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期
2021.06月電子報
蘭陽博物
LANYANG MUSEUM E-NEWSLETTER
各期電子報
徵稿說明
聯絡我們
129期 - 2021.06月電子報內容
Jun.
2021
編
輯語
2021年由當地重視地方文化的返鄉青年發起二龍競渡研習營,發揮各自所學並連結政府與當地資源,讓礁溪鄉二龍村舉辦的扒平安龍船這項傳統文化得以存續,本期電子報將在6月份端午佳節來臨前,深入了解二龍競渡這項傳統技藝的由來,聆聽在地人訴說屬於他們的文化故事。
本
期主題
世代文化的傳承─二龍競渡研習營
由礁溪鄉二龍村舉辦的扒平安龍船歷史由來以久,其中的內涵與競賽方式都和傳統端午節龍舟競渡有所差異,但隨著時代變遷與現代化發展,當地耆老漸漸凋零,這項傳統也隨著時間洪...
詳全文
賴易政 / 二龍競渡研習營工作人員
「宜蘭勁鄉團—蘭博家族特展」手作體驗
「宜蘭勁鄉團—蘭博家族特展」自2020年10月1日開展以來,結合「宜蘭勁水」、「宜蘭勁巧」、「宜蘭勁好食」、「宜蘭勁好玩」、「宜蘭勁舒適」五大展覽單元,陸續規劃宜...
詳全文
張曉婷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約聘規劃師
蘭博鳥事一籮筐─黃頭鷺浪潮
蘭陽博物館「烏石港濕地公園」占地約14公頃,周邊蘊藏豐富生物相,在志工與研究人員長達3年的觀察與紀錄中發現,園區出沒的鳥類經調查高達60幾種,為了讓大家認識這些遠...
詳全文
林欣怡 / 蘭陽博物館鳥類監測活動助理員
鑲嵌在稜線之上朵朵小白鐘-臺灣吊鐘花
林業試驗所目前著手推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針對全國各地珍貴稀有且名列維管束植物紅皮書的原生植物,進行棲地族群調查與移地繁殖復育工作;宜蘭縣位於台灣東北部,長年...
詳全文
李俊緯、李家泓 /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
林曹祖宗之墓(上)
宜蘭縣第四任縣長林才添家族,位於蘭陽博物館園區的「林曹祖宗之墓」,名稱來自於:渡台第一世祖林南生,15歲時來到台灣八芝蘭(士林),20歲入贅于曹氏為永遠招婿,明約...
詳全文
摘錄自:蔡明志教授,2013,〈宜蘭縣定古蹟林曹祖宗之墓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承辦
2021年宜蘭社區日曆—尋味啟事6月號
「宜蘭社區日曆」是宜蘭縣社區營造重要的一環,其發想來自於2001年「阿蘭城影像日誌」,每年由不同社區輪番上陣,接棒記錄社區點滴的想法在宜蘭迅速蔓延,一份自下而上、...
詳全文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西螺老街文化館與社區營造經驗
為了擘劃宜蘭縣博物館事業的新願景與發展策略,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與蘭陽博物館共同策劃「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論壇」,在10月18日與19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關心...
詳全文
何美慧 / 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館長
《家,遮是博物館》─三剛鐵工廠文物館
2012年出版的《家,遮是博物館》取國語的『家』與台語的『遮』(tsia,這裡)同音的雙關語,其用意在凸顯地方小型博物館的角色。入選的12個館舍裡,皆是與主題「家...
詳全文
黃淑瑩 / 時任《在宜蘭》雜誌總編輯
台灣休閒農業的濫觴─香格里拉休閒農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為蒐集、整理宜蘭博物館家族在地知識建置計畫,透過關注在地人群長時間與自然互動累積的智慧,發掘、調查、...
詳全文
楊詩羽 /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專案助理
無物不成偶-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為蒐集、整理宜蘭博物館家族在地知識建置計畫,透過關注在地人群長時間與自然互動累積的智慧,發掘、調查、...
詳全文
黃有卿、陳宜伶、張堉樺撰寫,蘭陽博物館改編
討海世家的討海人-莊仁宗
南方澳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還具有相當多樣性的社群及人文特質,為了紀錄「討海文化」,蘭陽博物館從2016年起,進行「老船長口述歷史調查計畫」,每年邀請...
詳全文
陳財發/李阿梅/黃麗惠
專
題文選
《2017台日考古論壇》-博物館的考古實踐及呈現
2017年蘭陽博物館舉辦「臺日考古論壇:當代博物館的考古展示與教育」活動...
詳全文
《宜蘭農校遺址搶救發掘資料整理計畫》—遺址文化內涵
近十年來因為宜蘭農校改制大學,校園建物翻新,長期以來被懷疑已不復存的宜蘭...
詳全文
《宜蘭縣植物顏色踏查》—宜蘭縣政中心
宜蘭的山、海、平原甚至生活中的食物都擁有豐富的自然染色素材,為尋找出宜蘭...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