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7期-蘭陽海岸最前線的孤獨悍將─岩大戟

李俊緯、李家泓  /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

岩大戟與少數禾本科植物是海岸最前線的悍將
岩大戟與少數禾本科植物是海岸最前線的悍將

編按

林業試驗所目前著手推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針對全國各地珍貴稀有且名列維管束植物紅皮書的原生植物,進行棲地族群調查與移地繁殖復育工作;宜蘭縣位於台灣東北部,長年受到來自海洋季風吹拂影響,加上平原南北側分別有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延伸的多樣地形地貌,成就獨特多變的氣候條件,也孕育豐富精采的植物資源,本專欄規劃於一年四季不同月份的物候下介紹原生宜蘭縣內、具代表性的當令珍稀植物,期喚起民眾對在地植物的關懷,甚至願意起身投入實質的保育工作,共同陪伴蘭陽地區的這艘綠色方舟航向未來。

危涯有花:海濱植物的生命韌性

海濱的植物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畢竟生長在海邊的植物,絕不是來吹海風過著度假般的日子。

 

真實的生活情景是上方頂著猛烈紫外線的陽光直射,迎面的海風中飽含高濃度鹽分,立足的是保水性極差的貧乏土壤,在強勁海風常年一波波吹襲下,實在不是一個好的安身立命基地,而這正是海濱植物的真實面貌。

 

不論是飄移不穩定的沙岸,堅硬如金屬的岩岸,甚或直接泡在水裡的濕生地,各有不同挑戰,能在這裡生存的植物,都要有些不同凡響的絕技。更何況東北角的海岸,還是面對東北季風的第一線,夏季也會有颱風來襲,絕對是相當嚴峻的考驗,尤其是礁岩的最前端,直逼海浪前緣的陡峭岩層堆裡,偶有一小叢綠色低矮植物,更要面對大小潮汐甚至狂風捲起的巨浪、浸泡海水之中的極端情形。

 

因此,這裡的植物居民們,不但需要在葉子的表面增加蠟質、絨毛、鱗片或增厚以增強抗鹽、防曬和保水,根部還需深入而穩固以對付乾燥,再放低身形、調整角度來適應強風的威壓,面對極高的鹽分,更發展出各式各樣調節鹽分的做法,才不會通通變成梅乾菜。

 

海濱植物在此面對的,每天都是扎扎實實的生死存亡。

叢生的岩大戟族群侷限,被列為國家易危植物。
叢生的岩大戟族群侷限,被列為國家易危植物。

海岸最前線的勇士

在此打拼的英雄之一,就是岩大戟(Euphorbia jolkini Boiss)。農委會出版的《2017 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紀錄為易危(VU, Vulnerable)的他,限定生長在海邊岩石上的植物,分類上屬於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屬(Euphorbia)。地球上的分布也出現韓國及日本海岸,臺灣算是其分布範圍的地理南界,在植物地理學上有一定的重要位置。

 

岩大戟乍看讓人誤以為是什麼線上遊戲的武器,但其實這個名字描述地非常樸質,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大戟科植物。然而,其莖葉的顏色、質地、生長方式,更讓他特立於與其他植物之中。直立的莖與十字對生的密生長橢圓葉帶著淡淡的墨綠色,頂端的花呈現鵝黃色,優雅地叢生在岩縫中隨海風搖曳。若有機會仔細看,會發現在開花前率先長出的被片,外觀像極了黃綠色的小小愛心,十分可愛討喜。

 

不過,要精確地辨認岩大戟卻未必是件容易的事。跟岩大戟很像的,還有同屬的臺灣大戟(E. formosana Hayata)、霞山大戟(E. shouanensis H.Keng)以及太魯閣大戟(E. tarokoensis Hayata)。主要的差異在於岩大戟的葉片及苞片尖端較為圓潤,而且岩大戟分布位置局限在海邊礁石區。雖然這麼說,但岩大戟還是很常被誤認,甚至有些人還把他的別名就稱作臺灣大戟,就連國內植物標本紀錄裡面,也曾出現幾筆鑑定錯誤的標本。

 

筆者查閱了過往的標本紀錄,發現岩大戟主要的調查標本分布都集中在北海岸地區,包含基隆以及萬里、貢寮等地;雖然早年曾在苗栗其或台南、台東都有過零星的發現紀錄,不過就以新北市貢寮的龍洞海岸,存在最大宗標本採集數目,到現在也還是如此。至於前述的零星發現,除苗栗苑裡在1977年還有一筆紀錄以外,其他則是已經長達百年未再有過發現。因為岩大戟現存分布地點侷限,且成熟族群個體數量低於1,000株的珍稀現況,列為國家易危植物之一。

