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0期-蘭博脈動「大坑罟的民間宗教(上)」

陳進傳  /  國立宜蘭技術學院教授

前言

宗教信仰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內涵,其旨意是引導精神依歸,改善習俗風氣,淨化社會人心,增進生活安康。台灣乃移墾社會,為保障性命、維護財產,更需要宗教信仰為之支柱,僻居山後的宜蘭,同感殷切,毫無例外。

 

過去的宗教研究,大都側重宗教理論或神明概述,近年來,已較落實鄉土信仰,如台灣各方志均有宗教篇,綜述該縣或鄉、鎮、市的宗教現象,而神祇信仰與廟會活動,也引起專家學者的注意並多所著墨。至於以村、里為單位的宗教論述,則還在起步,揆之實情,台灣的民間信仰具有明顯的區域性格,從村、里範圍的鄉土信仰,可為宗教發展與宗教研究,提供實證的效用。因此,本文以宜蘭縣頭城鎮大坑里(即大坑罟)為範圍,進行田野調查,討論其民間宗教及其區域意義。

大坑罟的固定宗教場所

宗教行為發生的地點可稱為宗教場所,以宗教建築物的有無,將之區分兩種類型,即固定建築的宗教場所和室外的信仰祭拜。前者通常有安置神祇的宗教建築物,信徒就在該建築物中從事祭祀活動;而後者缺乏具體的宗教建築物,其宗教行為大都在室外的空間舉行。大坑罟的宗教信仰,兼具這兩種類型,茲先敘述固定建築的宗教場所。

 

一、協天宮

協天宮的由來是大坑罟先賢陳仁壽、陳和尚等,率領陳姓宗親二十餘人,自福建漳州佛曇大坑村,祈請關聖帝君及玄天上帝二尊神像,從烏石港上岸,其後有些陳姓宗親要向外發展,以擲筊方式決定神尊的去處,結果關聖帝君留駐頭城,玄天上帝移駕嶺腳(現蘇澳馬賽),稱為「上帝公」,兩地都以「大坑罟」為名。另有一說:唐山一黃姓兄弟,攜帶家神飄洋過海而來,於海上遇風浪乃各自上岸,即今協天宮與接天廟之始。

 

遷居初時,荒野未闢,協天宮的起造,先由民家祀奉,繼因陋就簡,以茅草搭成拱形,如同菜瓜棚,再以竹管、後用土埆,牆角則是海邊石頭所堆砌。同治二年(一八六三)擴大規模,以石為材,於同治六年(一八六七)落成,復於明治三十九年(一九○六)增建前殿。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大肆修建,因而宮殿煥然一新。惟神明背後牆壁仍維持原來的土埆牆,只是外覆磚牆以資保護,據說因風水關係,不可亂動。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興建香客大樓,越明年落成啟用,最多可容納香客二百七十人。

 

廟內開基關帝神像為全國難得一見的麝石質材雕刻,據《本草綱目》記載,麝石可治發燒,具解熱功效,昔日醫藥不發達,村落住民生病染疾,都到帝君尊前虔心祈求賜藥,從神像底座刮取麝石粉,經沖水飲用後,即退熱袪病,現已不再供人取粉,以維持神像的珍貴原貌。至於香爐則十分珍貴,其一為上好的實材雕刻,兩側並有鳳形,久不變質,乃同治七年(一八六七)庄內弟子陳厥土敬獻。另一香爐歷史更早,是開基來台初期的石香爐,爐前刻飾麒麟,堪稱難得。

 

協天宮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春季、秋季祭祀大典,皆具鮮花、素果、牲饌,拜奠獻禮,虔誠上敬,眾信賀忱,並於帝君千秋正月十三日,舉行神尊過火儀式,全省分靈神像返回謁祖,爾后多頂神轎,千尊神像,簇擁而聚,各地香客,蜂集而至,爭相目睹宗教儀典,廟埕前萬頭鑽動,熱鬧非凡。

 

關聖帝君是廟裡的主神,亦為數量最多的神祇,神明會或帝爺會也都加以奉祀,左邊崇祀開漳聖王,據說是協天宮的早期創建者陳姓宗親來自漳州,因而敬拜同姓的鄉土神,右邊則為福德正神,廟祝說是土地公庇護鄰里,照顧人民,但附近沒有土地廟,特將其奉祀在廟裡,正殿上還供奉釋迦及其他各神,有些是村內民家所寄奉。

 

協天宮原來有廟產,每年收租,後來將田地賣出,因一時疏忽,將廟埕之地千餘坪一併過戶,造成困擾。現廟埕已收回部分產權,其他還在爭討。此外,並無其他田產,致使廟的年度開支,約百餘萬元,均由庄民與香客捐獻,因而經費沒有問題。

 

廟裡神明聖蹟顯赫,各方感念,茲舉一例。晚清甲午戰後,台灣割讓,日軍登陸澳底鹽寮,兵分兩路,主力揮軍台北,另一支指向宜蘭,當其翻山越嶺,進攻頭圍時,遭到頑強抵抗,死傷慘重,指揮官橫田負傷,沿海岸線逃到過港汕尾,昏倒在沙灘上,恰巧被過港青年陳天賜發現,並抬到協天宮藏匿,大坑罟人因而在廟中商量對策,如何處理,突然有人喊叫:「問帝君」。經擲筊請示後,安置廟裡養病,過港人辛苦的上山採藥,終於起死回生,終至復原。此時日軍增援,攻擊頭城,沿路殺人燒屋,在廟裡的橫田感恩圖報,挺身而出,在白布旗上書寫「橫田指揮官在此,過港人救活我,過港人是好人,不可冒犯他們。」並送到日軍營部。由於橫田的幫助,所以過港得以倖免災殃,頭圍八大庄的人也都跑到過港來避難,因而保住無數人命。這事件使得協天宮的神蹟更是威鎮靈驗,名聞遐邇,至今仍為當地人茶餘飯後的談助。

 

廟會活動最重要的是農曆正月十三日的關聖帝君聖誕,以今年的千秋祭典來說,因逢星期假日,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前一天晚上12點開始,就有暖壽儀式,直到當天下午的過火儀式,才算結束。而過火儀式可算是所有祭典的最高潮,從早上一大早即有遊覽車由全省陸續到來,攤販更是前一晚即開始集結,整條街有如臨時的夜市,賣各種小吃、名產、雞、鴨、魚、肉、農產蔬果、或小朋友玩樂的洞洞樂、撈魚、射飛鏢等。

 

廟前搭起遮雨棚,設有四條長桌,掛著紅紙條寫著「神明掛號處」,不明就裡還以為到了神明診所呢﹗工作人員忙著幫全省各地來參加過火的神明掛號,每尊神像過火費600元,三聯式的收據,寫上物主姓名,再把收據其中一聯貼在神像後面,然後把神像集中放在木箱中,上千尊的神像集中放置,場面壯觀,其中以關聖帝君最多,也有濟公、三太子、土地公和一些不知名的神尊等。

 

在活動中心旁的廣場上,已有工作人員在堆木炭生火,熱氣騰騰,木炭、風扇、米桶、鐵耙一應俱全,幾位信徒努力的生火,而廟前廣場則來自各地神像陸續的進場登記,再一箱一箱的抬往過火場地旁搭建的雨棚下暫放,越放越多,神像越集越多,真是熱鬧。

 

