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1期-頭城寺廟分論-土地廟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在台灣社會型態由農業轉入工業之前,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大多承襲早期閩粵先民以農為本的生活模式,對土地的依賴性高,為祈農作豐收、拓墾順利,被視為土地及農業守護神的土地公,便成為先民們心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依靠。據日治時期寺廟調查資料顯示,土地公高居漢人民間信仰中寺廟主祀神祇之首位。戰後,可能是調查取樣所導致的數值誤差,土地廟的數量、占比及排名上雖各有升降,依然保有前五名的地位,台灣民間對土地公的崇信,可見一斑。而台灣各處土地廟普遍設置,荒山、野地、田園、要道、圳旁、樹下、甚至墳墓等,隨處可見的情形,即為最佳明證。

頭城老街北門福德祠大正10年的「澤被蒼生」匾。(張恆瑞攝)
頭城老街北門福德祠大正10年的「澤被蒼生」匾。(張恆瑞攝)

一、頭城地區土地廟

依據民國103 年蘭陽博物館委託陳進傳團隊所進行的實地訪查結果,各里土地廟數量如附件一,表3-2所示。

 

土地廟設置普遍是頭城寺廟的特色之一,由表3-2觀之,並非每個里的境內都可見其身影,在頭城鎮24 個里別中,計有龜山、大坑、竹安、城北、城西及新建6 個里未見土地廟分布,比例高達25%。即便如此,這些里別的信仰中心廟宇皆有附祀土地神,可視為土地公信仰近數十年來新的發展趨向。就數量而言,以福成里9 座居冠, 外澳里7 座次之,蓋與早期山區聚落及古道往來北部地區的重要交通孔道有關。

以鎮內土地廟最多的福成里為例,其境內近90% 為山區,山多林廣,區域內因地勢高,多屬旱田。水不僅為生活必需,更是農業發展重要的生產條件,加上拓墾初期,水圳等灌溉溝渠發展尚未完全,因此水源取得便利之處常是漢人聚落發展之始。是以,福成里早期之聚落型態主要係由福德坑溪周圍以及福德坑山區開始展開。由《噶瑪蘭廳志》所載道光28年(1848) 風雨連日侵襲造成土地公坑(福德坑舊稱) 等處之傷亡情形推知,早於道光年間,就有漢人在此鄰近河川中、上游的山區生活,福德坑應為當時主要墾殖聚落,而這些土地廟的留存,正也說明了當時居民生活情形與分布區域。

福德坑內下湖福德廟。(張恆瑞攝)
福德坑內下湖福德廟。(張恆瑞攝)

二、頭城地區深具特色的土地廟

本鎮的土地廟分布範圍廣大、數量多達全鎮廟宇總數之四成,居各主神之冠。漢蔡邕在《獨斷》中稱:「先儒以社祭五土之神。五土者,一曰山林,二曰川澤,三曰丘陵,四曰墳衍,五曰原隰。明曰社者,所在土地之名也。凡土之所在,人皆賴之, 故祭之也。」(註1)上述五土之神的總稱就是社神,社神就是土地之神,只要是有土地的地方,就有土地神守護著,舉凡鄉里街坊、江河湖泊、山林原野、田園墳墓等都有祂的身影。台灣民間亦發展出「田頭田尾土地公」、「水頭水尾土地公」、「庄頭庄尾土地公」、「街頭街尾土地公」等俗諺,來反映人們普設土地廟所形構出的特殊文化地景,印證對土地之神祭祀及信仰的普遍性。土地公是每一處土地的守護者,在不同位置的土地公大多會被賦予某種特別的功能,在信徒的心理需求下不斷被擴充,成為轄區內的萬能管家,無所不管。若依土地公所鎮守的空間位置來加以區分,我們可以將頭城地區的57 座土地廟大致區分為街頭巷尾土地公、田頭田尾土地公、水頭水尾土地公、庄頭庄尾土地公及山間古道中的土地公五大類型。兹分別述之。

