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3期-從宜蘭博物館家族到家族協會

林奠鴻  /  大二結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取自蔡明志,《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蘭陽博物館

《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封面
《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封面

編按

為了擘劃宜蘭縣博物館事業的新願景與發展策略,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與蘭陽博物館共同策劃「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論壇」,在10月18日與19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關心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人士交流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的策進與合作關係,會後將發表的演說及論文結集成書,蘭博電子報逐期全文刊登。

楔子

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宣言

 

我們是一群來自四面八方,關懷這塊土地的人 為了「宜蘭是一座大博物館」的夢想齊聚一堂 「博物館」對我們而言不僅僅是有形的建築空間或有限的展示物品 博物館「典藏、展示、教育、研究」的四大目標 啟發我們一條充滿無限可能的路 於是,我們攜手邁向博物館之路同時,我們相信 協會的成立 將開啟宜蘭博物館事業的新局 為博物館界注入一股草根且令人振奮的活力 血濃於水的親人,若不能坦誠相待,齊心合力,則無法成事 我們有志一同,誓言互相扶持,共同學習成長眾志成城,更勝一家人為醞釀宜蘭文化的沃土我們播種傳薪為維護家園自然與人文的資產我們種樹成林 今日 讓夢想的種子落地 明日 我們將成就根深葉茂的博物館之林 200159

 

載自《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手冊》

宜蘭博物館家族的誕生

1970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生態博物館觀念,開起了一種新博物館發展的趨勢,這個觀念從新思考了博物館的意義,提醒人們在自身的生活中所擁有的許多人文場景,共同的集體記憶,正是一個豐富生動的文化「倉庫」,而生活在這場景中的人們,一直在伴演著倉庫管理員的角色,一旦我們用一種方法來組織與呈現這些人、這些寶藏,以及我們日常生活的記憶,即是一個具有豐富人文生態的博物館。

 

19943月宜蘭縣政府正式委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譽騰博士等人,進行蘭陽博物館整體規劃工作以來,這個生態博物館的觀念就受到特別的重視,並且積極的尋求在宜蘭實現的可能性,因此在19954月所完成的初步規劃中提出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及多層展示策略的構想,其中宜蘭全域的全縣空間與衛星博物館網路的發展是相互呼應的,他們都是企圖將衛星館的展示空間納為整個生態博物館的範疇之內。為了進一步落實前期基礎規劃之理念與構想,宜蘭縣政府特於19966月再次委託張譽騰博士等人進行「蘭陽博物館軟硬體規劃與設計計劃」在規劃工作中「類博物館的調查」計劃正式納入六項子計劃之一;為了執行類博物館的調查計劃,由呂理政老師及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王惠民主任所率領的蘭陽博物館籌備處(以下簡稱蘭博館)同仁,開始針對宜蘭境內地方文物館或有可能成為類博物館群的歷史空間、文化據點、宜蘭特色產業、環境生態、個人藝術創作等,展開博物館資源調查,在一次參訪二結王公廟時,呂老師一時突發奇想,「宜蘭博物館家族」名稱正式被提出。

 

在歷經數年廣泛調查和篩選之下,第一批來自公部門、社區、產業、學校、個人藝術創作、基金會等被篩選出來的宜蘭博物館家族(以下簡稱蘭博家族)成員被推選出來,並於19991029日在蘭博館的推動下,群聚於宜蘭縣政府第二會議室,舉行「宜蘭博物館家族」的第一次會議,共商蘭博家族的聯誼及年度的成長活動計劃,會中由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王惠民主任所編撰,以介紹宜蘭境內24個家族館為主的「走訪宜蘭博物館家族」手冊正式發表,第一次的會議除了由呂理政老師說明籌組蘭博家族的時空背景,及將來推動目標外,各館也利用這次會議相互認識了解,會議結束前選出以二結庄生活文化館執行長林奠鴻等九人,組成籌備工作小組,負責研商家族館之定位、組織架構、會議、成長計劃等工作,這次會議同時也開啟了宜蘭民間組織參與博物館專業的新頁。

