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9期-地方知識的博物館體現--地方遇見博物館之後

文:林頌恩(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 /圖:張郁琪

 

本文轉載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博聞電子報」
網址:http://makingmuseum.tnua.edu.tw/emnews/33/feature/876

 

本次研討會主題對象「地方」與「博物館」兩者之間,本身就可以發生許多真實的對遇、結合而產生各類轉化、嘗試。第三場次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林崇熙教授主持,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員翟振孝副教授擔任評論人,共有三篇文章發表。林教授開場提示:「博物館可以是轉動的動力,…可以看到很多二元多重的張力。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是斷裂矛盾,處理得好就有新的多元張力。」值得我們努力實踐。

由右至左為主持人林崇熙、評論人翟振孝,以及發表人陳英豪、陳奕良與涂美芳
由右至左為主持人林崇熙、評論人翟振孝,以及發表人陳英豪、陳奕良與涂美芳

地方集體記憶的再思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的研究生陳英豪,提出他以義工身分觀察頭城地方節慶活動的籌辦,試著去了解一處地方協會如何結合該鎮各式文化資產,於當代形塑、操作並凝聚地方居民記憶、老少情感的研究。

 

地方的集體記憶如何透過原有的信仰進行並且世代傳承下去,而這當中可以如何藉由博物館的參與來經營,這是其文關懷的議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陳英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陳英豪

 

經由社大讀書會而形成的頭城文化發展協會,以頭城文化館為基地,進行相關社造、地方歷史文化研究與活動。土地公生時當地會舉辦「作龜」、「乞龜」等活動。

 

然而頭城的龜會已逐漸沒落,隨著老街上南、北門福德祠被指定為縣定古蹟,因此當協會訪談耆老後,就希望藉由新式乞龜活動恢復以往頭城為土地公祝壽的盛況。「千龜來朝」系列活動就此成形,不管是辦理神龜製作工作坊來推動以各式材質製作的神龜選美活動,或是結合廟會活動辦理創意遶境活動,都打破了南北藩籬與宗教界限,更增加當地學童參與。尤其是以神將文化研究為基礎,實際以開設製作工坊的方式,結合國中小學生跟社區居民來製作及親身扛著遊行的體驗,使得原本在傳承上面臨斷層危機的尪會,有機會藉此讓民眾可以繼續參與跟傳承下去。而協會也擬仿製古尪首,結合典藏古老物件、技術傳承與增加尪會成員可採用新製品練習的機會。一連串的文化保存與活化計畫,從中可看出地方博物館在促成居民形塑與共享地方記憶這段過程的用心,也是許多協會可以好好參考的部分。

 

然而過程中,頭城文化館角色的扮演與發揮程度仍需再議,協會、文化館與居民的互動關係也能夠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與研究。

物的詮釋與溝通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的研究生陳奕良,則以三義木雕的博物館為例,透過三義木雕的詮釋,探討博物館可以怎樣展示並體現出地方知識?

 

三義這處交通要道,從樟腦業發達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節點,透過核心分享資源給其他節點來運作整體產業發展。往昔木雕市場橫跨國內外、訂單極多,然而當地方雕刻產業逐漸衰退,大家想像博物館是提供資源的媒介,於是就寄望博物館能否成為振興地方的窗口跟舞臺,來啟動其他網絡點來活絡,這樣的網絡關係也反映出物件思考的相對應社會關係。

 

文章指出,木雕博物館企圖為木雕產業的發展提出新的途徑,以藝術表現形式建立地方的雕刻風格。博物館在無形中激發木雕工作者的想法,進而逐漸從傳統寫實轉換為抽象表現,參加競賽成為地方木雕工作者的動力,但競賽的辦理卻也忽略地方木雕者的內部多樣性。當博物館朝向藉由舉辦大型國際藝術節來與國際雕塑對話時,造成的卻是傳統產業類型的雕刻似乎難以登上舞臺。於是地方博物館原本應該扮演協助地方居民的角色,顯然與實際狀況產生落差。博物館要如何回應地方木雕工作者的需求,要如何重新去思考或是評審標準或是未來展示規劃等問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陳奕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陳奕良

 

作者透過與雕刻有關的行動表現之詮釋,以及田野參與的過程,意識到三義木雕不應只是在於是否為藝術形式上的理解,而是需要擴及到木雕隱含的文化符號,包含不同木雕類型的銷售方式、雕刻技術與雕刻者的生命史等具有與藝術相互對話的地方性價值與意義等等。如此才能在這基礎之上,重新思考博物館展示的詮釋與溝通,再現人與物互動的動態性過程。

 

這個議題的提出,思考到博物館不可避免地是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的文化機構,博物館通常只選擇特定的典型事物,作為地方文化圖像的描繪,讓地方人士停留在某個層面來理解與緬懷。然而,當地方博物館作為啟動地方文化發展的重要基地時,博物館要如何以地方觀點,引導地方人認識與探索地方資源,讓地方博物館與地方生活產生對話的空間。只有全盤掌握物件的深層意義,才能掌握具有實用性取向的地方知識,製作出與地方產生連結的展示。

客家文化聚落的展示與保存之議

任職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的涂美芳,身為聘用副研究員的她以所曾參與的工作地點新瓦屋,將這地方的保存歷程面臨的問題,以及從博物館展示來看待客家文化的呈現,同時也提出此地下一階段許多可再繼續探討的問題。

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涂美芳
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涂美芳

 

因為高鐵關係,六家新瓦屋客家聚落等被納入都市計畫的公園預定地。面對此一重大變局,居民由下而上不止發動陳情,也從文化工作角度進行軟性抗爭運動,最後此地成為客庄聚落具有保存指標意義的全國第一處「客家文化保存區」。因此過程中不管是公部門的介入,或是社區的參與(包括新舊居民與建築系所師生的駐地工作營,或水田復原活動,邀請國中小認養水田進行農事體驗,以及客委會附屬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進駐後開展的連串推廣工作),以及正式開放後各項文化活動與課程、展覽、電影等,都可看出新瓦屋不只以建築方式呈現客家聚落格局,展覽館的藝文空間與集會堂以新建築的功能,也讓這個地方可以開展諸多動能的可能性。

 

新瓦屋保留了下來,也呈現新的文化能量,但是卻也有些疑慮。然而客委會籌備處因故必須撤出新瓦屋,那麼接下來這個地方的後續接管單位、經營方式都令人相當關切。期盼在眾人努力保留下的林家聚落除了建築本體之外,能繼續累積與發展更多的文化能量。

短評

當這是一個什麼都可以成為博物館的年代,可能就更要詢問,當我們用了博物館概念去解釋一切的時候,除了在當下的點更深化去建構跟體現地方知識之外,身為研究者或是關心議題的行動者,我們都還能多做些什麼呢?這恐怕是一個我們都需要不斷檢視自己如何持續進行下去的問題。

參與成員
參與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