(一) 街頭巷尾土地公

提及頭城的土地廟,當以座落於頭城老街南北兩端的南門福德廟與北門福德祠最富盛名。道光6年(1826),清廷將烏石港定為東台灣唯一的正口,宜蘭對外的貿易由此進出,因此水運之便發展而成的頭圍街( 和平街舊稱) 成為蘭陽地區最早發展的商業街道。兩廟同建於同治2年(1863),分立於頭圍街之南北兩端,朝向街內,相傳是居民希望土地公將整條街的財富堵起來,保留當時老街的熱鬧繁榮景象,在信仰上具有鎮守財氣之意。在空間結構上,充分展現了頭城老街「街頭街尾土地公」的街坊特色,為全台少有。

 

1、北門福德祠

兩座土地廟後雖皆歷經改建,今日北門福德祠大致仍維持日治時期大正5年(1916) 時由民眾樂捐修建而成的建築樣貌,以當時常見的土地廟形制來說,是比較罕見的大型福德祠,反映當地居民當時的經濟能力確實優於其他地方。廟中供奉的土地公、土地婆與文武協侍神尊,係先民於同治年間自唐山請回,以樟木雕刻而成,廟內古物甚多,古廟氣息猶存。

北門福德祠土地公、土地婆及南北門輪祀的小土地公。(張恆瑞攝)
北門福德祠土地公、土地婆及南北門輪祀的小土地公。(張恆瑞攝)

2、南門福德廟

南門福德廟則曾於明治40年(1907) 整建,民國64年再度重建為鋼筋水泥、外覆磁磚的現代建築樣式,已不見當初兩者相互呼應之建築原貌,但仍大致維持著原有的格局及既有的空間界定功能,在歷史空間上不僅清楚界定出當時頭圍街的發展規模,更見證了頭城一百五十多年來曾走過的繁華與沈寂,擁有獨特的歷史意義。神龕內壁上有一對聯,聯曰:「次天子位一,守諸侯寶三。」少見於鎮上其他土地廟。宜蘭縣政府於民國95年12月15日公告(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50006827號) 將北門福德祠指定為縣定古蹟主體,範圍涵蓋「南門福德廟」。

 

3、老街再造的活水

為慶祝兩廟被指定古蹟,民國96年初,北門福德祠與頭城文化協會、宜蘭社區大學聯合舉辦「創意神龜選美活動」,獲得極大的迴響,促使了「千龜來朝活動」的誕生。希望能藉由此活動結合頭城老街的歷史空間、土地公信仰、頭城人文等特色,促進頭城老街文化再造,為老街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創新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左:南門福德廟。( 張恆瑞攝) / 右:北門福德祠。(張恆瑞攝)
左:南門福德廟。( 張恆瑞攝) / 右:北門福德祠。(張恆瑞攝)
依據老街南北門鎮殿土地公 / 婆造型製作之Q版大身尪(2008千龜來朝活動)。(游錫財提供)
依據老街南北門鎮殿土地公 / 婆造型製作之Q版大身尪(2008千龜來朝活動)。(游錫財提供)

(二) 田頭田尾土地公

土地神祭祀源起最早是對大地的自然崇拜,田頭田尾的土地廟是土地公信仰的原型,以目前土地廟所在地理位置觀之,頭城地區屬於此類者比例愈來愈低,蓋因地方經濟發展後的趨勢使然,造成農田水泥化,鄉村景觀現代化之故。目前所存仍極具代表性者有4座:一為上福成的三粒石土地公,據一名嫁至此處,已年近八旬的藍女士表示,本廟應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前有小圳溝流經,旁為一大片稻田,在地人稱之為「田頭土地公」,雖然沒有神尊,僅以香爐做為象徵,每於農民割稻時,必到此處拜拜。可惜民國108年中秋節再度造訪時,其最原始樣貌已不見其蹤,信徒另於原地建一小祠,仍不失其田頭田尾土地公之代表。二為中崙里的福德祠,此廟位於田中央,原是現址榕樹旁黃槴花灌木叢下,立有四片石板架構而成的小廟,沒有神尊,僅有一石製香爐供信眾膜拜。後黃槴花死去,民國70年,時任里長的林美智女士獲地主同意後廣邀庄頭的人募建而成,規模雖然不大,卻是極具代表性的土地廟。三為頂埔里的福德宮,原位於堤防道路旁旱田的石頭縫中,居民用磚石堆砌當作供桌,有爐無神尊,因廟小不起眼,長年無人聞問。後因堤防道路的興建,原址將被覆沒,捐地人思及古有「田頭田尾土地公」之諺,人都有屋住,土地公怎能無厝棲身,慨然捐此地做為土地廟建地,並刻一尊土地公金身供奉,由信徒捐資興建,民國79年竣事。四為位於北宜公路南端山區,圓通寺前方谷地的城仔田福德廟。

