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02期-博物館視野「地方博物館與產業文化保存」

江韶瑩  /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所長

前言

八十四年文建會策劃全國文藝季主題從「造街」開始,到地方文化產業特色發掘、深耕的「文化‧產業」系列,以「藉由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來活用各地豐富的地方產業與文化資源,賦予傳統產業新的文化特色,期使地方及社區獲得生機與活力」為主旨;從此時起,「文化產業、產業文化」竟成為流行的文化術語,許多社區博物館、主題特色館等地方性博物館,也紛紛成立或破繭而出。

 

社區營造的風潮正如潮湧般的展開之後,新的文化元素因與社區傳統產業或民藝未有脈絡上的關聯,卻被設計進去的調適性與價值觀、社區文化藝術發展的軌跡是否符合社區的生態和期望,有待從社會文化變遷理論和操作技術來加以通盤檢討。從事社區營造的途徑,依每個社區或地方各別特色而有所不同;若要討論地方博物館,社區意識是建構成為「地方」網絡的立基點。

一、社區概念與在地意識

本文所指稱的「社區」概念可視為一個社會群體 (social groups)中的初級團體,彼此之間有相互的結構關係的一群人 (即結構性的社會單位),具有同一文化、居住或生活在某個地理區域、可能組織不太嚴密,卻常常會面對面,其關係是直接而且持久的,也是無可選擇的。過去農業社會中的社區,有極強的「俗民、鄉民社會」的性格,可能由一個宗族或數個家族為核心所構成的村落、街廓或聚落,固著於共同土地之上的空間範圍裡,有共同的勞務、責任和信仰關係,而形成一個祭祀圈的緊密「共同體」。社區涵括的地域範圍愈大,則社區的概念就愈糢糊,惟有「共同體」的意識因外在的原因刺激時才會驟然再生「社區意識」。所以社區的概念是會隨著社區本身的歷史發展與變遷而有不同的意義。

 

若論及社區發展即是指:一群因有認同 (目標、利益、問題和需要) 而產生共同「社區意識」的人們,不論性別、年齡、階層他們組織動員起來,互助合作,並以集體的「社區行動」來共同謀求社區的發展,這些人自然的形成一個非契約規定的「社區共同體」;當這些「人」轉化為「法人、社團」時,即成為社群關係的「社群共同體」,宜蘭縣的「蘭()(物館)家族」成員,即是極為難得的社群共同體。

 

社區居民的意識是社區改造的原點。社區意識的凝聚因對地域歷史的認同、對居住鄰里和土地的歸屬感的產生才易於達成,也就是透過「文化認同」的策略,藉由社區參與的過程,透過重新面對自己的出身、環境和歷史記憶的塑造、以及日常生活意義得以實踐的「表現形式」中,逐漸建立社區意識。所謂「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的意義,是不同於大型歷史敘述架構賦予地景的意義,日常生活意義是生產於社區居民日常食衣住行等的活動經驗中,且存在於居民的記憶裡;這些意義的實踐得賴於物質的世界,包括器物,也包括了實質環境、文化和自然地景;實踐的表現形式則可以是言說、戲劇、文字、圖像或一些模型等;簡言之,是針對「他人」的一種展示。經過社區居民之間的溝通、協調與折衝,這些展示的內容是集體的有關社區物質世界中,在地共同擁有的歷史記憶,也可以是個人生命經驗中之記憶與夢幻;於是通過記憶與夢幻的表現形式,可以讓社區居民瞭解到他們共同的地方,也在認識到彼此之間的不同之時,進而能夠欣賞他人。

 

所以社區意識的內容,在這裡指的不僅是一種共識,而更是對他人生活意義能夠予以尊重的多元、包容態度。社區營造是總體的與全面性的,文化藝術的發展不能脫離於一個地方的歷史、社會與文化的脈絡,但是經濟上的獲益是一種誘因;卻也不能好高騖遠或椽木求魚,其中地方的民間工藝、手工製造的農林產業、觀光與民俗活動等的發展與收入,不僅和當地環境、生態有密切的因果關係,更重要的是傳統的文化資產的振興與活用,才是社區重建運動能獲得居民認同而終致成功的關鍵所在。

