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1期-公路建設的歷史-後山公路文物館

楊詩羽  /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專案助理

後山公路文物館入口意象與識別標誌,2020年
後山公路文物館入口意象與識別標誌,2020年

編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為蒐集、整理宜蘭博物館家族在地知識建置計畫,透過關注在地人群長時間與自然互動累積的智慧,發掘、調查、研究與書寫,將宜蘭在地知識予以紀錄,並將調查資料上傳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蘭陽博物館特此將該計畫作系列電子報,延綿知識的積累,廣宣宜蘭在地人文風情。

紀錄道路、橋樑與隧道的開端

後山公路文物館成立於2011年,為蒐集並保存後山公路闢建歷程而設,館內陳列分三大主軸:道路、橋樑及隧道,館前入口處亦以陸、橋、隧為公共藝術意象,其中後山公路文物館的識別標誌為白鷺鷥交頸圖騰,取白鷺鷥以竹、樹枝為材,雌雄共築巢育雛的造型,象徵公路人團結和諧、同舟共濟及世代傳承的意境。

 

館內設有十八個展區,分別以照片、實物及模型,陳列人類研究自然進而造橋鋪路的歷史軌跡。照片展示從日治時代至1991年間道路養護、鋪面演繹到養護通訊設備的演進、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大事紀以及公路從海平面爬升至海拔3000公尺的公路之美。館內保存文物有道路測量儀器經緯儀、水準儀、平板儀及電子測距儀,工程製圖時使用的製圖桌及手工設計圖繪製工具與藍圖,以及在1949年至1974年間道路人工養護時期使用之手工開鑿器具、人力車與道路里程碑及橋樑隧道編號牌介紹。脊背橋模型互動區以光源逐燈顯現方式介紹台9線豐平橋之施工步驟,另有螢幕播放實際施工過程,了解脊背橋何以藉超長跨距減少河水沖刷橋墩,增加橋樑使用壽命。

 

後山公路文物館保存台灣公路建設相關資料,為台灣第一座記錄歷史軌跡之公路文物館,除靜態文物展示外更設置視聽區、地質介紹區,紀錄後山公路開鑿過程中因高山峭壁、河流湍急,每逢風災經常造成交通阻斷的養護過程,感念修築後山公路並為此犧牲的前人,更傳承勉勵新進的公路人,展現公路文化的內涵與珍貴資產。

左:美援的人力闢路工具,2020年攝。 / 右:手工繪製的道路建造藍圖,2020年攝。
左:美援的人力闢路工具,2020年攝。 / 右:手工繪製的道路建造藍圖,2020年攝。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

1949年10月1日台灣省公共工程局裁撤,由台灣省公路局接管,公路局將全台灣劃分為四個區,並設四個區工程處,第四區工程處便於1949年10月1日同時正式成立,轄區範圍為宜蘭縣及花蓮縣,並將兩縣之公路稱為「後山公路」。組織任務為省道公路養護、縣鄉道工程督導及改善工作,轄下設有三個工務段,分別為頭城工務段、南澳工務段與花蓮工務段。

 

至1960年7月23日成立第四工務段,設於花蓮縣秀林鄉洛韶,負責大禹嶺至太魯閣路段(台8線)之養護工程,以及第五工務段,設於宜蘭縣大同鄉獨立山,負責宜蘭支線梨山至宜蘭路段(台7甲線)之養護工作。1966年4月桃園縣巴陵至宜蘭縣大同鄉路段北部橫貫公路完工通車,交由第五工務段負責養護。1989年7月1日由於養護路線增加,於花蓮縣玉里鎮增設第六工務段,負責花蓮縣光復鄉以南路段。

 

1997年4月1日,一至六工務段更名,分別改以頭城、南澳、花蓮、洛韶、獨立山、玉里工務段稱呼。1999年7月1日配合政府精省作業,組織改為隸屬交通部,新增花蓮工務所與宜蘭工務所,其後宜蘭工務所於2003年、花蓮工務所於2018年因階段性任務完成而裁撤。

 

2002年1月30日第四區工程處更名為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2017年12月31日洛韶工務段更名太魯閣工務段,並在2019年7月1日因蘇花改由南澳至和平、和中至大清水路段於2020年即將通車,新增金岳工務段。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為處理隧道事故與救災應變,於金岳工務段設置南澳交控中心。

 