左:中崙福德祠。 (張恆瑞攝) / 右:上福成田頭土地公。(張恆瑞攝)
左:中崙福德祠。 (張恆瑞攝) / 右:上福成田頭土地公。(張恆瑞攝)

(三) 水頭水尾土地公

1、北門坑福德廟與水尾福德廟

北門坑溪(武營溪的上游)位於武營境內山區,是頭城沖積扇地形的沖積河流之一,在北門坑福德廟附近出了谷地,因地勢往東並改稱武營溪。拔雅里近山,地勢較高,早期缺乏農業灌溉水源,平地多以耐旱的花生、蕃薯及芭樂等為主,後來居民在山區與平原的交會處引北門坑溪的溪水築灌溉溝渠,成為里內重要的農作灌溉用水,水質優,是本區農民所倚重的水利設施。

 

據耆老表示,北門坑福德廟於清領時期即已存在,初始無廟,亦無神尊,信眾僅於今廟後大石下的石洞內,置香爐乙座加以奉祀。因昔日廟旁周圍近十甲田地皆為頭城盧家所有,在此承租耕作的佃農親砌一座約三尺(相當於現在的90公分) 高的小祠。至民國77年,因廟身矮小,信徒無法入內參拜,管理人吳萬金等人發起擴建。北門坑福德廟恰位於灌溉溝渠引水處附近,亦兼具把守水口的功能。沿武營溪岸往下游走,即可通往武營尾,出武營橋,往市區方向不遠處,於台二線濱海公路旁也有一座土地廟。

 

北門坑福德廟位於武營溪上游出谷口之處,水尾福德廟則位於該溪下游,若以現今武營溪的地理位置來看,一廟把守武營溪源頭(亦是北門坑出谷口處),一廟駐鎮水尾,兩廟形成一組水頭水尾土地公。此外,據耆老轉述,今頭城運動公園附近至鐵道西側早年大多為盧家所有,原地主盧陳阿定女士亦曾在近鐵路邊(亦即十甲地灌溉水圳之尾端)建一座面向北門坑的小土地廟,與前述北門坑福德廟遙遙相對,可視為另一組水頭水尾土地公,可惜今已不見蹤影。

北門坑(水頭) 福德廟。(張恆瑞攝)
北門坑(水頭) 福德廟。(張恆瑞攝)
武營溪流域土地廟位置示意圖(底圖擷取自Google地圖)
武營溪流域土地廟位置示意圖(底圖擷取自Google地圖)
曾南移100多尺的水尾福德廟。 (張恆瑞攝)
曾南移100多尺的水尾福德廟。 (張恆瑞攝)

2、福德坑溪沿岸的三座土地廟

民國103年的調查結果,福德坑中上游山區的土地廟數量高達7座,而福德坑溪沿岸的三座土地廟也是具代表性的水頭水尾土地公。這三座土地廟分別為:守坑口的吉祥福德廟(第一土地公)、中段的財神福德廟(第二土地公)與位於雙面坑附近的石鏡台福德廟(第三土地公)。

 

吉祥福德廟,前臨福德坑溪,位吉祥橋旁,守著福德坑口。又因福德坑內共有七座土地廟,順溪而上,本廟為第一座,故居民慣以「坑口土地公」、「第一土地公」稱之。最初由附近居民於農閒之餘於今韋馱院旁以四塊石板為建材(一塊為頂,三塊為牆)架構而成的簡易型石板小祠。

