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5期-四廟一家的開成寺廟群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開成寺舊照。( 宜蘭縣史館提供)(1954)。
開成寺舊照。( 宜蘭縣史館提供)(1954)。

漢人社會雖然到處有廟,無論公廟、私廟,大廟、小廟,可說無所不在,但共同現象是每座廟各有轄域空間與祭祀範圍。由於漢人民間信仰屬泛神論,具寬容精神, 各宮廟平時獨立為政,自行其是,彼此沒有太多的往來互動,充其量在慶祝千秋,廟會遶境時,為吸引信眾,增加熱鬧,鄰近地區或關係良好的寺廟自是出陣贊助,廟會結束後又故態復萌,依然故我。論者就強調寺廟信仰的地域性,曰:

 

        民間信仰以地域為中心,各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地域的守護神,這個地域

        的人沒有維護另一個地域的廟宇的義務;此地域的頭家、爐主,或管理委

        員,也不會由其他地域或無直接關係的人擔任。(註1)

 

以此檢視宜蘭縣境所有的寺廟,不論格局與規模,幾乎每座寺廟都是獨立完整, 不相牽連,符應此項要件。宜蘭市內文武廟雖文昌宮和關帝廟二座隔壁併建,卻是共同管理。另見福松廟、城隍廟、感應宮三座比鄰相接,但互不繫屬,前面廟埕看似相通,卻略作區隔,且各自分開使用,只是消極性的和平共處,仍無逸出漢人寺廟信仰的原則。

 

比較引人注目的是頭城開成寺、城隍廟、昭德祠、大眾廟,雖是神格有別,屬性不同,來源分異,管理自立,卻合建在共同的土地上,使用同樣的空間,而且相互支援,裡應外合,形成四廟一家,而為蘭陽平原唯一的廟群組合,對頭城地區的宗教信仰影響甚大。

開成寺今貌。( 張恆瑞攝)
開成寺今貌。( 張恆瑞攝)

一、廟群一家的形成

嘉慶元年(1796),吳沙率眾進據烏石港南築土圍建頭城,隨身保護渡臺的「黑面金身觀音佛祖」,擇於福德坑溪堤防右岸建茅屋奉祀,稱為佛祖廟。道光25 年(1845)5月,居民惶恐於崩溪底土場,即今新建里福德坑溪下游的林投樹上發現乙尊神像(後乩壇指為城隍爺),敬置佛祖廟內。後因水災頻繁,地方人士常感不安,屢有遷建之議。迨至同治3 年(1864),洪水氾濫,茅舍沖毀,由信眾捐地,鳩集資材,遷至現址, 興建廟宇,安奉黑面金身觀音佛祖及城隍爺,更名開成寺,並敬祀楊廷理長生祿位與吳沙等開蘭有功先賢祿位;又於寺廟北側巷內,立碑「開蘭英靈祠」,以祭拜鄉勇無主靈骸。不僅集眾神於一廟,更關照開墾先賢勇士,已浮露群神共安、眾廟合體的契機。

 

開成寺建後,菩薩慈悲,救苦救難,信眾日增,香火鼎盛,昔時八大庄等信徒, 深感佛恩普照,遂集資捐獻土地,使得廟庭廣闊,為民眾活動場所。同治11 年(1872), 於左側擴建吳沙紀念祠(原昭德祠),右側修築大眾爺廟。(註2) 嗣後乩童湯再三被城隍爺附身,示意城隍爺希望信眾為其另建廟宇奉祀。地方仕紳林讚武、林振立、吳石成、吳瑞、吳成坤、李秀、鄒旺、黃枝元、陳兩芳等人,倡議募資,擇開成寺鄰地,緊鄰開成寺右側大眾爺廟,興建城隍廟。(註3)這種四座廟並列,廟埕共用的建築景觀,實為宜蘭縣內僅有,放諸全臺,亦屬罕見。

 

由於各廟間相處融洽,合作良好,而有開成寺與城隍廟合建計畫。民國77 年, 邱金魚接任開成寺第三屆管理委員會主委,積極敦促寺廟重建,並主持建廟任務,購買旁邊土地,以擴大格局。民國82 年11 月重建工程完成,舉行晉座大典。廟體堂皇壯觀,富麗雄偉,共分四層,第一層為產權共有的活動中心,空間共享;第二層是城隍廟;第三層主祀渡臺觀音佛祖,左側供奉吳沙公與開蘭先賢祿位,右側安置大眾爺; 第四層主祀九尺二寸的白玉大觀世音菩薩,左右奉祀送子觀音、救難觀音,兩側供奉韋馱、伽藍護法,並有四大金剛護法。