結實纍纍的岩大戟,種子傳播的機制尚待研究。
結實纍纍的岩大戟,種子傳播的機制尚待研究。

尋找岩大戟在宜蘭的芳蹤

我們研判新北貢寮海岸現存穩定的族群,那麼相去不遠的蘭陽地區理應也會有機會發現,畢竟植物的傳播範圍是不理會行政界線的;確實後續爬梳國內其它標本館後,發現早在2000年宜蘭頭城海邊已有第一筆在地的採集標本紀錄,也是迄今唯一的一筆記錄,而這筆典藏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HAST)編號 82569號的標本,標本紙卡上加註了僅發現唯一個體「Only one individual see」。

 

三月初春的早晨,蘭陽平原還微微飄著雨,但海風把雨吹散了,本來決定要離開宜蘭的我們,又被這陣風吹了回來,決定到海邊尋找這20年來在宜蘭沒被發現過的植物──岩大戟。

 

跑了好幾個地方,用望遠鏡找遍岸邊的岩石,裸露的海岸應該使偏好岩石生長的岩大戟格外明顯,只是岩石上的綠點皆別有芳名,沒有一個是我們要找的目標。

 

「最後一個點,沒有的話就只能放棄了。」

 

氣餒之餘,抬頭四望,沒注意到地面的動物排遺,不小心添了個「狗屎運」,沒想到,就在這個位置的對面,與龜山島對望的岩大戟在礁岩上開出點點黃花,讓我們一行人遠遠地就興奮大肆尖叫,仔細一看,整個岩岸居然就只有這麼一塊岩石上小小的三叢植株,岩大戟的珍稀及特殊性由此可見一斑。

 

那剛好是個不太會被浪打到的位置,三叢都長在背風側,顯然是挑到了個避風的好住處。我們只取了最大一叢植株的一條莖條做為標本記錄,雖說草本植物標本,原則上要連根帶走,但連東北季風都無法吹走的岩大戟,根系自然是深入岩縫、盤根錯節,回去查了標本,發現果然歷來所有標本,幾乎沒有人可以帶走岩大戟的根。

 

距離新北龍洞海岸的距離有點遠,岩大戟究竟是如何漂泊到這裡生根的呢?以標本和發現紀錄來說,從大香蘭再往南,就完全不見蹤跡,直到頭城的海岸才又被發現。是什麼原因讓這中間保留了空白?岩大戟又是如何一路漂泊來到宜蘭頭城呢?歷經20年的歲月,岩大戟在宜蘭的個體數好不容易達到三叢,是環境或生理的限制導致族群如此侷限嗎?有太多的未知等待著我們去發掘。

初春3月是岩大戟甦醒綻放季節
初春3月是岩大戟甦醒綻放季節

後記:守護岩大戟刻不容緩

岩大戟植物分類上屬大戟科大戟屬,與常見的景觀節慶聖誔紅(E. pulcherrima Willd. ex Klotzsch)為同屬植物,然而兩者命運卻大相逕庭。聖誔紅在冬季日照短的條件下,苞片會轉為討喜鮮艷紅色,因而獲園藝界大為栽培推廣,相較之下,偏愛礁岩的岩大戟獨有的孤傲悍將氣質,只能身居海岸第一線的陡峭礁岩上。岩大戟雖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不過其地上部高度可達1公尺的莖葉部在初春開花結實後逐漸乾枯,等到次年春天地下部再次萌發新芽,展現了其勇猛的生命力。

 

岩大戟每年3-4月間開花,其花序單生於二歧分枝頂端,為典型的杯狀聚繖花序(即大戟花序 cyathium),花徑十分細小約0.3公分,雌花單一由花序中央子房上突出,其下方具有45個唇形的橙黃色杯狀腺體,多數的雄蕊則著生於腺體內側;球形蒴果徑各約0.5公分,表面密生瘤突為其特色之一。岩大戟其葉呈線狀披針形長約4-9公分,先端圓鈍或微凹入,葉全緣光滑。大戟科的植物大多具有毒的乳汁,岩大戟也不例外,白色乳汁恐致過敏紅腫,不可不慎!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旨在將臺灣原生且有滅絕危險的珍稀植物收藏保育,透過相關物候與繁殖研究復育,未來希望能將他們引進植物園、公園綠地、自然景觀甚至結合飲食人類學中。當繁殖復育的數量達到安全穩定之後,最終目標是再次移往最初的原生育地進行在地復育及保種,藉由人的使用,讓這些植物的價值更明顯地被看見、珍惜,從而保育、永續。

 

岩大戟百年前曾經在台南、台東開花結果,如今只剩下東北角少數的族群。我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因為開發、天災等因素,或是在氣候變遷的巨大影響下,使得岩大戟喪失棲地而永遠消失,倘若如此,消逝的絕非只是一個物種的滅絕,可能是救治世人的藥、食物鏈的關鍵環節、還有那療癒人心的美麗。

獨特的花器構造是岩大戟迷人之處
獨特的花器構造是岩大戟迷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