 

第二土地公位於靈山寺對岸的福德坑產業道路旁,今主事者將土地公定位為財神角色,故又名財神福德廟。據耆老稱,該廟最早位於福德坑溪河床邊,即今宜三之一福德坑產業道路路基下方的石頭縫中,距現址並不遠。早年,居民多經由福德坑溪左岸小徑或溪底路進出坑內,每行經此處附近,即可看見石縫內有火光出現,忽明忽滅,似在為居民引路,居民驚呼神奇,稱之為「土地公火」。之後移至上方山壁旁建三尺高的磚造小祠,面向福德坑內,有守護坑內居民之意涵。

 

石鏡台福德廟,位於福德坑溪和雙面坑兩溪流匯合處附近,居民稱為「第三土地公」。廟旁有一巨石,高約六公尺,寬五公尺,石面平滑如鏡,當地人以「鏡石」稱之。相傳,福德坑內曾有貓精作怪,福德廟對岸的福崇寺王公(開漳聖王)顯靈收服貓精,石鏡因陽光反射驅走魔怪,保護福德坑居民平安。因石鏡高聳,大正13年(1924)甲子年的山洪爆發,附近居民為了保命,紛紛攀上石鏡頂上避災,因而救回了生命,自此當地居民對鏡石產生尊敬和感激之心。(註2)現貌於民國79 年重建。

 

如今,福德坑內居民多已遷出,然而,對於原居福德坑內居民而言,這三座廟的土地公依舊是他們心中不可取代的信仰與凝聚的力量,每於神誕之日,居民們必會特地前往參拜,感謝土地公的庇佑。

石鏡台福德廟( 第三土地公)。( 張恆瑞攝)
石鏡台福德廟( 第三土地公)。( 張恆瑞攝)
福德坑溪流域土地廟位置示意圖(底圖擷取自Google 地圖)
福德坑溪流域土地廟位置示意圖(底圖擷取自Google 地圖)
左:財神福德廟(第二土地公)。(張恆瑞攝) / 右:吉祥福德廟(第一土地公)。(張恆瑞攝)
左:財神福德廟(第二土地公)。(張恆瑞攝) / 右:吉祥福德廟(第一土地公)。(張恆瑞攝)

(四) 庄頭庄尾土地公

凡有人,就有信仰;凡有土地,就有土地公,土地公無所不在,這是台灣漢人民間信仰的特色。土地公除了衛山林、護田園、守埤圳外,亦扮演守護村莊的角色。本文庄頭庄尾土地公所指涉的是在一個村莊(行政村) 中,可能散布、林立著多座土地廟,每座土地廟都有各自不同的祭祀圈,代表了不同的角頭、小聚落的信仰。此一信仰特色在台灣各地的漢人聚落是極為普遍的現象,頭城地區亦然。故本段落將重點放在以土地公做為村里信仰中心的地方公廟與具有舊時聚落四周空間界定功能的四境土地公的介紹。

 

1、村里信仰中心

公廟意即公眾出資興建的廟宇,公廟依照規模又可分為跨域聯庄型、村里型(單一庄頭的信仰中心) 和聚落型等。雖然土地廟的數量及普遍性皆高居眾神之冠,然因土地公神格較低,故以其為主祀神祇的村里型地方公廟比例卻偏低,甚至有被取代轉換的現象出現。本鎮土地廟中,屬於村里型地方公廟性質者共有3座,茲分述如下。

 

(1) 下埔福聖廟

據廟方表示,福聖廟主神是隨先賢自大陸渡海來台,一行三十人浩浩蕩蕩來到本地,其中十五人帶著土地公的爐至宜蘭發展定居,金身則與劉諧等十五人留在本處落地生根。道光4年(1824),先民為保護耕地,劉諧等十五人共同鳩資建廟,尊奉福德正神,名曰福德祠,俗稱土地公廟。光緒21年(1895) 毀於風災,一說毀於戰禍。(註3)明治36年(1903),士紳林振茂等先賢,再行葺復,此時建築已為較具規模的土埆厝,坐西南向東北,名曰福德廟。民國51年重建三開間建築,更廟名曰「福聖廟」。民國84年重建落成,占地近千坪,是本鎮目前規模最大之土地廟。其不僅是居民的信仰中心,廟旁為早年社區托兒所所在,廟前空地是社區漢樂北管子弟團協蘭社早年練習之地、搶孤製作孤棧等社區大事也都在此進行,現在則是社區舉辦中秋聯歡晚會等的最佳場所,與社區居民生活十分緊密。

