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11期-「蘭陽,移人」─族群系列工作坊

唐欣怡、許浩倫、吳雅玲  /  宜蘭縣教育處環教中心國教輔導員

蘭陽,移人海報
蘭陽,移人海報

「移」是共同的生命經驗

蘭陽平原孕育自然與人文的美好,人與土地的連結總是深刻,因著我們身在其中,平原之人-噶瑪蘭族、山林之子-泰雅族,以及來自海的彼端的新住民,在山、平原、海洋的生活日常,從過去到現在、未來,「移」是共同的生命經歷,是移動、遷居或者飄洋過海。

 

宜蘭縣教育處環境教育輔導及教學研究中心與蘭陽博物館合作,在今年九月到十一月的週末,辦理了三個場次的工作坊,找來宜蘭在地的土土野青工作室教大家仿製噶瑪蘭陶罐,也邀請了南澳鄉武塔部落的泰雅家屋獵人夫妻WilangPisuy,透過朋友的推薦介紹,找到來自馬來西亞和緬甸的資深新住民美媖和薇卿,及為移工和新住民發聲的網路媒體《移人》的創辦人李岳軒,透過實驗考古、樂器和織具等實物展演、工藝、飲食文化體驗等方式,讓大家對這塊土地上過去和現代的移人們,有更鮮明立體的認識。

噶瑪蘭人的生活日常

西元1632年,西班牙船隻遭遇颶風漂流至蘭陽平原,這噶瑪蘭人首見於歷史的紀錄。2001年淇武蘭遺址出土距今1300-800年前的史前文化遺物,以及600100年前噶瑪蘭舊社的遺物及遺跡,此時正是從「無文字」走入「有文字」的時期,而得以將出土文物與文獻紀錄相互對照呼應。噶瑪蘭族承襲深厚的底蘊,卻因為遷居、與其他文化接觸,而在時間的流變中日漸隱微,如今藉由尋根與正名,找回自己的故鄉與自己的名字。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邱秀蘭組長以多年的文化研究與深厚的田野經驗疊合,使噶瑪蘭人的生活日常躍然眼前。

 

土土野青工作室是由一群宜蘭在地藝文創作者所組成,他們在野外實際製作器物、採集,甚至烹煮,嘗試找回人與環境的連結。以淇武蘭遺址出土的噶瑪蘭幾何印紋陶罐為樣本,嘗試進行仿製。雖然無法確定史前噶瑪蘭族是怎麼製作這麼薄的陶罐,但還是先試著將陶土從泥團拍成陶片,再以椰子殼作為模具,變成兩個半圓的碗狀,最後組合成一個陶罐置於懷中,以鵝卵石做為砥石,用木製拍板在陶罐上拍印紋飾。看看實際製作出來的陶罐,再對照淇武蘭出土那些細緻輕巧、紋飾分佈規律的陶罐,不由得讚嘆當時的生活美感與工藝水準。

左圖:講師為學們解說幾何印紋陶罐的造型特徵   / 右圖:學員們動手實作,在陶罐上刻出各式紋飾。
左圖:講師為學們解說幾何印紋陶罐的造型特徵 / 右圖:學員們動手實作,在陶罐上刻出各式紋飾。

泰雅織路與民族教育實踐

數百年前,泰雅族翻越中央山脈來到宜蘭的山區落腳,謹遵GAGA祖訓共同生活,學會男獵女織之後,才能紋面作為祖靈識別,得以在死後順利通過彩虹橋回到祖靈的故鄉。來自南澳鄉武塔部落的獵人夫妻韋文豪(Wilang) 和比穗(Pisuy),他們對於族群和山林的關愛與認同令人感佩,但他們說,這不是為了傳承泰雅文化,而是單純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

 

Wilang在第二場工作開場時吹奏的口簧琴,獨特的旋律與樂音,在日治時期被認為是傳遞訊息的密碼,曾經一度遭到禁止,使口簧琴幾近消失於部落,族人們從舊部落被迫遷居到平地,漸漸失去山林。有一回,Wilang的祖母託夢告誡他:「山上是有路的,不要亂走。」這讓他決定走遍傳統獵徑,找回遷徙之路,並帶領著部落的孩子再次重回舊部落,集合眾人之力完成傳統泰雅家屋的重建。