一波波的善男信女,手持清香,隨著神像虔誠的進入,乩童也舞動起來,身上只穿著肚兜,拿著雙刃都是尖刺的劍,往身上背後砍,神轎也在抬轎人的舞弄下,上下左右的舞動起來,三進三退的拜廟儀式,鼓動了旁觀著的情緒,竹北協天宮的大神尪也進入拜廟,鑼鼓、跋鐃、嗩吶、八音、一時間人神共舞,觀眾情緒沸騰。

 

下午三點,開始過火,旁邊的工作人員,向火堆撒米鹽,有降低溫度、殺菌、辟邪等作用,而抬神轎的、拿關刀的民眾,開始赤腳向火堆奔跑,隨著腳步揚起的火星,氣氛令人窒息,剛開始因火堆鬆軟,腳步不穩連人帶轎翻過火堆,更令觀眾捏一把冷汗,後來者因火堆已經被前面的人踩踏出兩條步道,好走多了,也較不燙腳。結束後,許多民眾拿著衣服在火堆上繞,據說可去霉氣、保平安、並帶來好運,或拿鐵罐裝炭塊回家,庇佑合境康寧,虔誠之心令人動容。

 

另一個重要祭典是年度謝平安,每年農曆十一月協天宮舉辦年終謝平安祭典,所謂謝平安即每年正月13日帝君千秋熱鬧過後,14日村民就會「許平安」,即許願之意,到年尾農曆11月1日舉行謝平安還願。這一天不只還願,還要拜三界公及犒軍,廟埕拜菜飯,廟內拜水果,另用板凳架起四方桌,再用整支甘蔗綁成拱門型,架在桌沿,桌上擺著三個「燈座」。所謂燈座並非真燈,而是用紙紮成的,有點像大型的蛋捲冰淇淋,上面寫著「一心誠敬」、「叩答恩光」、「祈求平安」。而犒軍所用祭品,除各家所自備菜飯之外,廟方亦備有大量的「紅麵龜」、「麻荖」,拜完後分送各庄各戶,每戶紅龜一個、麻荖二個,儀式到此結束,而戲台上,正精采的開演著。

 

協天宮年終最後一次祭典是謝禮斗,在年初時許的願或拜斗、點光明燈 、平安燈、安太歲,在今天答謝,日子由帝君擲筊決定,去年的謝斗是農曆11月29日,一早按例先拜廟內神明及三界公,不同的是今天較為隆重,有和尚及四位徒弟念經,一時之間電子琴及鈸鐃震天價響,誦經聲倒是悠揚悅耳;供桌用桌子架起拜三界公,上有燈座,和上次拜三界如出一輒;而另一邊帝君桌上有左右兩個禮斗,內以香灰為底(大多用米),插著尺、劍、秤、剪刀、鏡子、小蠟燭(斗燈)、斗傘(象徵圓滿,類似古時皇帝出巡時用的圓形大傘,縮小比例,傘下乃太歲星君之牌位)等。

 

謝斗約12點結束,開始燒金紙,10幾個人幫忙竟燒了20幾分鐘,大太陽加上燒金紙的烈焰,讓人為之暈眩,雖是滿坑滿谷的祭品,然供桌仍在持續增加中。而和尚念經的桌上有一盤較特別的東西,頗引人注目,盤中裝著米,上頭鋪著繡球花瓣及一元銅板,上面覆蓋麵線,問主事者,得到的答案是「請好兄弟吃」。下午1:30分起在廟外「站普」,電子琴、鈸鐃再度響起,儀式和中元普渡相同,只差沒有某某信士的小旗子,和尚仍做著法事,這是協天宮一年裡最後一次祭典,這次祭典完大家就準備過年了。

 

二、威靈廟

威靈廟供奉李府千歲,亦稱李府將軍,李將軍係漢代隴西成紀人(甘肅天水),自幼孤貧,刻苦力學,及長,文武自成一家,為漢代邊疆名將,歷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官拜上谷、雲中等七郡太守,一生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斬獲極多,匈奴畏之,號稱「飛將軍」,唐詩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就是李廣的最佳讚譽。李氏智勇雙全的功績,史不絕書,為後人所崇敬,成為福建漳州一帶漁民的守護神。

 

本廟主神在乾隆年間,隨移民來台,供奉於大坑里武靈庄之林姓民家,因該地位在河流出海口,地勢較低且受改道影響,常遭災害,不適人居,紛紛外遷。林氏兄弟的老大和老二奉李廣、李文過河遷居打馬煙,再經重修,即為泰安廟。而老三林萬春則奉李仁,移到汕尾,供祀家中,初建小廟,後於民國六十二年由信徒集資改建,乃今威靈廟的由來。

 

另一傳說為汕尾居民以前「扶俾仔」到八里,當地有一百姓「吃烏煙」(抽鴉片),犯上煙癮沒錢,只得將家中供奉的神祇拿出兜售,漁民遂買回奉祀,後因洪水沖毀,才在現址重建供奉。

 

廟的右邊祭拜福德正神,左側則供奉林太師,相傳林太師乃太子的老師,一天正對太子上課,旁邊王爺們的船正在笙歌樂舞,太師生氣,可是不便發作,於是拿類似草繩,把一座座的王爺船綁起來,據說船竟不能動了,所以後來有句俗語說「林太師綁王爺船--孤掘」。林太師神尊隨李將軍渡海而來,因而供祭在側。千秋之日,同時崇祀已過世的建廟委員,以示追思感念。

 

本廟千秋原為十月十一日,這個時候氣候不佳,陰雨不停,影響祭典,及至民國六十二年重修完工,將入廟提前於十月六日,以避開惡劣天氣,遂為習慣,此後成為廟的千秋慶典吉日。

 

跟其他寺廟一樣,威靈廟亦設管理委員會,現主任委員為林松庚,惟香火不是很旺,平時並無廟祝,由鄰近住家輪流每半個月負責點香奉拜。因輪值的關係,各家相互比較,致使週遭的環境非常乾淨,曾獲縣內寺廟整潔評比的優勝。比較特別的是,曾有外國人到此參訪此廟,因不懂外文,造成解說困擾,民國七十六年主任委員徐讚進,加以改善,將廟史鐫刻在左壁的大理石板上,並分別附刻日文及英文的翻譯。廟中的讚辭<威靈頌>曰:「威加海宇鎮蘭陽,靈佑蒼生富且康;廟貌巍峨神駐跡,李門英烈日月光。將旗舞鳳仁風被,軍令如山正氣張;千載太師重林府,秋闈榜放姓名香。」及其重修後的所有對聯均由陳慶煌撰述。陳氏為廟旁子弟,得國家文學博士,此乃貢獻所學,回饋家鄉的具體範例。這些均屬威靈廟的特色,地方小廟有此表現,值得稱許。

 

威靈廟的聖誕千秋,也有過火儀式,去年農曆十月六日,我們約正午12:20到達時,村民正忙著準備過火之木炭火堆,正有一座神轎蹦跳著出去,問村民去哪?答說去繞繞!名曰神轎,其實是椅子用四根木頭穿過,神像放在上面,由四人抬著晃動,搖擺蹦跳,戲台上則準備著跳八仙,過火完畢即開演。

 

火堆用碎木炭引燃,旁邊堆著一袋一袋的炭,旁邊用四架大電風扇吹著,遠遠即感受到它的熱力,幾位村民利用鐵耙把火堆挖成凹槽,再推成堆,續加木炭,反覆的做著,鐵耙太熱時就放到旁邊備好的水桶裡,「滋」!的一聲;之前出門的神明回來,在每包炭袋上,用神轎的木棍點一下,再沿著火堆繞著,另剛剛停在廟前的神轎也紛紛加入繞火堆,後至廟中請出令旗,置於火堆前的供桌,桌上有生的牲禮,即生豬肉、生魚、豆干,據村民表示過火一定要用生牲禮,法師會來作法,作完法事,生牲禮歸法師所有。

 

此時廟中傳出奇怪聲音,好奇趕快跑去看,原來從八里來的乩童起乩了,眾人趕緊拿銀紙、毛筆給他,看神明有何指示,只見乩童口中發出哈、哈、哈的聲音,並在金紙上寫字,寫完三、四張,就退駕,看他拍打桌子打膈,痛苦的表情,搖頭晃腦、汗流浹背,看來不似作假,神的力量還真大!

