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7期-《宜蘭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觀察筆記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約聘規劃師  /  張曉婷

宜蘭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海報。
宜蘭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海報。

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2021115日、16日舉辦「宜蘭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在「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概念下,邀請臺灣、日本、香港等各領域的行動者,以環境教育為題,從公部門、民間單位、博物館及學校等不同面向進行交流分享,希望透過持續地探討、累積宜蘭在地生活智慧與經驗傳承,朝向宜居、宜學、宜遊的生態博物館邁進。

國外講者以網路連線方式參加開幕式(楊詩羽拍攝)。
國外講者以網路連線方式參加開幕式(楊詩羽拍攝)。

因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國外講者來台困難,原訂邀請之部分日本與香港講者,改採預錄方式簡報,交流時間以國際連線座談方式進行。開幕當天臺灣、日本、香港透過網際網路一同參與開幕式,這也是蘭博舉辦會議以來首次經驗。

與會者以線上填寫提問單方式進行提問(許浩倫拍攝)。
與會者以線上填寫提問單方式進行提問(許浩倫拍攝)。

從生態博物館出發的環境教育

會議一開始,主持人黃貞燕老師首先說明:從生態博物館的觀念切入,使得環境教育議題有了不一樣的關懷,更關注在地社群於自然、歷史演進脈絡中,如何與環境共生共存,如何重新認識家園與在地文化,與對未來的期待跟作為。這也回應了許多人對於文史類博物館投入環境教育的疑問,以及反映了本次會議邀請不同領域講者的緣由。

 

1997年蘭博籌建過程中,提出「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願景,建館同時進行宜蘭博物館家族籌組計畫,以帶動宜蘭整體的博物館事業發展;而2018年蘭陽博物館與宜蘭博物館事業運籌輔導團隊在歷經無數次的討論後,以深化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概念,提出「宜學、宜居、宜遊」的目標及可能的行動策略。蘭博陳碧琳館長將「宜蘭是一座博物館」延伸至「宜學、宜居、宜遊」的來龍去脈及思考脈絡進行說明,為期兩天的論壇,也以此三大面向進行交流。

 

梶原宏之博士從日本地方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阿蘇山案例,提出他對生態博物館的想像與做法。他強調生活場域就是博物館,生活其中的人就是當地文化最好的展示。他從小朋友與當地農民的互動中,觀察到農民為了回答小朋友的問題,不得不再回頭追溯探究自身的文化,這種讓人產生能動性的方式,是生態博物館可貴之處。小朋友來這裡不僅是進行一場體驗,相對地,當地居民也透過體驗遊程的介紹,將地方的文化傳承下去。梶原宏之博士一再強調,居民與觀光客之間一定要產生連結,生態博物館不是目的,而是做為一種工具與方法,解決當地的環境問題。因此,只用來客數來評斷一個館舍/地方是否受歡迎、是否重要,究竟是1萬人回訪100次,還是100萬人來訪1次比較重要,值得與會者省思,而梶原老師顯然心中已有答案。

左圖:蘭陽博物館陳碧琳館長說明「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論述背景與策略(許浩倫拍攝) 。/ 右圖:梶原老師分享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楊詩羽拍攝)。
左圖:蘭陽博物館陳碧琳館長說明「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論述背景與策略(許浩倫拍攝) 。/ 右圖:梶原老師分享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楊詩羽拍攝)。

宜學:從參與者到行動者

日本琵琶湖博物館楊平研究員與大家分享琵琶湖地區多樣豐富的參與行動,她再三強調不管是環境行動與公民素養,都需要持續不斷地推廣與實踐,這樣整體的環境、社會與博物館才能產生連結。1970年代,琵琶湖地區優養化問題非常嚴重,致使滋賀縣制定禁止販售與製造含磷的洗衣精的規定。但她指出,光有法律是不夠的,還需要居民的認知與行動,就像是今日的琵琶湖是居民透過接觸環境,重新認識環境,進而參加各式各樣環保活動的成果。雖然很多活動無法立竿見影,但參與之後,影響才能逐漸發酵,長期累積才能產生效果,而博物館則可藉由展示策劃、專題研究,與地方形成公民科學的合作機制,但主導權仍須由居民所掌握,博物館扮演參與、支援的角色,這樣的在地行動才能長久。

 

另一方面,羅東林區管理處分享推動永續森林的環境教育成果。宜蘭高中、北成國小、岳明國小則從第一線教育現場分享了高中及國小的在地行動與實踐經驗。如何在現存的教育體制下,因地制宜補充在地素材與知識,讓學生了解的不只是台灣的歷史,還知道流經宜蘭附近海域的黑潮、踩在宜蘭農田裡的感受、宜蘭河的前世今生……。學校是培養行動者的重要基地,而博物館作為一個學習的平台或窗口,需要與不同的群體成為夥伴關係,讓學校教室與課本不是唯一的學習場域與教材。惟有對環境與生活的觀察、感受越深,才有付諸行動的可能。

岳明國小黃建榮校長(左1)、宜蘭高中徐銘鴻老師(左2)、周儒教授(右1)、琵琶湖博物館楊平研究員(網路連線)與與會者進行交流座談(楊詩羽拍攝)。
岳明國小黃建榮校長(左1)、宜蘭高中徐銘鴻老師(左2)、周儒教授(右1)、琵琶湖博物館楊平研究員(網路連線)與與會者進行交流座談(楊詩羽拍攝)。

