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期
2005.11月電子報
蘭陽博物
LANYANG MUSEUM E-NEWSLETTER
各期電子報
徵稿說明
聯絡我們
016期 - 2005.11月電子報內容
Nov.
2005
編
輯語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每當漢民族與其他民族相遇時,都能以強大的文化力量,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從而創造出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之一。這種文化的融合,同樣發生在蘭陽平原。
本
期主題
編輯室手札
透過淇武蘭遺址的出土文物,我們希望學者能帶領著我們,穿透噶瑪蘭族人的雙眼,注視著這塊曾經滋養過他們,而今則與我們一起航向未來的—蘭陽平原。
詳全文
廖啟政
從遺址發掘到展示:對於淇武蘭遺址公園的幾點想法
從各種研究角度看來,淇武蘭遺址極可能是噶瑪蘭民族所遺留,但是除此之外,進一步的文化內涵與意義都需要靠未來長期的研究,所幸遺址的遺留條件極佳,對於學術上的研究將極有...
詳全文
陳有貝 /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淇武蘭遺址木質標本及其保存工作之簡介
遺址中出土的木質標本告訴我們,在史前進入歷史的渾沌之中,大量的木質文物身上正刻記著無可取代的訊息。
詳全文
李貞瑩 / 淇武蘭遺址搶救發掘資料整理計畫專案助理
考古遺址博物館展示的真實性 / 擬像
擬像化的展示已經超越符號的層次,而發展出自身的價值與意義,擬仿物(simulacrum)取代了真實,擬像與真實不是對立面,而是共構權力關係。
詳全文
呂明憲 / 名匠設計室內裝修有限公司展示設計師
沈孟穎 /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助理
淇武蘭遺址公園整體規劃之探討
當二龍村的百年老街為外人所驚訝,參與壯烈刺激的二龍競渡,或撐著鴨母船、划著艋舺小舟,在幽遠靜謐的二龍河,體會昔日生活的美好感觸時,遺址文化保存、社區再造、環境重生...
詳全文
林國榮 / 日商日亞高野景觀規劃(股)台灣分公司設計師
專
題文選
淇武蘭遺址出土墓葬現象翻製紀實
鑑於一般人無法看到實際翻模過程,故本編輯小組特徵得工作團隊同意,得以公開...
詳全文
蘭博籌建事紀
記載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2004年01.06~2005年.10.27-2...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