 

北管子弟樂聲亦適時響起,村民說是八里來的,眾神齊集廟埕,各展武藝,有一手拿法器之青年,嚇退路邊攤販,攤販二話不說走人,嘿!警察來趕還討價還價呢!再次見識到神力!再看子弟樂的樂器上寫著:北投新樂社。廟中一直廣播,下午2:30左右過火,今天屬蛇和鼠,不乾淨,前一晚行房者,亦不得過火。

 

漸漸進入高潮,人群也聚集了,法師在供桌前做起法事,頭綁著紅巾,手揮動著繩鞭,吹著牛角螺,嗚、嗚、嗚的聲音,卻被人群吵雜及音樂聲蓋過,法師沿著火堆四個角落,吹螺、做法、燒符紙、揮動繩鞭,作法完畢,眾人抬出四個大桶裡面混合米、鹽、硼砂,老人家說避邪用,我想降溫、殺菌的成分多一點吧!

 

乩童開始發放過火順序的籤條和符令,先前還發生兩座神轎吵架,好像是為了過火順序,經幾位乩童勸離,才沒繼續擴大。過火順序由黑旗先行,再來大刀,眾家神明跟後,順序不得踰矩。驚心動魄的過火開始時,旁邊的人分四邊往火堆灑鹽、米、硼砂的混合物,發出滋滋的聲響,及爆米香的香味,一座座的神轎衝了過去,手捧著神像的阿公,也神勇的過火。

 

廟左龍柱上掛著兩幅印有廟宇圖案,毛筆書寫名字的白布掛幅:

 

其一:

  添丁社 

朱福 林阿養 郭金順 林朝和 陳秋露 許和成 徐木桂 林則發 陳知高 紀張阿昧 吳發 陳文 郭山知 陳建春 許源和 楊新德 林翁江 黃灶旺 蔡天發 林德蒲 林健男 郭春木 林朝風 林金節

 

其二:

  福安社 

林仕位 林火碩 林阿發 林崁額 林阿盛 林阿養 林阿單 林阿文 林萬財 莊老嬰 莊氏柳 高朝枝 高石頭 陳水成 陳莊火炎 陳旺欉 陳梓如 陳北顯 陳德海 邱加全 李阿螺 黃阿荖 徐佛印 陳正德 陳林來成 林清陽 陳傳枝 莊土生 徐朝順 徐火木 林萬春 林朝福 陳建春 林朝來 王牛 林東魁 林錫虎 黃阿清

 

據林松庚主任委員說:此乃已過世建廟委員,在將軍千秋之日,一起請來拜拜。

 

李將軍廟每年也有「謝平安」,去年農曆十二月十三日的祭典,沒有協天宮的規模,祭品也不若協天宮豐盛。下午一點左右拜三界公,居民以菜飯、水果等,較為簡單,有些冷清,拜完後,廟方準備麵線讓信徒帶回,沒人分發自己拿,吃了可保平安。居民表示:謝旗要早,許旗要晚,每年上元節前許旗,農曆12月謝旗,日期由廟方「擲筊」決定,再告知里民。

 

三、中興宮

中興宮又名開台聖王廟,主祀鄭成功,南明時期,鄭成功最舉足輕重,揚櫫反清復明,力謀中興,牆上永曆皇帝的聖旨,即道盡其要義,曰:

 

克敘彝倫,首重君臣之義,有功世道,在嚴夷夏之防;蓋天地之常情、實邦家之良翰。爾漳國公賜姓忠猷愷掣、壯略沈雄。方閩浙之飛塵、痛長汀之鳴鏑。登舟灑泣、聯袍澤以同仇、囓臂盟心、謝晨昏於異域。而乃戈船浪泊、轉戰千年、蠟表興元、間行萬里。絕燕山之偽款、覆虎穴之名酋。作砥柱於東南、繁遺民以弁冕。弘勳有奕、若節彌貞。惟移忠以作孝,斯為大孝;蓋忘家而許國、乃克承家。銘具金石之誠、式重河山之誓。是用錫以冊封為延平郡王,其矢志股肱,砥修茅戟,丕建犁庭之業,永承胙土之庥。尚敬之哉。欽此。

 

職是之故,鄭成功極得台灣居民的崇祀,尊稱開台聖王,實至名歸,而中興宮之名,亦有深意在焉。

 

主神是鄭成功,左邊奉祀甘爺,即為甘英,乃鄭成功的重要部將,得以隨侍在側。因廟內神祇類別不多,故在右邊供奉福德正神。而神明會以國姓爺兄弟為名成立的,另有七仙姑會,會員約六、七十人。廟裡雖有管理委員會,但平時每月少許費用委請廟祝莊萬春看顧。

 

至於神明的由來,據莊萬春說,約百多年前,下寮地區有人小時後玩土尪,用泥土捏成人形,後來卻有神明來起乩,而且出現神蹟,才蓋土埆厝,作為棲身之處,供民眾膜拜。被大水沖走後,神明開始流浪,後為莊先生的居家神,及至民國六十一年,村民集資蓋中興宮。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時,不許民間祭拜神明,家中所有神像都要集中處理,一些供奉神明者,把神祇放在隱密地方,如閣樓或床下等,等夜晚或節日,請出祭拜,唯獨供奉鄭成功者,不必閃躲,此或因鄭成功與日本關係密切所致。

 

中興宮和協天宮時相往來,關係密切,去年十二月十五日,我們來到中興宮訪查時,抵達時正巧看見有輦轎和一堆村民熱鬧的爭論著,其中還有乩童在,這乩童和一般乩童不同,會吟唱詩歌,接著乩童又和輦轎說了一些話,旁邊有一人負責擲筊,後往廟外香爐邊,乩童打了一套拳法,再回到廟中,儀式結束。由於跟隨輦轎走動,方知是協天宮的「老武帝」和「四帝爺」。中興宮原來的老祖是民家供奉的,後因靈驗,村民鳩資建廟供奉,卻因兵將眷戀以前的地方,不願到中興宮,今天帝君出面協調溝通,請兵將一起過來,協調結果先犒軍三天;另外,廟外香爐位置不正,也將一併調整,雖然如此,村民擲筊多次卻不成,只好問帝君是否也要參與此事,竟然聖筊,因此決定先犒軍三天,移動香爐時再請帝君參與。簡言之,中興公開台聖王老祖及老部眾不願過來中興宮,現在廟中是四王,乃老祖的指定代理人(神),其實神只有一個,其他都是分身,這是乩童娓娓訴說其原委。

 

