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期
2023.10月電子報
蘭陽博物
LANYANG MUSEUM E-NEWSLETTER
各期電子報
徵稿說明
聯絡我們
157期 - 2023.10月電子報內容
Oct.
2023
編
輯語
受疫情影響而停辦三年的頭城搶孤祭典活動,終於在眾人的殷殷期盼下於今年恢復舉行。博物館也按照往例舉辦了一系列的搶孤傳習活動,並在九月中旬圓滿落幕。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動,明年不要再錯過囉!
本
期主題
紀念陳永興
溫文儒雅的陳永興建築師是象集團的第一位台灣員工,參與包括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宜蘭縣政中心...等多個公共建築規劃設計案。在宜蘭15年後,轉赴台南成立水牛建築師事務...
詳全文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 / 蘇美如 編修
10月地景音樂廳-星期一樂團、台灣室內樂團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蘭陽博物館於105年成為全國第一個以建築本體完成公共藝術設置的首例,除了建築造型與單面山呼應外,姚仁喜建築師選取韋瓦第小提...
詳全文
蘭陽博物館 提供
112年搶孤傳習活動紀錄
往年高檯上華麗且壯觀的孤棧,皆由頭城、礁溪境內的村里所製作而成,製作過程從取材到製作完成,須歷經數十個步驟。蘭博邀請傳統工法的耆老,教授孤棧製作的實務。 今年因疫...
詳全文
蘭陽博物館 提供
宜蘭鐵道建設的肇始-宜蘭縣鐵道全通式(二)
日治時期引進軌道建設,先建立以人力推行的輕便車道系統, 連接蘭陽平原上的主要聚落,1924(大正 13) 年 12 月 1 日,宜蘭線全線通車營運。此後,宜蘭線鐵...
詳全文
蘭陽博物館 提供
日治時期軍事遺構調查-美軍攻台計畫(三)
臺灣的戰略位置優越,在 1944-1945 年間,成為美、日兩國航空對決的主要戰場。宜蘭因位處東北部,銜接琉球至臺灣之空中防線,又有廣大的平原、沙灘,可供登陸與補...
詳全文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112年蘭陽博物館暑期實習心得
申請蘭博的實習,首先特別之處就在於蘭博並不主動釋放實習生缺額,而是讓有興趣的學生自主申請,且依照申請的目的,博物館會指派相對應的館員擔任實習指導,以符合實習生的需...
詳全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碩二 / 黃昭雯
宜蘭的日本時代-日治之前
宜蘭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形勢,看似封閉,但對善於航海的民族而言,則可藉助黑潮和季風之力往來。根據考古資料,距今約5,000年前起,宜蘭地區就有人類居住;從日治初期...
詳全文
作者 / 林正芳
頭城海岸生命線-漁場個案分析(一)
本研究針對宜蘭頭城地區定置網漁業五家業者(每家2組、共10組定置網),其所在定置網漁場由北到南依序為光榮定置漁場、復興定置漁場、源興定置漁場、北關定置漁場及福長南...
詳全文
文、圖 / 鄭閔澤
蘭博志工你知否-邱境城大哥:服務是雙向的快樂之本
蘭博志工隊十三年來到底經歷了幾位隊長的帶領?其實我也不是非常清楚!因為新的場域總會有許多制度需要琢磨與變革,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志工隊可以有今日的規模和成績-歷任隊長...
詳全文
蘭陽博物館志工 / 劉嘉惠
航行過時代變換的討海人-陳媽清
南方澳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還具有相當多樣性的社群及人文特質,為了紀錄「討海文化」,蘭陽博物館從2016年起,進行「老船長口述歷史調查計畫」,每年邀請...
詳全文
記錄 / 陳財發、李阿梅、黃麗惠
專
題文選
地方博物館環教國際論壇-大溪木博館的理念與實踐
很多人可能來過大溪,對大溪老街、大溪豆干特別有印象,但除此之外呢?大溪木...
詳全文
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自然環境(一)
頭城是清朝嘉慶年間,漢民進入蘭陽平原開墾的第一個據點,有著「開蘭第一城」...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