宜蘭博物館家族的運作

籌備工作小組隨即在同年的1214日於蘭博館召開家族的籌備會議,當時文化局長一再強調民間參與博物館事業的重要性,希望以後蘭博家族的運作等活動,能由家族館所組成的協會來承接,但是大部份的家族成員均認為,家族成員來自不同領域的公私部門,希望有足夠的時間來了解什麼是「博物館」,什麼是「博物館家族」各館在蘭博館推動下蘭博家族又扮演著什角色,在成立協會之後,對各館的定義又是什麼,一連串的疑惑?最後大家決定先從「宜蘭博物館家族」的活動開始,希望透過活動增加對博物館的認識,同時藉此也可建立各家族館間的互動,待時機成熟後再討論成立協會事宜。

 

第一年的家族年度成長計劃,基本上是由蘭博館所策劃與主導,但所不同的是計劃的執行全部由一個或幾個家族成員認養承辦,從縣外參訪活動、專題講座開始,共同創造家族的互動與互信基礎,一起承辦全國性的研討會來累積家族合作的經驗。大家彼此學習成長,互相吸取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與經驗,那種相互欣賞互相扶持的態度,營造了蘭博家族之間深厚的情誼。短短的一年,這個大家庭創造了,不斷帶給我們發現、驚奇、感動與希望的呂老師,熱心與親切的蘭博館欣怡、秀蓮…….,和藹可親的北關螃蟹館李媽媽,蜜餞無限量供應的橘之鄉洪美芳老師,常常把白米(木屐)踩在腳下的淑瑩姊,一心一意想到無尾港(烤水鴨)的瑞木兄,當然還有一大堆連龍發堂都不要的瘋子,因為他們瘋狂無私的投入,讓宜蘭的博物館文化事業注入一波波不絕的泉源。

 

協會成立之前,蘭博家族在蘭博館一年多來的細心照顧與協助下,逐漸成長並且受到各界的肯定,但是大家也知道蘭博家族,是不能長期依賴公部門蘭博館的經費與人力資源,來延續蘭博家族的活動,也不能一直以蘭博館為主體的家族會議來取代蘭博家族民間組織的構想,為了讓民間力量真正的參與宜蘭博物館文化事業的永續發展,結合更多的博物館資源。因此「成立協會」成為蘭博家族運作一年後的會議主要討論議題,雖然部分成員認為蘭博家族與家族協會,不論從表面的活動或實際的參與兩者並無不同,但是大部分的主要成員都了解協會成立之後,必須調整參與家族活動的態度與角色的扮演,今後對宜蘭的文化工作及宜蘭的博物館事業,必須比以前多出一份責任與承擔。

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

其實家族協會的成立,不是蘭博家族活動運作的目標,而是運作的需要與結果。200159日國內首次由縣地方博物館組成的民間博物館組織,在歷經一年又七個多月的家族互訪、專家下鄉、縣內外博物館觀摩參訪、專題研討,以及多次的家族會議等一系列活動之後,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終於在蘇澳鎮白米社區活動中心誕生,協會的成立也正式向大眾宣示,民間力量開始參與和承擔宜蘭的博物館事業發展與教育推廣工作,同時希望扮演宜蘭文化資產的守護者,宣揚宜蘭文化的推動者,並結合社區力量,共同發掘地方文化資產,帶動社區民眾參與文化保存工作,更而提供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另一個切入途徑,與蘭陽博物館籌備處運作的宜蘭博物館家族計劃,持續學習成長,一起啟動宜蘭的博物館運動,豎立文化立縣的新標竿。因此,家族館的體質提昇馬上成為協會的首要工作。