 

Pisuy原本是一位都市原住民,如今卻能夠用泰雅傳統編織一步步將回家的路織回來,她讓我們看見了泰雅文化的美感與力量。編織可以是各種形式,但真正的泰雅編織就是苧麻與地織機,對泰雅女子而言織布不僅僅是一項技能,而是確確實實的編織人生。從栽種苧麻、剝莖取絲到整經織紋,織布的時候,人也成為織具的一部分,織好的布未經裁剪前是一個完整的圓,比穗的祖母曾說:「我的布織完了,人生也織完了。」字句充滿歲月的智慧,相較今日織品的取得方便快速,人與織品之間的情感連結是如此薄弱,或許大家手中未完成的小織品,正好可以讓我們重新體驗創造的美好,當咚咚咚的地織機聲響起,人與土地的連結也將被喚醒。

左圖:比穗老師 (Pisuy)示範織布機的操作   / 右圖:工作坊夥伴拿著自己的作品和講師們合照
左圖:比穗老師 (Pisuy)示範織布機的操作 / 右圖:工作坊夥伴拿著自己的作品和講師們合照

東南亞移人同樂會

在第三場工作坊中,來自馬來西亞、定居在宜蘭已十四年的黃美媖老師和來自緬甸的尹薇卿老師,分享這些年她們在臺灣看見的各種奇怪現象,她們深深覺得臺灣人的國際觀明顯不足,過度崇洋哈日的結果讓臺灣人普遍對東南亞各國的實際狀況相當陌生,把許多的刻板印象套用在所有的新住民身上,甚至常常帶有歧視。

 

兩位老師都不是典型我們常接觸到的東南亞朋友,她們擁有較高的學歷,同時本身都是華人,少了語言的溝通障礙,因此才能將她們所看見的面向,忠實的呈現給大家。在分享的過程中,講師和學員們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有很多都是我們忽略的觀點,也有一些可能是我們被誤會了,因此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相互理解和溝通,其實是很有意義的。

 

午餐時間學員們一起體驗東南亞手抓飯的文化,每個人的桌面上都鋪著香蕉葉,然後擺上兩位講師特製的咖哩和茶葉拌豆,最後加上由蘭陽博物館和環教中心的工作夥伴四處蒐集來的法國麵包、涼拌雞絲和東南亞涼糕,以及緬甸的皇家奶茶。第一次嘗試手抓飯,雖然有些不習慣但覺得非常新鮮,將飯和佐料放入口中,才發現咖哩和茶葉拌豆竟然如此對味,鹹中帶點微辣的風味刺激著味蕾,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對這道美食真是相見恨晚哪!

左圖:美媖老師為學員們介紹她家鄉豐富多元的文化   / 右圖:學員們體驗用手享用美味的東南亞手抓飯「拼盤」
左圖:美媖老師為學員們介紹她家鄉豐富多元的文化 / 右圖:學員們體驗用手享用美味的東南亞手抓飯「拼盤」

 

曾幾何時,東南亞的面孔及飲食文化已在臺灣各地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然而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的隔閡,很多時候,我們比較像是生活在平行時空裡的兩方,讓彼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今日,移工、移民,這群「移」字輩的人數已經超過宜花東三縣市的人口總和,而當初因為短期婚姻仲介移入的刻板印象,造成的偏見與誤解,卻還是隱約的在社會中瀰漫,身為獨立媒體《移人》編輯總監的李岳軒長期關注東南亞移工及新住民,接觸到在各行各業中認真的他們,不論在工程界、運動場上,還有藝術及表演領域都有動人的故事,讓我們從每一個身影獲得滿滿的感動。

 

「我們始終相信,總有一天,台灣社會可以平等的包容『移人』的存在,因為幾個世代前,我們的祖先也曾經是移人。」李岳軒在工作坊最後的一席話,不斷地在腦海裡重複播放著。

移人,宜人

臺灣如同一部移動的生命史,共居在蘭陽平原上的我們,都是在寫歷史的人,生活在這塊宜人的土地上,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珍視,讓我們一同創造更友善的宜居之地。三場工作坊、三群先後落腳於同一塊土地的人們、三個得以放下成見傾聽與理解的機會。我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願我們在這個複雜多變的年代,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