接著乩童又談到剛才在中興宮吟唱些甚麼?打的甚麼拳?本身並不知道,那時帝君附在我身上,這並非經過訓練的,吟唱及打拳手勢,你現在叫我做我也不會呀!真要做也沒辦法,做不來。我以前有拜師,後來就是神明在半夜以後來教,像我剛剛在中興宮時,感覺輕飄飄的,雖然打了一套拳,但並不會覺得累,雖有自己的意識在裡頭,但只覺得飄浮在上面,神退以後,我並不清楚自己剛剛做了甚麼?一早帝君來時,鄭成功會踏前幾步去迎接,這是禮貌。

 

四、新興堂

新興宮位於海水浴場路邊,乃一小小土地公廟,據稱原在前20公尺之大樹下,據路邊老者說已有一、二百年歷史了,只因樹下落葉太多,無人整理,致使髒亂不堪,所以移至現址,廟形並未變更,只是加高而已,而廟地為私有地,廟也是私人所建。另據黃姓阿嬤說:此廟原在濱海公路邊,為地基主,小時後身體不適,請匏仔崙的包公過來,乩童抬攆轎指示茄苳樹下之地,乃建一小小水泥房安置,後因土地更迭,遷於現址。於民國九十年二月十五日改請土地公坐鎮,村民拜拜時都會說新興堂、土地公在上……等語句,今年卻傳出兩神相爭,村民正商議著要把他們分開。

 

五、大眾廟

位於大坑路大坑橋頭邊上,廟中有一男一女兩尊神像,左右牆各有置放金紙、香等物品的鐵架,不知何時興建或何人所建,另有一只大保險櫃,上開一小洞,應為捐獻箱。

 

傳說一:有個「撐渡伯」 叫「老字伯仔」,死在此處,後靈驗事蹟甚多,村民即鳩資興建,據聞有一養鴨人家,夏天至廟中休息,卻聽有人說別擋在路口,醒來卻四顧無人,因此即有「老字伯」叫人不要擋路之說。

 

傳說二:據中興宮廟祝莊萬春先生說:事實上並無「撐渡伯」這件事,而是甲子年崩港時,飄來一隻大水缸,裡頭裝著一對人骨,村民將其安置在現址,當初是小小的一間,後因靈驗,廟越建越大,乃至現在的規模。據說此處為「螃蟹穴」廟門前有湧泉口,傳說是螃蟹冒泡;以前經費較多,再農曆八月初八會有熱鬧,演大戲、布袋戲甚至脫衣舞,近年來經費短缺,已無此盛況。

 

六、太上老君

有些民家奉祀的神明,頗有靈驗,為信徒解決疑難雜症,因缺乏經費,未獨立建廟,只在家中設立神壇,供眾人膜拜,大坑里即有兩處,即太上老君和七星娘媽。

 

這個「太上老君」神壇的負責人就是前述中興宮作法的乩童,說來令人驚奇的是,他還是南澳國中教師,經過訪談,才知他的乩童方式,屬文乩,與一般乩童不一樣,家中所設道壇,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了。聽他說帝君可以水上飄,越竹籬笆過河,”咻”一聲飛過,連衣角都沒濕呢!以前醫學不發達,村民生病都求老君,非常靈驗,神蹟顯赫。星期五晚上及星期六下午二點開始,會有村民到道壇尋求指點,幫村民辦了30幾年了從來沒有收過任何費用,抱著回饋社會之心,有些病需看醫生,有些病就算看醫生也沒有辦法的,像犯土煞、收驚等,但我們信神不能迷信,中醫、西醫各有領域,神佛亦如此,林先生如是說。乩童分文乩和武乩兩種,另一種是靈媒,武乩則是訓練出來的,一般來說武乩較不開口,也比較危險,若有人要害你,在你起乩時,比個手訣,神一退你就得受傷。文乩等同神的發言人,神最慈悲、鬼最憨直、人最可惡,人為私利,利用鬼神,騙財騙色。

 

就太上老君而言,林先生算第三代,太上老君沿革,原是「無極先天大道」,據說在大陸有一個小孩五歲過世,師公借屍還魂,活過來後告訴父母:「我已經不是你的小孩了」。漸漸長大,在18歲時已經練就「天眼通」「天耳通」「天心通」三通,30歲左右到台灣傳教,風浪很大,他在手上寫個「免」,即刻風平浪靜,他到各廟宇都會和神明打招呼,人家以為他神經有問題,其實因為他看得到神明,而我們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乩童需經過神的挑選的,方可成為神的代言人,具神通之人,若心存邪念,神也會處罰你的,修道不是沒有辦法,但很多人認為迷信,孔老夫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他也是相信有鬼神,只是不談他而已,每個人修為不一樣,所得結果亦不同。

 

除太上老君神壇外,林先生平時還幫人家看風水 。

 

七、七星娘媽

七星娘媽設在一排公寓房子中,由紀旺德先生管理,信徒大都無法說出其來歷,只說七夕是七娘媽的生日,當天舉辦祭典,村民會準備麻荖、油飯、麻油雞等祭品來祭拜,在以前會有「乞龜」活動,用糯米作成龜形,以擲筊方式乞求,誰的聖筊最多就可把糯米龜帶回家,若今年求得,明年當加倍還願,現在已經改成紅龜粿了,乞龜儀式也不知何時已不存在,但會請戲班來演戲,部分人家還會請客,熱鬧一下。某些地區,每年七夕家中有小孩者,都會向七娘媽求「絭」,以保平安,在大坑罟七娘媽,也有此習俗,只不過現在年輕一輩多不信這一套。

大坑罟的室外祭祀與神明會

大致說來,大坑罟民間的室外祭祀也有可述,最明顯的是自然崇拜的松仔樹公和英靈信仰的老大公。而請媽祖因不供奉在廟內,而是在廟外臨時搭棚,或可視為室外祭祀。至於神明會則為深入基層的信仰,亦在本章一併討論。

 

一、松仔樹公

泛神論是傳統民間信仰的特徵之一,人們看到大自然的殊異現象,產生強烈的感受,形成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老樹就是具體對象,樹有樹神,千年老樹會成精等即為民間普遍的認知。

 

協天廟前有兩棵百年老松樹,每逢七夕或家中小孩不平安,居民都會到樹前拜「松仔公」,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家中有小孩者,會準備油飯、麻油雞等來拜樹仔公,祈求小孩平安,與七娘媽相同之功能。

 

二、老大公

大坑罟人漁民為多,在出海生涯中與惡劣環境搏鬥,內心深處潛藏著恐懼和不安,消極方面,避免厲鬼的作祟,而有廟外「老大公」的祭拜;積極方面,更需要神明庇護行船平安,海神水僊尊王成為討海人的保護神。兩相結合的祭典,建構大坑罟特殊的民間信仰,即先祭供奉協天宮的水僊尊王,接著將供品移祭外面的老大公,拜完後,船主要宴請「海腳」,以完成來年雙方的主雇關係。

 

儀式過程中,廟外的老大公祭典,相當重要,值得敘述,然為求完整起見,水僊尊王的祭儀,亦不能錯過,因而將民國九十年農曆十月十日,大坑罟協天宮外廟埕的祭祀活動紀要如后:

 

早上九時在協天宮廣場上,右側邊排滿了圓桌,每張桌子上用紙寫著船名、船號,而爐主、頭家、海腳們則忙著張羅祭品、牲禮、水果、乾料、更衣、銀紙等等。爐主的祭品擺置在長條木板架起的矮棚而非使用圓桌,另有一紙牌,紙牌只有爐主和頭家使用,其他船主只使用上面印有某某信士的小三角紙旗。