二、地方博物館中的歷史記憶

綜上所述,社區意識與歷史記憶是產生認同的重要因素,社區意識的喚醒是以參與的行動表現;歷史記憶則可以「博物館展現」的方式達成。從展示的觀點而言,如何展示社區或地方的自然、歷史、文化、人物是其重要任務。換言之,「歷史展示」(exhibiting history) 與「文化展示」(exhibiting culture) 可以說是人類學博物館展示的基本思考問題,社區博物館基本屬性相似,本文加以爰用;但僅就其中之一的「歷史展示」提出理念與相關案例的初步探討。

 

博物館中的歷史展示的特性,首重歷史的觀點 (史觀),即在展示中呈現歷史價值或評價;其次對於歷史的闡釋,以時間為經、以當時代社會文化和生活為緯,立體交織展現並具體表現傳承的精神。博物館學者呂理政指出:一般而言,文字敘述歷史 (歷史文件) 比較能夠表現歷史觀點和評價,而歷史文物則表現其藝術鑑賞價值並藉文物本身的歷史來傳達歷史的片面真實,以喚起觀賞者的感情;如再加上保存於現地的遺址或史蹟,所蘊含的歷史環境與空間,更是體會歷史情境的絕佳條件。因此新一代的博物館如何廣泛的利用展示技巧,以及從觀念上有所突破,以開展歷史更寬廣的視野,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所謂地方博物館,係一以地方 (如:州、省、都、道、府、縣、市、鄉鎮區町、村里鄰) 之自然、動物、植物、考古、歷史、民眾、產業、風俗等之綜合性展示,即所謂自然及歷史類的博物館;此類博物館在日本極為發達,幾乎普及到每個縣市區村町都有。籌建中的蘭陽博物館將是全台第一的縣屬地方自然及歷史博物館。地方博物館可視為當地社會、文化的表徵與歷史的縮影;也是住民對所屬之地因認識而產生認同的重要場所。

 

與地方博物館性質相近的,就是代表地方人文景觀的「歷史民俗博物館」。以小區域之人文歷史、民眾生活、風俗信仰、產物特色、都市發展等為主要內容,用以介紹當地的歷史情境、社會變遷及文化脈絡,並將民俗視為「動態發展」的文化遺留與歷史見證,其標本文物以功能性與時間性兩種樣相交織展出,以彰顯地方特色。

三、地方產業、文化與博物館

增強地方認同與社區意識的可行性策略之一是籌設「博物館」;博物館是保存歷史記憶和地方文物的最佳場所,透過文物史料的徵集、保存與活用,可以將地方歷史傳承、人情風土、節慶祭儀、歌舞戲曲、工藝技術、農藝生業等等永遠珍藏、循環展出,並且勾連上下幾代的記憶、感情,這種想法在日本的鄉土歷史資料館運動中獲得相當成功,每一縣市、村町都設立類似的博物館、陳列館、資料館,居民也動手動腳把珍藏的「寶貝」翻出來,極快樂的述說故事和進行交流。

 

地方博物館通常是公立的,但一個重要原則便是需具有區域特色,不僅在一些據點做些學術性的蒐藏、展示或教育活動,它還需要與在地住民合作,反映他們探索、蒐整及解釋自己歷史的需求;也就是說,一個博物館應與當地居民密切結合,好讓他們參與博物館或社區的未來發展;欲要達成此一目標與特性,主要不是靠它的形式或組織,而在於所強調的取向能激起居民對自己環境、文化的興趣及對社區的認同,才能促使他們對自己社區的未來有更多的參與;連帶的也能拓展當地的知名度。地方博物館並不一定以「生態」為主題,但其活動的方式與極具地方性的性格,卻也符合生態博物館的若干原則並借取其中「居民參與」的主要理念。

 

社區博物館是一種以構成生活文化圈大小的區域為範圍,社區內居民的生活與區域內之自然、社會環境的變化與發展的過程,從歷史觀點來探討並加以展示,對當地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共同生業以現地保存、育成手法,來預測並研究該社區的適應、拓展方法,進而對該社區的發展有所貢獻為目的。其所認定的對象是以社區居民與生活特色為對象,方式則以傳統博物館的架構加以擴大為「核心館」,並將周圍呈輻射關係的「衛星館」納入博物館體系中,建構成一整體的「社區博物館」,同時也將戶外博物館(open-air museum)的性質、設施輸入,所以它也是一種「社區戶外博物館」;此即為「生活‧環境」博物館,以「社區與住民」為中心主題,由經濟活動發展成社區活動、乃至於文化活動、生活素質與品味的提昇,形成「歷史‧文化‧生活‧環境‧產業」並結合自然與生態的博物館。