宜居:博物館作為公民培力的基地

千葉縣立中央博物館林浩二研究員,則以生態園區戶外解說牌設立為例,規劃以在地居民為主體的現地展示活動,讓民眾對園區植物進行觀察、創作,最後在園區展示,讓民眾的作品成為展示的主角,沒想到比由研究員所策劃的內容更有趣,得到更多的回應。此外,中央博物館亦設有公民研究員以及社團制度,民眾可以依照自己興趣,使用博物館的收藏、標本、資料、機器等,甚至接受研究員指導進行研究,博物館提供公民參與平台,成為公民培力重要的一環。

 

大溪木藝博物館(以下簡稱木藝館)陳倩慧館長分享,木藝館不斷地倡議,居民是博物館、是生活場域空間的主角,居民要有建構更好大溪的想法,不只是配合博物館,居民的家與街道巷弄,就是博物館的展示地點,居民的知識就是博物館的內容,居民關心的議題,博物館就透過策展方式進行連結,利用展覽的方式將人找出來,從共同策展看見新的發展可能,連展覽都有變得力量,有培力的力量和連結力量。木藝館成為大家新觀念和歷史講述的資源基地。

相對於博物館作為公民培力的基地,龜山島社區青年黃建圖與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召集人楊文全,則從民間出發,建圖從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世開始,到社區歷史的調查記錄,並以龜山島為主題,召開公民對話論壇,不管是對過去歷史的反省或是未來規劃的想望,由在地青年集結產生的能動性與號召力,力量實在強大。而楊文全則是成立「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協助想要務農的都市人進入農村生活,伴隨著每位新農的專長或興趣,也為傳統農村帶來新的氣象。2019年與幾位夥伴成立慢島生活公司,為喜愛農村生活的民眾,提供實際農村生活體驗。

 

宜居不只是表現於外的風景幽美,還包含身處其中的居民,認同他所居住的處所,對他所居住的地方感到光榮。因為公私部門各有角色、相互協力,才有變成宜居之地的可能。

左圖:千葉縣立中央博物館林浩二研究員線上回應與會者提問(許浩倫拍攝)。 / 右圖:講者黃建圖(左1)與楊文全(左2)與現場學員進行交流(楊詩羽拍攝)。
左圖:千葉縣立中央博物館林浩二研究員線上回應與會者提問(許浩倫拍攝)。 / 右圖:講者黃建圖(左1)與楊文全(左2)與現場學員進行交流(楊詩羽拍攝)。

宜遊:整座城市都是一座博物館

2019年蘭博以環境友善的概念,結合低碳交通、在地飲食、文化體驗等,推出「漫步宜蘭五種生活」、「蘭博旅人」等系列小旅行,將整個宜蘭視為一座博物館進行導覽,可說是「宜蘭是一座博物館」概念的具體延伸。

 

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梁恩銘教育總監分享城市中的溼地-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針對不同屬性的民眾規劃相應的活動。而在愛南澳生態旅遊發展協會擔任理事長的漢聲,則分享以青年策略聯盟方式,串聯不同原住民部落特色,讓每個部落在生態遊程中,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拿到詮釋地方文化的話語權,讓更多人認識南澳。而位處羅東鎮的旅人書店觀察到很多新住民,初來乍到宜蘭時,其實很需要透過一個媒介來認識地方文化,而書店是一個比較軟性的開放空間,因此成為新住民認識地方的敲門磚。這些新住民又帶領著其他人認識宜蘭,成為一個正向循環。從宜蘭舊城到行旅宜蘭,旅人書店慢慢摸索出如何敘事營造故事的現場與在地社群連結成為合作的夥伴。

漢聲分享南澳工作假期-修一條回家的路(許浩倫拍攝)。
漢聲分享南澳工作假期-修一條回家的路(許浩倫拍攝)。

迄今(2021)邁入第10年「Bike宜蘭媽祖廟‧騎求平安」活動,結合宜蘭社區大學、孔明車隊及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共同辦理,每年約有400500人跟隨著媽祖的腳步,騎著腳踏車一同在宜蘭穿街走巷。活動一開始就清楚的定位,參加者以雙手合十代表焚香、用掌聲代替炮聲,更要自備環保餐具、水瓶等,透過活動學習與環境對話,慢慢建構環保價值觀。活動經費主要來自參與者的報名費,參加者的年齡橫跨老中青不同世代,不少小孩跟著爸媽前來,這些小孩隨著年齡增長,每年持續地參加,就像葉永韶老師說的,在騎腳踏車的過程終究會認識土地、文化,不用特別灌輸愛自己的家鄉,他自然就會愛了。而腳踏車行經路線大都是河堤、田間、海濱、水圳,最美的宜蘭、最少的車水馬龍、傳統宗廟中最引人入勝的待客之道,在這裡都遇到了。

左圖:「Bike媽祖‧騎求平安」活動,行經宜蘭濱海自行車步道(楊詩羽拍攝)。/ 右圖:2021「Bike媽祖‧騎求平安」10週年活動(張曉婷拍攝)。
左圖:「Bike媽祖‧騎求平安」活動,行經宜蘭濱海自行車步道(楊詩羽拍攝)。/ 右圖:2021「Bike媽祖‧騎求平安」10週年活動(張曉婷拍攝)。

兩天論壇內容非常豐富,可惜無法逐一紀錄,但能深刻地感受到大家對於自己家鄉的熱愛,會議終究會結束,但行動正在持續發生。

宜蘭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與會者合影(許浩倫拍攝)。
宜蘭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與會者合影(許浩倫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