 

爐主紙牌上書:

祝水僊尊王千秋 叩答神光

爐主新進勝三號六號暨各船號竹筏船號

祈求海冬茂盛 漁群進益

爐主 林天賜 林豐助

 

頭家紙牌上書:

祝水僊尊王千秋 叩答神光

船號金振福 103

106

126  敬答

132

 

早上10:30左右,陸續聚集更多的船家,於廟埕上聊天,準備著祭祀事宜,也有的人好奇地過來看著我在幹什麼!戲台上「羅東建龍歌劇團」,也忙著佈置、試音和調弦。十一時賣蜜餞的攤販來了。接近中午時,卡車載來豬公架子,豬公也適時運到,今天爐主跟頭家各殺一隻。重量分別是136公斤,合台斤約228斤,和131公斤,合台斤約218斤。

 

爐主忙著把兩支紅甘蔗擺在豬公旁,鮐仔魚放架下,公雞則在豬公背上(先在豬公背上舖上「網紗油」,再放上公雞),放上紅布,豬公咬著鳳梨。爐主說甘蔗是有頭有尾啦,一節一節往上長「望出脫」啦,至於鮐仔魚則是最好的魚,當然要給神明最好的,公雞則是大三牲必備的。頭家的豬公沒有甘蔗,但有金牌,其他擺飾則與爐主的大致相同。爐主與頭家張羅這一次祭祀,花費約要1、20萬左右。豬公可以用租的,但大都數人都沒有如此,因為到最後都會把豬公肉分給大家享用。

 

豬公先用來拜廟內水僊尊王,拜完之後約下午一時許,再搬到廟外和原已擺好的豐盛祭品一祭拜「老大公」,拜法類似七月半的中元普渡,供品上插香。廟裏供奉的水僊尊王,一早另有多人用「小三牲」及水果祭拜,事後再拿到廟外各供桌上,加上乾料、素碗等,十分豐盛。

 

約下午1:00法師開始唸經、施法,法師頭戴師公帽,身穿紅袍,手拿銅鈴,口中唸唸有詞。一時半左右,開始一起拜,約需2個小時左右,乾料、素碗共12碗,所準備的發粿、紅龜粿、飲料等,與七月中元普渡相同,每樣供品上都插著香,每桌並插著某某信士小紙旗,叫做「站普」。

 

廟外廚房亦開始準備“紅圓”(圓仔),供大家食用,經費則由廟裡支出,村民熱情的招呼我們一起享用。吃過“紅圓”,戲開演了,先「扮仙」祝壽,八仙向瑤池金母獻壽,李鐵拐、何仙姑、張果老、韓湘子、曹國舅、呂洞賓、漢鍾離、藍采和全出來了。先面向廟內演一遍,再轉向海邊演一遍,相當特殊!而這時法師也到各桌唸經、施法,爐主、頭家則亦步亦趨地跟隨著。

 

下午2:00大家拿著「更衣」,到海邊燒,希望「好兄弟」先沐浴更衣後,來吃飯了。因為「更衣」很多,所以分成兩、三堆燒,回到廟埕,法師已在香爐邊唸經了。及至2:30,大家再把金紙拿到海邊燒,金紙燒完意謂讓好兄弟帶些盤纏回去。重頭戲是「擲爐主」,原本今年的爐主是「新進勝」,頭家是「金振福」,大排(竹筏)是:「益進」,結果明年新出爐的爐主是「大順興12號」,頭家是「新進勝」,大排是「大順興」,眾人消遺著「新進勝」今年是爐主,明年又中「頭家」,是福氣呢!頭家要負責收緣金,組合祭拜等拜老大公的祭品等事宜。

 

就在此時,鞭炮響起,來了三台遊覽車,村民也忙著收拜老大公的祭品,進香團來了,由乩童帶領神像、神轎、眾信徒,跨過金紙火堆,神轎三進三出,然後爐主在廟旁金亭燒紙牌,眾信士的小紙旗則拿到海邊焚化掉,即結束所有祭祀活動,頭家開始吆喝著晚上請吃飯!祭拜完畢,則各船主請新、舊海腳吃飯,送舊迎新。聽說一桌辦五千元,相當豐盛!

 

值得一提的是,大坑罟漁船也僱用大陸漁工,薪資每月大約15000元,沒出海照樣支領薪水,若有出海抓到魚則另外再分紅。

附記:茲列圓桌上紅紙所貼的船名:

 

聖滿 昇富 津華 金順興 62大建隆 16合發 26金振富 16大順興 聯金發 新漁丰  26滿慶 滿慶 新合發 新順利 金怡興 丰進 新吉發 順連發 東春 龍溢漁 漁龍  益進 28海丰 26海丰 合漁旺 聯鑫福 興進滿 民昇 永吉利 龍益漁×2 大順興×2 海丰×2 金振福×4 興進滿×2 添泰×2 金長興×2 明勝發×2 聯金發×2 金順興×2 

以上圓桌每一桌代表一艘船,名稱前數字為原船號碼,後面代表數量,2艘算一對,但爐主新進勝則不使用圓桌,而以五塊長木板用板凳架起,作為供桌。

 

三、神明會

眾所週知,宗教活動已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裡,其中組織較嚴、彈性較大、認同較高的祭祀團體,應屬神明會,雖然其成立的背景不盡相同,但為感念神明的庇護恩澤,則無二致。至於功能除配合迎神廟會的祭祀行為外,亦能達到凝聚村人的鄉土意識,鞏固地方的向心力。

 

大坑罟的神明會大都跟協天宮有密切的關係,以大帝爺(協元社或稱老武帝)為最早成立之神明會,後也陸續成立各神明會,已先後順序名之,如五帝爺(武帝)、六帝爺(武帝)等,現在已到十六武帝,為數還真可觀。神明會只有爐主,沒設會長,也就是說爐主等同於會長,每年換一次,會員則全是大坑罟居民,也有的已搬出外地居住者,但每年祭祀時都會回來,每個神明會的祭祀時間亦不盡相同,有正月13日、5月13日、6月24日三次,原則上不離這三天。

 

神明會主神當然就以協天宮或參加的主廟的神祇為祀奉主神,每年祭祀完畢,會員聚會稱為「呷會」,費用有兩種方式,即公開制和基金制,大都採用前者。所謂公開制,就是如果這次祭祀花費三十萬,會員均攤,也有會員固定繳一定數目,不足部分由爐主「總攬」,看爐主決定,也因此每個神明會較少固定財產。而本地神明會與宜蘭、羅東神明會最大不同處是不到外地參與廟會,「大仙尪」不出動,和宜蘭、羅東動輒擺陣、拼陣頭不同;且宜蘭、羅東神明會有會長制,爐主另外,亦有固定財產,專人管理,如同公司制度,現已有些變質,成為爭利益、拼面子的工具。協天宮的神明會純就個人信仰加入會員,每年祭祀完聚會,再「擲爐主」;爐主產生方式以「擲筊」決定,雖不限次數,但需連續「聖茭」只要一次「笑筊」即淘汰,最多聖茭者當選明年爐主,當過者不得再任,人人有機會。

 