 

雖然生態博物館的理念被提出至今已30年,實際上世界各地成功的案例(遊客數 ×收入)並不多見,但從其理論和少數成功案例中,卻可獲得極大的發想空間;一般而言,擁有自然景觀、舊時代文化環境、曾經發展過某一類手工業產業、停車腹地佳等條件的「過疏地區」成功營造的機率較高。但其成功的評估是在:

 

【(返鄉的本地人數 + 以知識休閒旅遊的外地人數) ×次數=?】為指標。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出<假日生態博物館>是發展中的一種趨勢。社區博物館由社區住民自己管理營運,平時著重於社區的教育功能和文史的諮詢服務;它也可以兼做畫廊、自然史、文物修護、甚至社區劇場和小型圖書及資訊網路中心等等,不受博物館類型規範的限制。

四、博物館與產業文化舉例

社區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已逐漸在臺灣地區浮現,據筆者觀察最早的案例應是呂理政先生於七十四年為臺南市政府整體規劃、設計、執行安平地區的展示館,包括安平歷史館 (安平古堡)、安平鄉土館 (海山館)、安平外商貿易史料館 (東興洋行) 等,與史蹟、文化歷史網絡及已設的主題館形成聯繫;可惜在後來更新計畫時,接續設計者並無此概念,而失去了「再生歷史情境」與文化生態的關連性。再次為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是較早以生態學的概念而設置。此外,已設置的縣市地方特色館如:桃園縣中國家具博物館、台中縣編織工藝館、三義的木雕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鄉鎮農會的白河蓮花產業文化資訊館,興建中的花蓮石雕博物館(以上六座博物館均以地方產業保存為特色)、宗教法人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已規劃完成的蘭陽博物館等等,均以生態博物館的理念為依槼。

 

除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之外,前述各例筆者均有幸亦參與其中的研究規劃或執行設計的工作;其中就「白河蓮花產業文化資訊館」為例,說明我個人對產業文化與白河建構社區博物館的「建館理念與計畫目標」如次,以供參考:

 

1.生態博物館即是「生活‧環境」博物館,以「蓮」為中心主題,由經濟活動發展成社區活動、乃至於文化活動、生活素質與品味的提昇,形成「蓮‧花‧生活‧環境」並結合自然與生態的博物館。

 

2.預構本「產業文化資訊館」為一種「類博物館」,以電子網路資訊 (internet / intranet and outlook)為主、以展示為輔的博物館,成為臺灣「蓮」的產業、文化的資訊交流、諮詢中心。

 

3.以本館為「核心館」,再放射狀的延伸、聯繫到廣安、詔安、蓮潭等三社區的蓮田、蓮農、蓮戶以及蓮花公園;這些蓮田農家和公園即是為「戶外」的「衛星博物館」(satellite)

 

4.再由點的「核心館」推展到線的聯繫的「衛星館」,再延伸到全白河鎮的面,帶動白河成為全臺灣「蓮花產業文化」的核心。

5.核心館的作用在對衛星館傳送資訊。衛星館則是作為參觀活動的基地,以蓮田蓮戶為自然的展示導覽與情境,但不必另設文物標本的展示室。

 

6.核心館的資訊可透過資訊網路、電訊傳輸、電話諮詢、傳真或通信的方式,提供或接受白河、全臺灣地區、甚至全世界的相關「蓮」的生態、產業、產品、報價、銷售、訂單、文化、藝術、影像、技術、科技、管理等等資訊。

 

因此,可望該館成為一提供蓮農新知與經驗交流之場所。一方面為本鎮蓮農安排生活、生業、生產技術與休閒的教室,另一方面可以將活動成果或農產品觀摩展出,同時可與全省各地農會之特有農產品、休閒果園、精緻蔬菜、農漁產業加工、民俗文化活動等等成果定期展示、觀摩、交流。同時,通過學術性的研究,舉辦各類學術講座、演講、研討、研習等活動,同步進行電腦網路系統之建立,逐漸發展成為一座蓮之知識、相關民俗文化的研究、諮詢、資訊中心。進而配合民俗節氣與文化節慶,在館區內同步安排動態的有關活動,以成為休憩、旅遊的好去處;尤其本館之館前廣場,附近的蓮田均可供多功能之活動展演,從而成為休閒與觀光的中心。

