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84期-蘭陽建築個案介紹~前冬山河時期

文/圖:蘭陽博物館

 

前冬山河時期,時間從戰後到1980年代中期。此時期的蘭陽建築,主要是跟隨台北的發展,遊走於殘留的新古典主義,與老成的現代主義之間。

丸山聖嘉民肺結核療養院

年代:約1956
設計者:不詳

 

本案為天主教福利會興建之修道院,後贈靈醫會為療養院。其設計先依機能分化為主體(方體)、附屬服務(水平長方體)與塔(垂直長方體),再巧妙圍塑出一個具南歐風味的小廣場。細部設計精緻,如其外牆為空心磚帷幕,除可調節氣候,亦產生光影變化,詩意無窮。但使用幾經更迭,目前殘破難見舊貌。

丸山聖嘉民肺結核療養院,幾經更迭,目前殘破難見舊貌。
丸山聖嘉民肺結核療養院,幾經更迭,目前殘破難見舊貌。

頭城天主堂

Saint Peter Church
年代:1960
設計者:不詳

 

為1954年到頭城傳教的荷蘭籍神父高德貴所建,空間格局近巴西里卡式。室內空間幾何關係嚴謹,可以看出設計者對西方古典設計熟稔。但其空間之輕簡樸素,兼有現代建築氣息。它反映戰後初期,台灣建築徘徊於過去與現代的矛盾性。

頭城天主堂,反映戰後初期,台灣建築徘徊於過去與現代的矛盾性。
頭城天主堂,反映戰後初期,台灣建築徘徊於過去與現代的矛盾性。

四結基督長老教會

The Presbyterian Sihjie Church in Taiwan
年代:1964-1966
設計者:明國建築師事務所(劉明國)

 

由陳耀宗牧師創設,為臺灣長老教會「職域傳道」之重要見證。設計構想來自諾亞方舟,主要呈現為簡潔的長方體(聖堂)與高塔(鐘塔)之間的對比與整合,出入動線在兩者之間作用,交織出豐富空間變化。建材原質表現不加裝飾,優美自然且與工人住宅環境一致,可讓信徒有親切感。惜現況偏離原設計甚多,亟待恢復原貌。

四結基督長老教會,設計構想來自諾亞方舟,可惜現況偏離原設計甚多,亟待恢復原貌。
四結基督長老教會,設計構想來自諾亞方舟,可惜現況偏離原設計甚多,亟待恢復原貌。

蘭陽女中綠樓

Green Building of National Lanyang Girl’s Senior High School
年代:1967
設計者:澤群建築師事務所(修澤蘭)

 

綠樓原為圖書館。其配置之與既有房舍排成規矩,及形體採用單一矩形,其剛硬沈悶,反映當時建築界習常作法。另一方面,為表現女性特質,設計以高達三層樓之仿綠竹混凝土細柱做成簾幕,除利遮陽外,給人深邃好奇之情感撩動。尤其入口雨遮突出且細膩緩波變化,更生靈動。

蘭陽女中綠樓,設計以高達三層樓之仿綠竹混凝土細柱做成簾幕。
蘭陽女中綠樓,設計以高達三層樓之仿綠竹混凝土細柱做成簾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