今日開成寺廟群四廟合體,二樓為城隍廟, 圖為其內部祭祀空間。( 張恆瑞攝)
今日開成寺廟群四廟合體,二樓為城隍廟, 圖為其內部祭祀空間。( 張恆瑞攝)
三樓開成寺,圖為中央神龕,主祀黑面觀音。 ( 張恆瑞攝)
三樓開成寺,圖為中央神龕,主祀黑面觀音。 ( 張恆瑞攝)

如上所言,開成寺的四廟一體,就型制而言,可有兩個階段,即四廟並列和四廟合體。前者開成寺正殿居中,左側吳沙祠、右側大眾廟,即觀音佛祖、吳沙公、大眾祠是也。參者神像不同,神神有別,且分別供奉,故應屬三廟,兼之旁邊城隍廟,共為四廟。惟以初數同廟,後則並列,關係密切,可視為並列一體。逮及廟體合併重建, 樓高四層,眾神安奉在同一建物內,只是樓層有異而已,即為四廟合體。信眾進香時, 眾神同拜,無分彼此,視同一廟。

三樓開成寺龍側神龕主祀吳沙公,即早年吳沙祠的概念。( 張恆瑞攝)
三樓開成寺龍側神龕主祀吳沙公,即早年吳沙祠的概念。( 張恆瑞攝)
三樓開成寺虎側神龕主祀大眾爺,即早年大眾爺廟的合併。( 張恆瑞攝)
三樓開成寺虎側神龕主祀大眾爺,即早年大眾爺廟的合併。( 張恆瑞攝)

向來關注頭城藝文活動的鄉賢游象信,跟開成寺關係特別密切,於開成寺合建竣工後,甚感欣慰,特別書作〈頭城開成寺合建神廟碑〉,詳細敘述開成寺成立與重建始末,還為眾廟撰寫楹聯,整個開成寺的對聯,頗多出自游氏手筆。民國81 年,更與邱金魚、林萬榮協同辦理「頭城鎮開成寺重建宮殿敬徵楹」,廣邀同好參與,共得千餘件作品,場景熱絡,一時稱盛。(註4)

 

茲錄游象信所撰之碑文,以見廟體合建之壯盛,曰

 

    七十九年十二月,工程興,歷三年,廣廈成,復細華飾。夫斯神苑,高閣凌虛,拔地八十又八

    尺,寬念丈,建坪六百四十有餘方,分廈四層,底樓為社教聯誼所。二樓祀城隍,為頭城城

    隍廟。三樓中奉菩薩、左祀鄉賢,則昭德祠也,右仍祀大眾爺。四樓主奉觀世音菩薩,為開成

    寺寶殿。其餘,墻為閬苑。至是琉璃寶閣,匠工之妙,巧而永寧,觀瞻之壯,巍峨一方,遐

    邇望者,慧然向善,滯溺,極昏迷,放斯光明,共修佛道,固蘭邑人心所慶,亦神佛所憑依

    者,厥乃見焉。(註5)

二、空間的共享共用

全部土地所有權都登記在開成寺名下,開成寺雖擁有土地,但這些土地均為早期頭城信眾慷慨解囊,踴躍捐輸,算是居民共有財產,而且廟埕可為頭城居民提供各種相關活動,廟方無法亦無需出售土地,然開成寺基於主導地位,願意支應公共稅賦。惟後來部分土地撥歸城隍廟下,就由城隍廟分攤該付的費用。再者,四廟雖有開成寺和城隍廟兩個管理委員會,然因系出同廟、淵源深厚,且部分委員重疊,使得溝通合作更加便捷,信徒認為都是神明,且在同一廟體內,於焉等同看待,予以祭拜。

 

廟前廣場十分開闊平整,當年生活困苦,每個人都忙於工作,沒有如現在的早操隊、舞蹈社之類的健身活動,倒是傍晚以後,周邊小孩紛紛出來嬉戲玩耍,歡笑聲不時傳開,相當熱鬧。夏天時,大人也會到此乘涼聊天,共同編造一幅溫馨和樂的畫面。此外,由於當時產業未興,醫藥落後,民間有人專門到各村莊空地,邊表演(如打拳、唱歌、魔術、捉蛇等)邊推銷秘方藥材,引發眾人圍觀,開成寺廟埕是最佳的地點。