基本上爐主制機會均等,都會輪到,但會長制則有可能一人連續當會長,或會長兼爐主,會長制較有組織,動員性強,可能到各廟宇「出陣」,而協天宮之神明會則無會長制,也無「出陣」,不像宜蘭、羅東出陣時「拼陣頭」,拼面子,造成口角爭執,而協天宮神明會則是單純祭祀之組織,每年三次任選一次作為參加神明會的祭祀日期,這三次則以正月13最為盛大隆重,也許這就是純樸漁村保有的純樸與傳統,而非現代有錢有閒的人所玩的「鬧熱」所能比擬的。

 

通常神明會的祭祀時間以神明千秋或此廟建醮日期為主,一方面好記,一方面向神明祝壽;而神明會之成員,來自各個階層,士農工商,販夫走卒,但基本上不離本庄弟子,外來者少,在地緣上佔重要的成分。因年輕一輩幾已不從事漁業工作,大都遠赴他鄉就業,人口外流嚴重,但每年關聖帝君千秋時,尤其是正月13日,都會返家參加祭典,也因此協天宮的大仙尪不像宜蘭、羅東常出動,而只是供奉在廟中而已,因為老人家有時間沒體力,年輕人有體力沒時間。

 

參加神明會的組織成份子,雖來自各個階層,但在情感上有如換帖兄弟般,而參加會中各項活動,似同民間標會,大家集資為了神明的千秋,集體籌畫,共襄盛舉,費用公開,分擔風險,減輕負擔,在農業社會時期,不啻是深富人情味和凝聚鄉情的做法。

 

當值的爐主,要把神明爐請回家奉祀一年,現協天宮有十幾個爐,要新起神明會,廟中並不干涉,協天宮最早的「尪仔會」叫協元社,後來加入者則用先後次序如「六帝爺」、「七帝爺」……等。通常參加者以男生居多,也有女生參加的,但多數以神明性別而定,如媽祖、七娘媽等多是女生參加。

大坑罟廟宇的發展階段

閩粵居民遠渡重洋,競相移墾台灣,水土不服,瘟疫亂事,天災地變等都是揮不去的夢魘,宗教信仰就是絕佳的心靈寄託,因應不同的移民過程,宗教型態也跟著改變節奏,茲依劉枝萬的見解,分如下階段說明開發與信仰的關係。

 

1、移民初墾時期:先民渡台,大都攜帶家鄉寺廟的香火,如天上聖母、開漳聖王、關聖帝君等,以為護符。由於還在起步,因陋就簡,先民將香火掛在田寮或民宅中,鄰近住民均可膜拜,祈求平安,倘遇災難,無以維生而遷徙外地,香火亦隨身相伴。一切都順利的話,為感謝神明庇祐,有的可能蓋個粗糙小祠,供作祭祀。

 

2、庄社構成時期:當開墾稍告成功,聚落初具基礎,漢人蹤跡所至,為期五榖豐登,合境平安,普設簡陋的土地祠,為此期的特徵。其後庄社漸趨穩固,漢人社會益加複雜,先前所帶的香火,因靈驗聖蹟,鄰里相信,隨由私家奉祀演進為村里守護神,庄民感念之餘,鳩資建廟,加以安奉。

 

3、庄社發展時期:這個階段在宗教上的表現,乃承前期之餘勢,隨生產力之提高,擁有財富鉅資的頭人、總理、士紳等具號召力,易於資興建宏敞寺廟;又由於社會進化,人心複雜,為滿足各方需求,祀神種類亦見增加,乃趨勢所至。

 

4、城市形成時期:街肆愈形發展為城市,以郡城或邑治,發揮地方政治、產業、交通中樞之功能,民人益眾,漢人社會之發展,便進入第四階段。

 

從上敘述,可見台灣昔為荒野,因開發過程迥殊,故宗教遞嬗之跡並不單純,要之,蓋有清一代,業已奠基,日治後接續發展。將此過程套在大坑罟的開發,略作調整,時間向後順延,亦很適用。比較遺憾的是,缺乏相關的基本資料,耆老訪談亦因年代久遠,難以拼構全貌,惟大致可依此階段勾勒出輪廓。

 

一、神祇的渡海過程

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吳沙大舉入墾頭圍,大坑罟雖地處烏石港南邊,位置良佳,但因河海交會,地勢低漥,積水為患,無法耕作,移民大多落墾今青雲路以西的地區,並逐漸南遷,因此,早期這地方不適合農墾居家。最先進到大坑罟的是福建漳州漳浦人,陳姓宗親陳仁壽、陳和尚等二十餘眾,隨身祈請關聖帝君和玄天上帝,作為護符,保佑平安,稍後部分宗親再向外發展,玄天上帝跟著移駕,遷往蘇澳嶺腳。這兩尊神明原先都供奉在陳氏的民宅,俟宗親遷離後,只留住關聖帝君,當地百姓為表示敬謝神恩,以茅草搭建,如同菜瓜棚,用為安置,雖甚粗陋,然誠意已足。

 

而威靈廟的主神李氏三將軍李廣、李文、李仁,於乾隆年間是福建漳州漁民的守護神,後隨移民來台,奉祀在大坑罟武靈庄的民家,以其地靠海低漥,經歷多年災變,庄民外遷,有些往南移居竹安里,後來共同集資興建泰安廟。部分則搬到現址附近,初遷時也是供置在宅居,至於威靈廟的修建,則是生活較安定以後的事。至於中興宮的主神開台聖王鄭成功,原先也是下寮莊姓人士的民家神。

 

二、土地公信仰的普及

大坑罟第二階段宗教信仰的現象是土地公信仰的普及,土地公看管土地,眷顧榖糧,關照生活,因此,不僅只是田產,舉凡與土地有關的均在其護佑之列;加上土地公神格較低,廟祀又小,且建在田邊或巷尾,使人感覺十分親切,以致移民定居後,聚落逐漸形成,生活亦告安定,人們興起感念之心,最簡單的方式,以聚落為單位,各家出錢,合蓋小型土地公廟。而協天宮、威靈廟和中興宮,均配祀福德正神,加上現海水浴場路邊的新興宮,使得小小的大坑罟有四處土地公,可見土地公信仰的深入社會民心,據推測前三處土地公可能部分原是小廟,後來附近興建大廟時,合併入祀,列在配位。

 

另一現象為私家供奉,進而建廟祭拜,烏石港於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奉為正口,春雨帶帆,港務繁忙,商業發達,宜蘭的稻米、樟腦等由此輸出,換取民生用品,當然帶動大坑里的就業與榮景。此時,只是茅草小廟的協天宮,經過村人的捐資,先後修茸,用竹管改建,再以土埆翻修,於同治二年(一八六七年)落成,成為大坑罟的信仰中心,而威靈廟和中興宮的主神,也在百多年前,因供奉在私宅,因神蹟顯赫,發展為地方守護神,因而興建廟宇。

 

三、神祇的增加

廟宇的擴建與神祇的增多是大坑罟宗教信仰的第三個階段。就前者而言,烏石港因河道淤積,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受到大型船隻觸礁沉沒而堵塞,代之而起的頭圍港,商業貿易依然繁榮,大坑罟受惠之餘,同時發展沿海漁業,頗有績效,進賬頗豐,特於明治三十九年(一九○六)擴建前殿,格局較為完整。至於威靈廟和中興宮在這期間也有修建,只是規模略嫌不足,這也印證協天宮在大坑罟的宗教信仰的優勢地位。

 

