,宜蘭縣政府

書籍資訊

書名:潛藏的人文空間in蘭陽

作者:陳財發等撰文

出版:宜蘭縣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