開成寺廟埕曾帶給許多人童年回憶( 民國60 年)( 宜蘭縣史館 提供)
開成寺廟埕曾帶給許多人童年回憶( 民國60 年)( 宜蘭縣史館 提供)

至於廟會慶典更有看頭。四座廟的主神不同,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神明千秋聖誕, 膜拜儀式、祭典活動、參訪香客、戲劇演出、神明遶境等,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接連數天。(註6)早期鄉間缺乏娛樂,廟會與看戲成為最好的娛樂與享受,所以這塊大廟埕帶給頭城人很多的回憶與懷念。

 

頭城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亦為全臺最具規模的民俗祭典就是搶孤,如謂搶孤等同頭城,殆無疑義。由於搶孤需要寬廣的範圍,在缺乏足夠的空間下,新、舊開成寺前廟地正好派上用場。每當中元祭典搶孤時,頭城24 個里,加上礁溪鄉白雲、玉石二個村的數十座宮廟主神,都會被請到搶孤主普壇的神案上,讓人祭拜及監醮(註7)。郊區各庄事先做好的孤棧都要送到開成寺廣場安置。誠如吳榮燦所言:

 

    我細漢時陣,看阮爸爸吳福枝在扛孤棧時都要踩踏孤棧最底下的竹籃,孤棧往東傾斜,就要

    踏西邊的位子,往西邊傾斜就要往東邊的位子。至於牽風的人,則都要拉著索仔,走在田底(

    田裡)直立的孤棧往東傾斜,就要往西邊拉,往西邊傾斜則要往東邊拉。這樣邊走邊拉,扛到

    開成寺。(註8)

 

就因開成寺廟埕空間夠大,才能吸引眾多觀眾。張文義曰:

 

    頭城以前搶孤,看熱鬧的人,人山人海,為著取得比較好的視野,有人甚至爬上附近民家的屋

    頂,以居高臨下方式欣賞搶孤的情形。又聽說,早年的搶孤活動,可以說是頭城人的大事情,

    比過年還要熱鬧,親戚朋友也都會前來拜拜,請人客。我看日本時代的報紙,為著搶孤的民俗

    活動,當時的火車,還特別增班,以提供旅客的需要。(註9)

 

由於看搶孤的群眾太多,擠得水泄不通,無法移動,有的甚至爬上屋頂,已故的二城國小教務主任簡佛佑就提到:「那時候都沒有水泥樓房,都是瓦厝(瓦片屋頂), 碰到搶孤,我們家就慘了,有些人看不到,就爬到厝頂看搶孤,結果,隔天屋頂的瓦都壞了。」(註10) 所以開成寺前的廟埕,解決了搶孤祭典活動的空間問題。頭城耆老每回憶這段陳年往事,對開成寺廟埕的印象猶津津樂道,懷念不已。

昭和11 年9 月13 日的〈日日新報〉刊有〈頭 圍搶孤運轉臨時車募集觀光團〉的報導
昭和11 年9 月13 日的〈日日新報〉刊有〈頭 圍搶孤運轉臨時車募集觀光團〉的報導

參考資料

  • 註1:游謙、施芳瓏,〈宜蘭縣廟宇與神明傳說〉,《宜蘭文獻雜誌》,第5 期(1993 年9 月),頁24。
  • 註2:開成寺管理委員會,《頭城鎮開成寺簡介》,頁1~2。
  • 註3:城隍廟管理委員會,〈頭城城隍廟沿革〉(1994)。
  • 註4:陳麗蓮,〈立雪苦吟在頭圍〉,載游象信,《立雪齋詩文集》(宜蘭,頭城鎮公所,2008),頁14~15。
  • 註5:游象信,〈頭城開成寺合建神廟碑〉,《立雪齋詩文集》,頁482~483。
  • 註6:張文義總編輯,《蘭邑頭圍:那一年頭城耆老說故事》(宜蘭,頭城鎮公所,2018),頁492。
  • 註7:張文義總編輯,《蘭邑頭圍:那一年頭城耆老說故事》,頁222。
  • 註8:張文義總編輯,《蘭邑頭圍:那一年頭城耆老說故事》,頁213。
  • 註9:張文義總編輯,《蘭邑頭圍:那一年頭城耆老說故事》,頁382。
  • 註10:張文義總編輯,《蘭邑頭圍:那一年頭城耆老說故事》,頁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