蘭博家族的體質提昇行動

協會成立之後,除了延續蘭陽博物館籌備處,長期所推動的博物館家族會議年度工作計畫外,「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建置計畫」是由協會正式提案申請通過執行的第一個計畫。雖然這項計畫也是家族會議所通過的年度計畫,但所不同的是從計劃的擬定,輔導小組成立,徵選家族館參與以及課程的安排等各項工作計畫的執行將完全由協會負責。雖然這與之前家族會議工作認養的操作方式有點類似,但除了營造家族成員在博物館事業的願景,以及探索與開創宜蘭多元文化的神聖使命外,如何讓家族成員在參與計畫執行的過程中,提昇家族的體質及經營能力,才是整個計畫的目的。

 

長期以來分布在宜蘭境內各地的家族館,除了少數幾個公部門經營的博物館之外,大部分因受限於經營規模和有限的人力與資源,除了消極的「實物」收藏與展示外,往往忽略創作的過程介紹或背後真正可以展現的生命意義。記得民國20014月中旬,蘭陽博物館籌備處安排家族成員參觀幾個北部及中部著名的博物館,其中有國家級的台中科博館,也有地方民間小型的龍南天然漆文物館,在這次的參訪,相信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由一群專家與金錢打造的大型博物館,也看到一個家族窮極一生從事天然漆的事業,透過主人的介紹及展示,我們看到朧南從興盛到沒落,從事業的經營到對天然漆生命的堅持,幾乎每一個展示的物件,背後都有一段感動的故事。我相信雖然家族成員裡大部分比不上台中科博館的規模與財力,但是朧南的故事不也正是在述說著每個家族成長的過程嗎?

 

因此「建置計畫」主要是協助家族館深化以宜蘭文化特色為主題的資源調查與蒐集,並將觸角深入和博物館息息相關的社區,希望透過社區的博物館資源調查計劃,創造博物館與社區互動的機制,培養社區民眾保存文化資產的態度與能力,一起發掘地方文化資產。建置計畫是推動地方博物館參與社區營造工作,是社區、居民、博物館共生的作法,透過地方文化資源的調查與保存,可以展現地方博物館源源不斷的資產,除了作為基本館藏外,一方面也可轉而塑造地方博物館在建築空間設計、展示規劃、教育推廣以及學術研究的素材,進而創造地方博物館在營運上與眾不同的特質。

宜蘭博物館家族的危機

20015月蘭博家族成立蘭博家族協會,正式成為一個民間組織。在這10年的發展路程,不但與蘭博建館歷程息息相關,也歷經多次的轉折並充滿了治理危機。這個危機的緣由可以從蘭博家族協會自身的建構與發展過程中檢視,也可以將蘭博家族發展歷程放在宜蘭自1980年以來縣政府的文化政策的脈絡裡檢視。這二個角度的分析將充分顯示蘭博家族現今充滿挑戰的一部分原因。

 

此外,蘭博家族的成員異質性極高,是優勢也是包袱。在蘭博籌備處領導的年代,異質性特點可以作為博物館豐富內涵的宣傳,但是當主導權轉移至協會運作時,即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再者,蘭博籌備處是蘭博家族的催生者,其主觀態度確實深深的影響了蘭博家族協會早期的發展歷程,無論在團隊、資本、政策與地方建構等各方面皆是如此。基本上可將蘭博家族的發展大致分成三個階段分析:

 

協會成立之前(以蘭博館籌備處為主導-2001年5月之前)

在這段時間,縣政府除了提供大筆經費,作為家族館成員改善經營環境,深化主題展示外,並責成蘭博館提供必要人力協助與培力家族館的經營能力。以公、私團隊合作、資源共享為價值的蘭博家族,集結了宜蘭的產業、藝術、社區、學校、基金會與政府等不同性質團體的類博物館,形成一個非正式的組織,在蘭博籌備處的推動之下,透過交流與學習活動,包括講座、研討會、成員互訪、縣外參訪、共同文宣手冊、共同網站等工作,從中大家開始學習博物館學、培養默契並累積彼此信任、組成團隊並凝聚共識,推動宜蘭文化建構的另一個契機。

 

協會成立之後(以協會為主導-2001年5月之後)