就神祇的增多而言,廟宇增建,空間加大,只有主神,顯得冷清,香客也裹足不前,因廟宇格局、神祇數量與香火興盛彼此互有關聯,所以大坑罟廟宇修建後,神祇就迭有增加。再者,經長期發展,外來移民不斷湧入,家族問題時有所聞,地方事務愈見複雜,社會事件紛然而至,個人困難需要克服,凡此議題,只有訴請神明,方可圓滿處理。如在神明前議決事務與立誓作證,或請神明坐鎮家中庇護安康等,凡此如神明過少,就無法支應村民請神的需求,此乃大坑罟這三座廟神明增加的另一原因。

 

至於增加神明的方式,可有數端:其一,原來主神,當作鎮廟本尊,安放內殿,除非千秋祭典,否則很少出廟門,廟方另外在添置分身數尊,備為村民請神之用。其二,將主神的相關神明,列在陪祀之列,如威靈廟的側邊為副神林太師,中興宮鄭成功旁,有部將甘英爺、軍師等。其三,土地公信仰相當普遍,深得大坑罟人的崇祀,這三座廟在擴建時,基於神明數過少,或主事者意念,或村民共同期待等的考量,將原有的土地公合併祭祀,或另外安置新雕的福德正神像,以充實神像。其四,少數居民移入之初,攜帶神明,後覺得供奉在家,不如放置廟裡,或個人基於謝恩,捐獻神明,這情形在大坑罟還頗普遍。其五,大坑罟的居民以陳氏宗親為主,率皆來自漳州,因而奉祀原鄉的守護神開漳聖王是移民社會的常態,協天宮的陳元光神像即緣此而來。其六,協天宮興建後,就有村內子弟以大帝爺或老帝爺為名,成立神明會,後依排序,先後立會,現以至十六武帝神明會,這些神明會成立時,或有新雕一座神尊,以作祭拜。中興宮則以國姓爺兄弟為名,成立神明會,另有七仙姑會。因此神明會愈多,神尊也愈增加。

 

四、廟宇的改建

大坑罟宗教信仰的第四階段是拆除並重建廟宇,如依劉枝萬的論點,第四階段為城市形成時期,但大坑罟是偏僻的漁村,不具城市的條件,然在廟宇的改建上,卻與城市發展同步,即傳統大木結構的廟宇,禁不起多年的損壞,到民國六十年以後,各廟大都拆除舊觀,用鋼筋水泥重新改建,以示有所表現,殊不知在怪手的摧殘下,是一場傳統寺廟建築的災難,大坑罟也難逃同樣的宿命。

 

協天宮於民國六十七年擴大肆修建,廟貌雖然堂皇,然已乏古趣,惟慶幸的是,因風水關係,正殿後牆保留原來的土埆壁,只是基於裝飾與檔雨,必須貼上磁磚。後來協天宮的聯外道路開闢完成,各地香客絡繹不絕,甚至搭乘遊覽車,為安頓起見,民國八十二年特興建香客大樓,兩年後完工落成,最多可容納香客二百七十人。已是沒落的漁村,有此手筆,雖傷害既有的建築,卻也反映百姓對民間信仰的虔誠。

 

中興宮的改建受限於經費,分三段進行,首先是民國六十一年的興建,因「愛國民族英雄鄭成功,神威顯赫,教化黎民,遠地善男信女汲汲而來膜拜,因緣見本廟常被水流失,遲遲未見重修,在有心人士林萬春者倡議興建,鳩集地方有志,組織中興宮興建委員會,於壬子年(一九七三)農曆十月吉時開工動土,至甲寅年(一九七四)農曆初三子時入廟,已告竣工。」後於民國六十九年,在集資從事廟的外壁磁磚人物堵的工程,及至民國七十九年,再行部分修建及油漆,全廟的改建,終告完成。

 

威靈廟的改建同樣是間斷進行,第一期是民國六十二年主殿完成,屋頂重修則是民國七十五年,五年後,加蓋拜亭,民國八十七年則重建金亭。

大坑罟廟宇的空間配置

人類活動在地表上的分布,形成空間配置,由於空間有範圍的界線,透過田野調查所作的研究之空間,通常以村里為主。因此,探討村、里為範圍的村落之寺廟分布,可顯示其空間配置的意義。傳統村落內部的聯繫和整合,鄉土神祇是重要的介面,其祠廟便成為村莊文化景觀的焦點和最醒目的標誌。特別在清代,更扮演村莊自治機關的角色,其功能涵蓋村內的文教、政軍和經社等各方面,村廟領導即村庄領導群。今天許多村莊的情況仍然如此,村廟還是庄民生活上、精神上的依歸所在。就此而論,大坑罟廟宇的空間分布當是大坑罟歷史發展與庶民社會的最佳見證。

 

一、村落空間

整體來看,大坑罟廟宇的空間分布,除新興宮處在中間偏西,威靈廟、協天宮、中興宮和大眾廟四座都位於東北角的區塊,之所以如此,與此地的發展完全呼應。因大坑罟北和烏石港區為鄰,南迄竹安河口,南北長約近四千公尺,西以省道二號公路(濱海公路)隔界,東至海岸線為止,濱海公路至海岸最狹窄處,僅二百餘公尺,最寬也不到一公里,是個狹長的海岸平原,其東側有起伏低緩的海岸沙丘,從烏石港沼澤以南至竹安河口,是一片低濕的沼地,為沙丘地形,阻擋河流排水而成的背溼地。而本區河流由北而南,分別是武營溪、福德坑溪和金面溪均十分短促,不過五公里,且都發源於雪山山脈東側標高五、六百公尺處,因沙丘阻隔,皆向南匯集得子口溪的北支流,由竹安河口出海。

 

這種地形相當不適合人居,時間若向上追溯,在日治中期以前,大部分地區地區更是低濕,不僅住家很少,連種植都很困難,只有東北角因地勢較高,聚落較密集,因而廟宇也就建在此地。茲提二事以資佐證,耆老說今頭城海水浴場附近為以前的武靈庄,原有民居,因緊靠海邊,經多次大水災患,當地人部分南移打馬煙,部分則北遷汕尾後,聚資興修中興宮。林垚豐也有類似的敘述,其老家附近叫「浮洲仔」意謂此地較高,周邊低漥,猶似浮在水面,以前曾住多戶人家,卻也難逃水患,紛紛搬離。

 

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受到大雨影響,山上土石崩塌,填塞河道及其他低濕地區,加上河流的繼續淤積,大坑罟平地逐漸提高,可供建築和稻作之用。特別是近年來,原為河道的青雲路開闢後,東邊的商店和內側的住宅,相當密集,形成新的聚落,十分繁榮。但他們大都是從外面零散搬來,或當地人就近遷居,凡此均不可能新建廟宇,何況這裡離上述廟宇不遠,即可加入其祭祀行列,無須顧慮建廟問題。因此,這個新發展地區,儘管相當熱鬧,住民很多,卻無寺廟,道理至為淺顯,相對而言,亦說明大坑罟的廟宇都集中在東北角的緣由。

 

二、角落空間

就整個大坑罟而言,寺廟的分布偏在東北,已如上述。如就此角落而言,在空間配置上,依據實查,具有「中心--四方」的基本架構。以此配置,說明移民社會的聚落意義。

 

