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40期-游氏追遠堂的建築環境

文/圖:葉永韶

圖1 正身前後向的空間
圖1 正身前後向的空間

 

游氏家廟為一座合院的建築,其空間組織上與一般的傳統合院民宅相同,本文即先就各項空間單位逐一說明,再簡述其空間的使用情形與其它建築特色。

空間單位

一、正身

正身為一面闊三開間約11.57公尺、進深四柱13架約9.14公尺。在構造上為二大木架及磚砌外牆組成。整個正身可區分為前後三個子空間,包括前步口空間、架內空間、中軸神龕空間或左右的屏後空間;室內可分為中港、左右小港三個空間。(圖1)

圖2游氏家廟之神龕
圖2游氏家廟之神龕

 

大木架由二個方柱、三方通樑、五短方柱所組成的疊斗式大木架,二大木構件朝中軸面施作彩繪,背面不繪圖樣單以紅漆修塗,大木構件中之插角、束隨、通隨、神龕等造型簡樸雕工精美。(圖2)

圖4左右側外山牆的清水磚立面
圖4左右側外山牆的清水磚立面

 

正身前牆面及兩側山牆為紅磚砌築,左右側山牆外立面仍保留著清水磚面。外立面牆身則由不同質感與色彩的洗石子,彩繪瓷磚、丁掛白磁磚裝修,內牆身經修繕已為褐色、白色的方塊磁磚裝修。背面牆身因遭1999年9月21日地震震裂後改為鋼筋混凝土,外側並以磚紅色二丁掛磁磚裝修。(圖3)、(圖4)

圖3正立面牆身由不同質感與色彩的洗石子、彩繪瓷磚、丁掛白磁磚裝修
圖3正立面牆身由不同質感與色彩的洗石子、彩繪瓷磚、丁掛白磁磚裝修

二、過廊

正身左右各有一內淨寬約90公分(屋面下寬2公尺)的過廊連通正身、護龍與前埕後院,過水廊為磚牆、磚柱及穿斗式木屋架所構造。正立面牆身保留清水紅磚,台度為水泥砂漿裝修。屋面明桷仔舖筒板瓦,中脊為簡單之馬背脊。過水廊於後側加蓋鐵棚雨遮及磚牆形成室內空間。(圖5)

圖5過水廊清水紅磚正立面
圖5過水廊清水紅磚正立面

 

三、護龍

左右護龍為磚牆上擱木桁楹的構造,左護龍為寬六間,右護龍則於後側多出一間;間與間之間有隔間磚砌山牆以擱屋頂檁木。由右護龍仍可見最外側一間,其屋面、外側山牆高度低於內側各間的次序位階關係。

 

在正立面裝修上,左護龍粉刷後上白漆、面貼瓷磚,右護龍保留清水紅磚、台度則粉刷上白漆。在桁楹上右護龍仍為圓楹,左護龍則為方桁。左右護龍出簷皆採RC出拱的方式,屋面在木屋面板、油毛氈上加上了烤漆鋼板。立面門窗則保留木門窗並外加不鏽鋼門、鋁門及鑄鐵柵等。(圖6)

圖6右護龍正立面,最外側一間屋面、山牆高度低於內側各間顯示較低的序位。
圖6右護龍正立面,最外側一間屋面、山牆高度低於內側各間顯示較低的序位。

空間使用

在空間的使用上正身中港間為奉祀及祭祀祖先的空間,二側小港間遇三月初三、冬節等祭祀公業開會、辦桌時才有使用,平常時間多為閒置。右護龍前面4間居住使用,另外3間則為置物、稻穀烘乾場。右護龍6間則全部閒置無人居住。前埕、後院、後院廁所平常也多閒置很少使用。

建築特色

左圖:軟摺書卷形的木匾 / 右圖:過水廊現存之木棟架,使用方料
左圖:軟摺書卷形的木匾 / 右圖:過水廊現存之木棟架,使用方料

 

建於日治大正十二年(1923)的壯圍游氏家廟(見於正廳排樓橫匾),正身屋坡使用前弓後箭的陰陽坡,使得前廊可以較為向陽,屋前步口廊未立柱,採「出屐起」的作法,即是以斗栱出挑承簷口作為步口之空間,進深較淺。屋頂已經過翻修,現已不置桷木與瓦養,惟木棟架仍保存大正年間的規模保存良好,深具有宜蘭地區大木構造典型特質,整體棟架簡明疏朗,比例優美。

左圖:追遠堂架內使用方樑蜀柱 / 右圖:廣孝堂之棟架與追遠堂相似
左圖:追遠堂架內使用方樑蜀柱 / 右圖:廣孝堂之棟架與追遠堂相似

 

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的木構架雖屬較簡明形式,但其細部構件表現仍承襲了宜蘭木構傳統作法,作工嚴謹,俱見匠師的慧心巧藝。而將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與宜蘭鄭氏家廟廣孝堂、利澤簡廣惠宮等宜蘭地區建築木構架相較來看,其形制相同、棟架構造均相仿,亦可以得知宜蘭地方村落小型祠廟木構架在日治大正年間已然形成一種圓熟典型。

左圖:游氏家廟「蘇武牧羊」 / 右圖:傳統藝術中心鄭氏家廟「蘇武牧羊」構圖
左圖:游氏家廟「蘇武牧羊」 / 右圖:傳統藝術中心鄭氏家廟「蘇武牧羊」構圖
左圖:此為游氏家廟,其彩繪枋心構圖與鄭氏家廟類似 / 右圖:鄭氏家廟彩繪在同樣部位的彩繪題材與游氏家廟相同
左圖:此為游氏家廟,其彩繪枋心構圖與鄭氏家廟類似 / 右圖:鄭氏家廟彩繪在同樣部位的彩繪題材與游氏家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