協會成立之後也正式向大眾宣示,民間力量開始參與和承擔宜蘭的博物館事業發展與教育推廣工作,同時希望扮演宜蘭文化資產的守護者,宣揚宜蘭文化的推動者,並結合社區力量,共同發掘地方文化資產,帶動社區民眾參與文化保存工作。但是相對也代表著政府的資源撤出民間的博物館事業推動工作。在這個階段的初期,為節省經常性開支,首任理事長林奠鴻免費提供二結庄生活文化館辦公空間作為協會的運作基地。有關博物館體質提昇等計畫轉向文建會爭取支持,後續幾年除了順利與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畫銜接外,也嘗試爭取與宜蘭博物館事業發展有關計畫的執行機會。這個階段蘭博館籌備處除了積極催生蘭博家族協會之外,另一方面亦逐步從事蘭博館建館的工作。在蘭博館籌備處人事異動與宜蘭縣政權的輪替大環境的改變之下,蘭博館籌備處逐漸走向傳統博物館的概念,開館之後忙於館務經營已無暇思考,「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的共生價值與願景。因此蘭博館與家族館的關係只剩下文化部「地方文化館」的業務關係,甚至彼此成為文化部資源競爭的對象。近幾年家族協會在資源缺乏與組織調整異動之下,逐漸喪失推動宜蘭博物館事業的能量。在蘭博館無法投入資源與蘭博協會無力耕耘的結果,曾經讓宜蘭人深以為傲的「宜蘭博物館家族」這塊招牌逐漸退色。

 

2013宜蘭博物館家族行動計畫

在面對蘭博館人事異動與宜蘭縣政權的輪替大環境的不斷改變及蘭博家族協會組織因改選不斷異動的之下,宜蘭縣缺乏一本長期推動「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願景與推動策略的白皮書。在宜蘭博物館家族人心尚未散去,火種尚未熄滅之前,如何結合宜蘭豐富的地方博物館資源與政府文化資源,積極展開行動,重新擦亮「宜蘭博物館家族」這塊招牌,應是當下蘭博館責無旁貸的重要課題。

重新擦亮「宜蘭博物館家族」這塊招牌

宜蘭縣自1992年即揭櫫「文化、觀光、環保」為立縣根基,以蘭陽平原的好山好水與文化特色,作為觀光產業永續發展的活水源頭。同時,在文建會(今文化部)地方文化館第一、二期計畫(1992-19971998-2013)的推動下,帶動臺灣小型文化館的蓬勃發展。而宜蘭縣則在社區營造、博物館家族的帶動下,開啟在地文化保存與推廣的新契機。

 

宜蘭地區的文化館分佈廣泛且多為小而美的館舍,從地域分布上,北起頭城,南至南方澳;從營運特色上,包括校園類、自然類、歷史類、戲劇類、休閒類等,星羅棋布於蘭陽平原上,反映豐富多樣的地方博物館運動。多年來,逐步形成文化館社群,並且透過長期地方行動,形塑出「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願景。

 

地方文化館在生活產業及空間營造上的重要意義,讓不同類型、規模的博物館,一方面擔負起社區或地方學習中心的角色,一方面保存在地文化特色。然因時空環境、館舍條件等因素的變遷,各館所面臨的課題亦逐一浮現,間接地影響到宜蘭文化館發展氛圍與取向。

 

隨著文化部磐石計畫逐漸逼近尾聲,該計畫也到了收割成果的重要時刻。對宜蘭博物館家族的伙伴來說,在此時回顧過去,檢視十餘年來的成果,無非是希望肯定大家過去的努力,藉此讓大家瞭解當前的現況。無論地方文化館未來究竟要何去何從,大家都能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深化下去,展望未來的發展。因此重新擦亮「宜蘭博物館家族」這塊招牌具體行動計畫,作為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蘭博館、蘭博家族協會的核心工作。

參考文獻

  • 楊增泉,2012。〈重繪地方-蘭博家族經驗研究 2001-2011〉,《博物館學季刊》26(4):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