據耆老描述,現協天宮附近因地勢較高,從最早的陳姓宗姓移居,就一直住下來,成為聚落,舊稱大坑罟,即今協天路地區。協天宮就位居此大坑罟的中間,向北即「汕尾」,又叫「北頭」,向南則是「南頭」,中興宮和威靈廟正好位在南、北兩邊,而西南邊則是大眾廟和新興宮。當地人又叫協天宮附近為「大廟」,意謂其在空間分布上,居於重要的核心位置。事實上,這個「大廟」的稱呼,反應在建築格局、廟會活動、香火興盛等各方面,也是實至名歸。

 

在宜蘭河尚能通航時,位在右岸的威靈廟正是烏石港進入大坑罟的門戶,以致也聚集相當多的民眾,他們部分來自海水浴場的武靈庄,因受到洪水侵害,而向外遷移,由於協天宮附近已住滿百姓,只得再往北移動,落居汕尾,當然李將軍神祇也跟著過來,經多次興修而成現在的威靈廟。類似情形,中興宮一帶居民,有些原先住在下寮,亦因嚴重水患,必須搬離,放眼當時儘是低地,唯有協天宮周邊適合住家,然因時間稍晚,大廟與汕尾已無餘地,南頭大概還能容納民居。至於大眾廟就在協天宮西南的河道邊,此地是大坑罟聚落的外緣,偶而會有滅頂事件,特立廟祭拜。由此看來,大坑罟地帶,協天宮就是中心主廟,其他各廟則時間稍後,因遷居關係在外圍分別興建,形成這角落地區廟宇空間的「中心--四方」的結構。

 

三、空間的結合方式

大坑罟廟宇的空間分布,透過互動、往來、溝通、參與等,建立密切網路,而維持此一關係的基礎,就是各種的祭祀行為和廟會活動,如協天宮聖誕千秋祭典,周邊的廟宇會來相挺,參加祭拜、贊助香火、配合出陣、支援人手、提供場地等都是善意的表現;同樣的,其他廟宇的重要祭祀,鄰近廟宇亦致申祝賀,出力協助,宗教具有社會整合的功能,就是這個道理。在此空間分布內,各廟之能彼此尊重,又通力合作,背後當有更深層的結合因素,就是地緣和血緣。

 

以地緣來說,大坑罟早期移民陳氏宗親,均來自福建漳州漳浦的大坑村,他們就將原鄉地名應用在新的移民區。後來因外海盛產魚類,再回到大坑學習和購置牽罟捕魚的技術與漁網,此乃大坑罟命名由來,也因而開創盛即一時的漁業榮景。在田野過程中,當地人經常提到其與唐山大坑的地理關係。

 

早期移民,唐山過台灣,要橫度海峽,衝破黑水溝,極為艱難險阻,但為圖糊口,不得不然,化解之道,就是攜帶家鄉神明香火,祈求一路平安。到台灣後,答謝庇護之恩,大都集資建廟。因此,從鄉土神明可回溯當初移民的祖籍。威靈廟主神李府將軍,征討匈奴,功績彪炳,後人尊崇,奉為神明,具戰鬥性質的地區尤感需要。所以在乾隆年間,成為福建漳州一帶居民的守護神,後隨移民來台灣,進到武靈庄,再遷往汕尾,由此顯示大坑罟子民的共同原鄉就是漳州。

 

開漳聖王陳元光於唐高宗隨父入關,後代理軍務,撫平亂事,造福鄉梓,成為漳洲人的保護神。當漳州人向外移民時,隨身攜帶開漳聖王的香火,以庇護移墾順利,因此,有開漳聖王的地方,就是漳州人的聚居地。大坑里雖無開漳聖王廟,卻在協天宮內供奉先民從漳州帶來的聖王神祇,可見這裡的住家概屬漳州人,當無疑義。再者,大坑里儘管有很多神尊,除開漳聖王、李府將軍外,卻無其他地方鄉土神明,亦為此作間接證明。又據里長表示,這裏的居民絕大多數都來自漳州,而祖籍泉州倒不多見。相同的原鄉,自然容易結合,凝聚共識。

 

以血緣來說,台灣是一個移墾社會,每個家族的發展時間、世代綿延、人員數量加,均受到限制,在安全上很難自衛,到最後變成同性的很親,儘管不同家族,亦以宗親看待,十分熱絡。因此,台灣社會的另類結合是透過血緣,有明確系譜關係的同宗,先住在一起,然後逐漸吸引同姓,或經由招贅,招夫等方式,吸引異姓,這個村落才慢慢壯大起來。

 

大坑里空間的血緣結合,亦大致依循這個模式進行,形成明顯的陳、林兩個主性的血緣結合。茲以寺廟為例,當其修建時,各信眾踴躍捐資,慷慨獻金,廟方會將芳名羅列牆壁,昭告示眾,藉以徵信,並作紀念。這個名單的另外效用,就是可探討寺廟的信徒結構與當地的姓氏分布,而為移墾社會的重要指標。威靈廟和中興宮數度修建時捐獻名單的姓氏別(如檔案下載)。

 

如上數表可試作解讀:其一,陳、林是兩個最主要的大姓,目前如此,過去應更明顯,可見長期以來,同姓宗親的強大勢力。其二,整個大坑罟陳姓和林姓分別約佔百分之三十和二十,但威靈廟則相反,陳姓退居第二,可見林姓才是最大支持與贊助,也顯示血緣的結合功能。其三,中興宮陳、林兩大性的比例差別,就不如威靈廟來得大,但兩姓的總數仍相當高,兩大主姓聚落的型態仍無改變。其四,這兩大姓頗有角力競爭的意味,就威靈廟而言,民國六十三年僅有5%的落差,民國八十年後,拉開到25%,情況越見明顯,倒是社會結合的罕有現象。而中興宮則從彼此的難分軒輊,到民國七十年的林姓具優勢,約十年後,陳姓反呈領先局面。短時間內,陳姓宗親如此高漲,應該算是異數。其五,經如上分析,可知在這個週遭角落內,協天宮居中分界,北側是威靈廟,林姓宗親從水災區的武靈莊移居,血緣整合發揮積極作用,家族愈見擴大。協天宮附近以陳姓為主,南邊中興宮,初期林姓也頗有勢力,但位置上較接近協天廟,加上兩廟關係密切,因而深受其影響,使得陳姓宗族逐漸超越。因此,由北而南,與從林姓到陳姓,呈現相呼應的趨勢。

 

去年農曆十月六日,威靈廟千秋時,兩幅白布掛幅,書寫早期建廟添丁社和福安社的先賢,共得六十二人,其中林姓二十五人,占總數的40%,比例甚大。又據耆老回憶,此廟原先在武靈庄,後因水患移建大坑罟北端的汕尾,而另一耆老則說大坑罟(指協天宮一帶)原都以陳姓為主,清朝末年才有姓林的搬來,兩相參照,推測這些姓林的就是從武靈庄移駐。因此,早期大坑罟地區因地是低濕,不適居住,重要聚落有三處,即大坑罟附近的陳姓,武靈庄的林姓和浮洲仔的林姓,但後兩處也因洪水災害而遷徙,大部份就落居再大坑罟北邊今威靈廟一帶。要之,這種遷移,固然受水患影響,但背後的支撐就是血緣與信仰相互結合所形成的力量。

編按:

本文節錄自由蘭陽博物館籌備處委託國立宜蘭技術學院辦理之《宜蘭縣蘭陽博物館預定地烏石礁公園暨周邊區域整體研究調查計畫》期末報告書,頁9~34。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jpg 檔案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