下埔福聖廟。(張恆瑞攝)
下埔福聖廟。(張恆瑞攝)

(2) 更新里福德廟( 梗枋福德廟)

更新里,舊名「梗枋」,其地名源由說法有二,其一為相傳先民入墾時,本地曾設木板柵欄,防阻原住民與野獸侵擾而得名。其二,因本區山勢地形陡峭,在無大水等外力作用下,山嶺時常無緣無故崩落,故取其「硬崩」(硬是要崩落)之諧音。(註4)民國58年的芙勞西颱風,連日的大雨使得北勢坑、牛寮仔頂、紗帽山多處山區出現崩山,三十多戶民宅及多數田園慘遭埋毀。隔年,災戶住宅落成,方易名為更新里。更新里福德廟位於梗枋橋頭倚海側,又稱海墘仔土地廟,又本里有數個同姓的小聚落,如北坑仔、鼻仔頭、大塊厝、牛寮仔、大園等散布在不同的區塊,每個聚落各有屬於自己的信仰廟宇,本廟為全里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故又稱之為大公廟。

更新里福德廟。(張恆瑞攝)
更新里福德廟。(張恆瑞攝)

(3) 武營里福德廟

據《頭城鎮志》記載,武營里福德廟與頭城老街上的南北門福德祠同樣建於同治2年(1863)。武營一名的由來係因本處在清領時期為清軍兵營駐紮之地,故而名之,而駐紮之處大約就在今日頭城警察分駐所、消防隊後方一帶。武營里福德廟位於老街北側,為一以農墾為主的集村聚落,因聚落位於武營前方,故稱武營前。以頭圍橋連接頭城河兩岸,可視為和平街往北的延伸,也是武營早期發展的街道,其實,早年過本廟廟埕,還有一條可通達埔仔下、港口和外澳的古道。武營里福德廟雖然規模不大。卻擁有廟體周圍甚多土地,也是鎮上少數擁有廟產出租的土地廟。據說本廟的土地公會做「先生」(即醫生之意),早期的台灣社會醫療並不普及,在鄉下地方資源更加匱乏,居民若是病痛纏身、嬰兒受到驚嚇而哭鬧不已,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便會前來廟中向土地公虔心祈求,多有見效,是居民心中徬徨無助時最重要的心靈依靠與安定力量。

武營里福德廟。(張恆瑞攝)
武營里福德廟。(張恆瑞攝)

2、四境土地廟

左傳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里之主,謂之上公。」除了上述庄頭中心型的土地廟做為村落的保護神外,神階權能較低,被視為基層神祇的土地公,則因常駐一方的區域特性,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將土地廟設置於村庄的周邊,祈各方土地公能各駐一方,守護村庄各境,擔負庄民的信仰寄託,護衛村民賴以生存的空間領域。在早期,生活困苦,經濟能力有限,這些土地廟可能無廟, 僅以幾塊石板疊砌,因陋就簡,若有之,規模亦不大,有些無神尊,或以石製神位、香爐做為象徵物,除滿足人民對生活與信仰的需求,亦具有聚落空間界定的功能。隨著物換星移,這些不起眼的小土地廟可能因為各種因素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被忽略、被併建、被拆毀,最終走向消失,是以,二城里今日分據舊聚落四方的四城門土地公,可謂是頭城土地廟中極具地方特色的類型。

 