五、結語

從九○年代到迎接廿一世紀來臨,社區主義及公民意識興起於一個動盪、紛亂、解構、顛覆的大時代,地方性的博物館也趁勢崛起;雖然歷史是「非敘述、非再現」的客觀存在,但博物館的展示透過歷史過程所遺留的文物、文件、事件 (event)和影像記錄,以及曾在土地上發生過的建築等重新組構,提供給我們一種延續的、傳承的、甚至可以觸摸感覺得到歷史親切感,一種可面對的真實。

 

不論是地方性的博物館(以行政區劃分)或社區博物館(以社會文化類緣劃分),都可以是一座完整博物館的組織與形態,也可能是「類博物館」不一定需專設一特定的主題,但以社區的生態的博物館理念展現文化、環境、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保留過去歷史紀念物、街景地貌、產業、民藝、傳統戲曲、民俗遊藝、年中行事、歲時祭儀等記憶再現,形成生活歷史的博物館 (living history museum) 。重視歷史文化與傳統藝術傳承之外,更重要的是展現一個地域、一個社區居民自主選擇的社會重建決心與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以及當代的普羅大眾流行及寡頭的精英藝術;因地方或社區博物館的存在,透過其場地與設施所建構的教育推廣、館際網路以帶動居民對自己社區的認同、共識和關心生活情境的美學層次。

 

本文所討論的地方的、社區的博物館,應不僅是一座「回憶」和「保存」過去傳統社會中的遺留的產業文化的「文物館」而已;而需從「現代」與「文化」的觀點來反思、探討。從經營者或規劃者的角度來說,不但要思考怎樣建構一座屬於我們自己為主體的歷史、社會、文化、族群、產業和環境的博物館,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要建館?這才是真正值得關心的問題所在。從辯證的觀點來說,對地方博物館的觀想,也應從21世紀的未來,來看已經「過去」的現代,必須強調未來生活情境的、文化脈絡的呈現,以及善用「資訊時代」的表現力。這是重新評估博物館存在的空間與理由,得到正面價值的確認之後,產業文化的保存與發展的命題,自然易於獲得解答。

 

<本文以《社區博物館的理論及實踐》(1996)為基礎,寫成《地方博物館與產業文化保存案例分析》,發表於「博物館與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行銷研習會」(2000於宜蘭)再加摘要成文。>

參考書目

江韶瑩

1994 

「臺北市歷史民俗博物館整體規劃方案」研究規劃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1995a

文化‧文藝季‧文化中心,「開臺新境‧文化元年」八十三年度全國文藝季精華錄 212-215;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5b

當前社區文化藝術發展的前景,提昇台灣地區生活品質的策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

1996a

白河蓮花產業文化資訊館總合設計計畫書,臺南縣立文化中心‧臺南縣白河鎮農會委託。

1996b

當前社區文化藝術發展的策略與途徑,八十四年度全國文藝季精華錄;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6c

社區博物館的理論及實踐,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東吳大學。

2000 

博物館的展示取向與呈現,文化設施專業人員訓練「文化設施展示規劃研習班」研習手冊44-51;台中:文建會中部辦公室‧台中縣文化局。

 

呂理政

1993 

歷史的闡釋與歷史情境的再生─三個「歷史展示」案例的考察;考古人類學刊49:110-131,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李綠枝

1996 

圓一個回鄉夢─拓展九○年代的臺灣農村生機,中國時報 [社區工作加油站] 85/01/11 寶島 (32) 版。

 

陳其南

1995a

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全國文藝季「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 5-7;南投: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

1995b

文化產業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 (綱要)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全國文藝季「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專題演講稿。

 

陳亮全

1996a

「社區營造學會」即將成立,中國時報 85/01/01 寶島 (32) 版。

1996b

居民參與的社區環境營造─以台北福林社區 (雙溪河濱公園) 為例;社區藝文活動企劃人才研習營學員手冊 17-18;嘉義:嘉義市立文化中心。

 

黃世輝  王文雄  莊孟榮

2000 

日本社區博物館之展示與經營之調查研究,文化設施專業人員訓練「文化設施展示規劃研習班」研習手冊33-43;台中:文建會中部辦公室‧台中縣文化局。

 

陶蕃瀛

1993 

試論博物館的社區居民參與,博物館學季刊 7(2):9-15;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 

1995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全國文藝季「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 [論文集]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