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期
2019.12月電子報
蘭陽博物
LANYANG MUSEUM E-NEWSLETTER
各期電子報
徵稿說明
聯絡我們
111期 - 2019.12月電子報內容
Dec.
2019
編
輯語
恭喜李英茂老師榮獲第八屆宜蘭文化獎,已過世的吳貴英女士、楊乾鐘先生獲頒宜蘭文化獎紀念獎,以表彰兩位對宜蘭的貢獻。十二月的蘭博電子報,我們隨蘭博志工隊翔遊金門,漫步蘇澳白米木屐村,時光隙縫、移人共舞、探訪三星,年底了,祝大家平安!
本
期主題
宜蘭文化獎
宜蘭文化獎設置的目的就是崇功報德,向每一位為宜蘭付出的文化人致敬,每2年辦理1次,首先由縣長邀請社會賢達組成評議委員會,接著公告徵求各界推薦候選人,評選委員會從中...
詳全文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第八屆宜蘭文化獎得主─李英茂
李英茂先生,在學校擔任教師41年、退休後26年的志工服務生涯,致力於宜蘭與日本的文化交流,出錢出力、默默耕耘、導覽解說及座談講演,甚至應邀遠赴日本參與文化活動,促...
詳全文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第八屆宜蘭文化獎紀念獎得主─楊乾鐘
楊乾鐘先生,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及師大藝術系,終生推動地方美術教育不遺餘力,著名畫家周澄、藍榮賢、阮義忠等人都出自他門下,為宜蘭造就無數藝術人才、提升藝術及文化水準...
詳全文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第八屆宜蘭文化獎紀念獎得主─吳貴英
1959年吳女士組「宜蘭英歌劇團」,是宜蘭縣歷史最久的歌仔戲班,使得瀕臨絕傳的四平戲得以傳承。她將一生歲月奉獻舞台,締造的戲劇藝術成就,對提升宜蘭文化水準,有重大...
詳全文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金門采風之旅─蘭博志工隊
藉由這次旅遊,傾聽萬物的變化,體驗歷史、文化的絢爛轉身,謙悲地學習、學習、再學習,相信再回到各自工作場域後,一定能有不一樣的改變或前進的動力。
詳全文
賴友梅 / 蘭陽博物館志工
漫步宜蘭的五種生活─蘇澳白米木屐村
旅行有許多樣貌,一段小故事或一趟單車行,都可能成為旅行中最難忘的記憶。因此本次蘭陽博物館透過島內散步合作,設計不同主題與體驗內容,藉由在地達人或返鄉青年帶路解說,...
詳全文
何書瑜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專案助理
直到平原深處─蓊鬱三星
宜蘭三星地大物博,人文與風土俱足,雙腳深深扎根行健村有機農業,以陳定南出生大洲社區風骨為幹,未來必將開枝散葉如蓊鬱的蔥綠。
詳全文
楊詩羽
蘭陽,移人─族群系列工作坊
蘭陽平原孕育自然與人文的美好,人與土地的連結總是深刻,因著我們身在其中,平原之人-噶瑪蘭族、山林之子-泰雅族,以及來自海的彼端的新住民,在山、平原、海洋的生活日常...
詳全文
唐欣怡 許浩倫 吳雅玲 / 宜蘭縣教育處環教中心國教輔導員
在博物館產生交集:「專題短x講圓桌論壇」─地方文化與環境教育的對話
透過辦理圓桌會議方式,探討環境教育與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推動經驗對話。在此基礎上,2020將擴大辦理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為宜蘭博物館事業的發展開啟交流,並將...
詳全文
何書瑜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專案助理
未來海鮮─深海食堂微展
我們不需要成為環保人士,只要從現在開始一點一滴小小的改變,外食時以內用取代外帶、自備餐具代替免洗餐具、選購食材以裸裝取代包裝,你的小小行動或許就能影響更多身邊的人...
詳全文
羅育如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約聘規劃師
鳥語花香現蘭博─濕地之美「麻雀」
麻雀(Passer montanus)的閩南語俗名叫「厝鳥」,因其常會利用住家屋頂或外牆的孔洞縫隙築巢繁殖。牠們很能適應都市環境,與另外兩種同樣很能適應都市環境的...
詳全文
徐景彥 / 蘭陽博物館環境監測鳥類組講師
專
題文選
羅提督開路碑
本碑書體為楷書,碑額無題。立碑時間是同治13年(1874),未署名立碑人...
詳全文
羅提督里程碑
本碑書體為楷書,碑額無題。立碑時間同治13年陽月(即10月),為羅大春所...
詳全文
羅提督義學碑
書體形式為楷書,碑額無題,立碑時間光緒元年(1875)6月,為三澳總董鄭...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