                  二城里舊名二圍,「圍」在為蘭陽平原上具有雙重意義,一為漢人的拓墾組織

                  單位及其空間範圍,二為指建有竹圍、土圍、石圍,為墾佃聚居之處的開墾據

                  點,做為開墾據點的圍,而作為開墾據點的圍,因其外型有如城堡,故民間又

                  稱為城,或城仔。圍有明顯的空間界線,圍與圍之間的界線通稱為大界,各圍

                  的空間領域差異甚大,故墾佃人數變化也大。(註5)

 

二圍是吳沙進墾噶瑪蘭所建立的第二個據點,當時漢人與原住民關係緊張,基於防禦之必要,乃聚民而居,形成武裝拓墾集村聚落,並在聚落周圍以刺竹或土圍以為保護。聚落規模很大,在清末即有百戶以上。(註6)據耆老訪談及二城北門福德廟後方的沿革碑記皆稱,先民於開墾期間在城圍四周供奉福德正神以祈求土地物產豐收及保佑居民出入平安,因此形成本里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四城門各具福德廟的特殊景象。茲簡述四座廟宇的發展。

 

(1) 東門福德廟

東門福德廟位在東門口,原在二城路旁的一棵榕樹下方。二城路為早期居民通往中崙及頭城的主要道路,現今廟貌為民國67年重建,由林長枝先生提供土地,信眾鳩資興建。廟內設有鐘鼓,以土地廟來說是少有的情況。廟內神龕上方懸有一方「威靈顯赫」匾,上款寫著「十年前張志丁受福德正神顯靈特於戊午年千秋奉獻」,下款「宜蘭站長許文正 蘇澳司機林火樹 敬獻」。據傳此匾來源背後也有一個流傳於地方的小故事。本廟後方不遠處是鐵道行經路線,民國57年,火車司機員林火樹於列車行經本廟附近,驚見一名幼童在鐵道上逗留玩耍,因此緊急煞車,但心想已經來不及,此孩童必定性命不保,正當火車鳴笛快撞上該童時,只見一名白鬚老者以矯健身手迅速將孩童抱離軌道,待火車停妥後,司機員下車察看,僅見幼童單獨坐於鐵道一旁,而不見方才白鬍鬚老人,附近居民因高分貝的鳴笛聲而前往觀看,司機乃將此事說出,並驚覺應是土地公顯靈救護該名幼童。

二城里東門福德廟。(張恆瑞攝)
二城里東門福德廟。(張恆瑞攝)

(2) 西門福德廟

西門福德廟西鄰礁溪白雲村,白雲村在白石腳北側區域,集惠廟附近的集村聚落,亦稱之為城仔。因早年先民係以三粒石頭砌在破布子樹頭成為福德祠,又名「破布子腳福德廟」,俗稱「朴仔腳土地公廟」。民國48年,信徒以水泥紅磚建成三尺高小廟,雕塑福德正神神尊乙尊,供民眾奉祀。因無法入廟參拜,民國77年,蔡炎坤先生捐獻現有廟地、由信眾捐資翻修為單開間廟堂結構。民國90幾年,廟旁原來的破布子老樹不敵颱風侵襲,整棵被連根拔起,故在原址重新移植一株破布子樹,以彰顯其建廟歷史過程。

二城里西門福德廟。(張恆瑞攝)
二城里西門福德廟。(張恆瑞攝)

(3) 南門福德宮

南門福德宮後方原有一個埤塘,故此處又稱南門埤仔,幾次颱風使得原有埤塘消失,成為適合農耕的良田,為威惠廟所有,其中有部分現已建為社區籃球場。南端鐵路下的聚落稱為干仔腳(橄仔腳),由於田地四週長出野生的橄仔樹,故名。橄仔樹即大葉山欖,是噶瑪蘭村落的標誌,推測該處早期可能為平埔族舊社所在。若此推論成立,本廟在空間界定功能上又存在了另一層特殊意涵,更說明漢人在進入噶瑪蘭地區後,原漢雜處,莊社交錯並存的普遍現象。本廟最初也是三塊石頭堆砌而成的小廟,約今日廟旁長壽亭前方圳溝的水溝蓋旁,因廟小,神尊輪祀於爐主家中,廟內只有小香爐做為祭祀象徵。後來在今拜亭處興建高約莫1米餘的小祠,供信徒膜拜。民國75年,信徒林江屘女士向土地公祈求保佑,而後心願得償,乃還願重建,附近居民知悉紛紛主動出資參與,乃購現址興廟改建,民國100年再度整修。