自2020年起,組織改為設置處長一人、副處長二人及主任工程司。行政單位共有企劃科、養護科、工務科、產管科、勞安科、交通管理及控制中心、秘書室、人事室、主計室、政風室。工務單位有頭城工務段、南澳工務段、花蓮工務段、太魯閣工務段、獨立山工務段、玉里工務段、金岳工務段。工務科另有設置品質管理中心;交通管理及控制中心另設置交管分組及防災分組。

左: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2020年攝。 / 右:四工處邊坡養護工程施作,2020年攝。
左: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2020年攝。 / 右:四工處邊坡養護工程施作,2020年攝。

後山公路地質風貌

後山公路區段涵蓋從宜蘭線到花蓮縣的所有公路,南北狹長,公路隧道在宜蘭縣境內主要穿越的地形結構為雪山山脈及中央山脈,花蓮縣境內則以花東縱谷、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為主。雪山山脈的地層在中新世早期開始沈積沙岩和泥岩,接著受到蓬萊造山運動的影響而隆起,形成波狀的褶皺山脈,並受輕度變質作用,變質程度由東南向西北漸減,岩類包括沙岩、頁岩及頁岩變質後的板岩,位於台2線123k的岩層為砂岩及四稜砂岩,而台7線70k處則為板岩。

 

中央山脈為後山公路段的主要穿越山脈,後山公路段的部分以地質區劃分是屬於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即為先第三紀變質雜岩,主要是由沈積岩和火山岩經變質作用而形成各種片岩與變質石灰岩,其中夾有片麻岩、混合岩、角閃岩、石英及變質基性火成岩,台灣地質調查先驅者顏滄波稱此地層為「大南澳片岩」,位於台8線187k處為玫瑰石、台9線144k為黑色片岩及綠色片岩、台14甲線41k為千枚岩,以及台30線11k為蛇紋岩等,地質豐富多變。

 

位於花蓮轄管地區的海岸山脈是由海底火山經板塊運動擠壓推升而成,為細長的楔形山脈,由火成岩和沈積岩所組成,此地質區於台11線38k磯崎處為鱗剝頁岩,於台11線72k則為玄武岩。岩盤隧道的施工在面對不同地形或是特殊地質時必須因地制宜,藉大地力學理論做出數值模擬與分析,配合適當的設計興建方法與技術,方能減少災變發生。

左:隧道岩壁需要鋼筋與水泥多重支撐,2020年攝。 / 右:後山公路種類豐富的岩石,2020年攝。
左:隧道岩壁需要鋼筋與水泥多重支撐,2020年攝。 / 右:後山公路種類豐富的岩石,2020年攝。

東部公路開闢始祖

蘇花公路開拓最早始於1874年(清同治13年),由福建提督羅大春率兵開闢,人工修築一公尺寬人行步道,稱為蘇花古道,是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養護公路中,開闢歷史最久的一條,1932年(昭和7年)蘇花古道擴修為全長100.5公里可通行小型車的道路,改稱臨海道路。1945年臨海道路成為省道,更名為蘇花公路,並於1949年起由公路局接管養護修繕,至1990年10月完成全線雙向車道改善工程,成為東部交通運輸最重要的道路。

 

2011年起因蘇花公路地質脆弱,每逢天災便會造成道路坍方導致交通中斷,公路總局推動「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施工以「景觀」、「安全」、「永續」為目標,透過鑿通隧道、架設橋樑的方式來避開邊坡落石和坍塌區段,蘇花改的蘇澳-東澳段已於2018年2月5日通車,而南澳-和平段及和中-大清水段已經在2020年1月6日通車。工程總共耗資528億台幣,為台灣重大交通工程建設之一。因應蘇花改通車,車輛大多行駛蘇花改,從蘇澳到大清水的舊線改編為台9丁線,打造成兼具賞景、安全、智慧之太平洋國家級景觀道路。

 

蘇花公路最為驚險卻也最為壯麗的路段為清水斷崖,名列台灣八景之一,在1961年政府發行的一元紙幣與愛國獎券上,皆印有清水斷崖的圖像。1949年蘇花公路單線通行的時代,公路局以金馬號客車作為通行領路車,行經斷崖路段時,旅客因道路狹窄無法看見道路邊緣,僅能見低處海浪拍及岩岸,留下共同在彎道行進間驚恐不已的深刻記憶。

左:從匯德景觀步道觀賞清水斷崖路段,2020年攝。 / 右:一元紙幣與愛國獎券,2020年攝。
左:從匯德景觀步道觀賞清水斷崖路段,2020年攝。 / 右:一元紙幣與愛國獎券,2020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