二城里南門福德宮。(張恆瑞攝)
二城里南門福德宮。(張恆瑞攝)

(4) 北門福德廟

北門福德廟是現存二城四境土地廟中最晚興建的。土地公神尊輪祀於土地公會成員(會內8人)家中,並於每年農曆2/2、8/15時擲筊選出爐主,由當屆爐主供奉於家中。土地公會是民間神明會的一種,某日,土地公向一里民託夢示意建廟位址要選在仙公廟(瑞陽宮)旁。信徒得知此消息後,獲地主及仙公(孚佑帝君)擲筊同意,最後決定在現址興建本廟。

二城里北門福德廟。(張恆瑞攝)
二城里北門福德廟。(張恆瑞攝)

這四座土地廟分立二城里東西南北四方,皆面向威惠廟(主祀開漳聖王,俗稱王公廟)為中心的城內,有各自的管理組織,祭祀團體及祭祀範圍,展現土地公信仰的地域性。另於里內信仰中心威惠廟四年一次請媽祖時,土地公會陪同出巡遶境,發揮保境安民的意義。

 

(五) 山間古道土地公

頭城位於蘭陽平原北端,是吳沙進墾宜蘭的第一個據點,至嘉慶17年(1812), 噶瑪蘭已墾田數萬,聚眾數千,清廷有鑑於蔡牽、朱濆之徒屢有進犯佔有之意圖,為絕盜賊覬覦之患而將噶瑪蘭收歸王化,並獨立設廳,納入清朝治理版圖,設官治理。(註7)在噶瑪蘭正式設官治理後,由《噶瑪蘭廳志》中提及蘭地設官治理之初,駐守或隨防、分防頭圍者,計有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外委三員及炮位數座等,由各地的武備、營署、兵制等的布署,顯示頭圍是當時的軍事布署重鎮。(註8)而後,因人口漸聚,民間貿易需求發展日漸熱絡,而有烏山古道、石空古道、北宜古道(頭圍後山通艋舺小路) 等山徑與外地互通有無。這些山徑古道都有土地廟的分布,最富盛名者即草嶺古道埡口的福德祠。

 

草嶺古道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間淡蘭古道的一段,途經新北市及宜蘭縣兩地分界的山嶺─「草嶺」,故俗稱「草嶺古道」。此埡口處也是草嶺古道與桃源谷步道的交會點,因此,假日至此登山健行的民眾頗多,登至最頂時即可看到此廟。本廟為一石砌小祠,小祠立於一長約250cm、寬約245cm、高約35cm的基座上;建築主體面寬132cm、進深140cm,簷高110cm,石頭土地公坐鎮其中,繼續守護往來民眾。

草嶺埡口福德祠。(張恆瑞攝)
草嶺埡口福德祠。(張恆瑞攝)

參考資料

  • 註1:轉引自馬書田,〈土地〉,《華夏諸神:鬼神卷》(臺北,雲龍出版社,1993 年),頁59。
  • 註2:頭城鎮福成社區發展協會,〈靈山寺〉,《2010 年宜蘭縣社區日曆》( 宜蘭,宜蘭縣政府,2010 年),7月5日。
  • 註3:莊英章、吳文星纂修,《頭城鎮志》,頁383。
  • 註4:李賴主編,《十個舊地名的故事》( 宜蘭,宜蘭縣政府,1998 年),頁13~23。
  • 註5:施添福總編纂、黃雯娟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頁16 。
  • 註6:施添福總編纂、黃雯娟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頁48。
  • 註7:陳進傳,〈清代噶瑪蘭廳的建置〉,收錄於《宜蘭技術學報》,第9期,人文及社會專輯( 宜蘭,宜蘭技術學院,2002年12月),頁1~16。
  • 註8: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四下〈兵制〉,( 宜蘭,宜蘭文獻委員會,1968),頁317~318。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