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07期-蘭博脈動「宜蘭巡禮」—蘭博學苑課程的階段回顧與展望

皮淮音  /  蘭陽博物館籌備處規劃師

探索與成長

青少年時期,人生是一連串的探索與成長;每一次的事件與經歷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次的過程也都充滿了學習與發現的喜悅。蘭陽博物館籌備處正如同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有無限的潛力,在每一次活動的過程中展示她成長的果實。

 

此次宜蘭巡禮—蘭博學苑系列專題研究,由誕生到成為社區大學的課程,體現了蘭陽博物館籌備處(以下簡稱蘭博)如青少年般的生命活力和學習精神。在許多關愛蘭博的人仕們建議下,宜蘭巡禮的課程不斷的修正,也不斷的成長。由今(91)年1月起,在舉辦6個系列專題後,本項課程於5月底交由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繼續辦理,成為社區大學的正式課程之一,以擴大其參與面並延伸其活動的效益。

 

回顧過去這5個月的時間,宜蘭巡禮系列課程的實施,與當初所預期為蒐集蘭陽博物館展示相關資料、並廣邀蘭博家族與蘭博之友共同參與,以推動終身學習之目的所達成的效益,我們將在本文中作評估與檢討。

課程的誕生

回溯本課程原始設計之目標觀眾為封閉性學員,而課程目的是為蘭陽博物館的展示規劃而設計。即,為了使蘭博同仁及博物館展示設計單位,對宜蘭這塊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同,以期設計出具有深度與內涵之展示內容,精確地呈現蘭陽的風土民情,於是,針對了相關人員安排了系列的專題研究課程。

 

其專題研究內容,則以宜蘭的人文與自然生態為主題,在個別的專業領域中,邀請專家學者主講。為了對各議題有更貼近的體認,在課程設計中安排了相關的實際田野探查活動,讓參與人員親臨實境,感受宜蘭大地的呼吸,並蒐集展示相關資料。

 

課程籌劃之初,其實只是上述一個單位內的展示設計前期研究。在後來蘭博的會議中,經同仁們反覆地討論,為了擴大活動的效益,也使家族館人員擁有學習的機會,於是,在課程參與層面作了擴大的修正,將博物館家族也納入參與對象之中。

宜蘭是什麼?

系列研究專題希望帶給參與人員一個思考和體認的主題,因此,課程主題圍繞著「宜蘭是什麼?」這個主軸來設計,希望由「宜蘭是什麼」、「宜蘭的自然環境」與「宜蘭的歷史進程」,進一步引發學員思考「人文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如何展現宜蘭」、「如何讓人了解宜蘭」。這也正是蘭陽博物館及各家族博物館,作為一個蘭陽地域博物館所必需面對與思考的課題。

學習與體驗之一

系列的課程活動,在冬季尾聲的一月,由陳進傳老師所講授的「宜蘭的古道」講座揭開了序幕。在課程中暸解古道誕生的歷史背景與人文環境,以及宜蘭開發的軌跡與產業的興衰。由於宜蘭自然地理環境的相對封閉,因而在其開發歷程中,對外交通顯得格外的重要。也因為多山的地形,與台灣西部平坦多可航行河川的地貌不同,因而格外仰賴道路的開發。經過了不同時期的發展,形成了淡蘭古道的交通網絡。課程緊接著進入「草嶺古道田野踏查」的實際體驗活動,由歷史學者唐羽帶領學員體驗先民開拓交通與自然環境的奮鬥。

 

人類及其文化的發展,不可或缺的自然因子是水的取得。無論是古代宏大的中國與埃及文明、或小型的先民聚落,都離不開水源的條件。於是,緊接著課程設計了宜蘭自然環境裏重要的一環:水文環境。為了暸解宜蘭特殊的水文環境,我們邀請了張智欽老師講授「淺談宜蘭水文環境」。此外,在自然生態方面,也邀請了陳子英老師講授「宜蘭的植群簡介」,談宜蘭的植群(vegetation)生態分佈,及生態保育的內涵。有了課堂學習的粗淺認識,暮春的三月初,陳子英老師帶領學員深入北關、東港、太陽埤、棲蘭森林遊樂區等宜蘭縣境內各個具有代表性的場域,經由實地的觀察,認識宜蘭植物群落的生態環境。

左圖為草嶺古道田野踏查/右圖為棲蘭森林植群分布概況田野踏查。蘭陽博物館提供
左圖為草嶺古道田野踏查/右圖為棲蘭森林植群分布概況田野踏查。蘭陽博物館提供

學習與體驗之二

經過了三個系列課程的經驗與學習,以及參與人員的建議,得以繼續下一個階段的課程設計。為了使課程效益能更加彰顯,參與人員的招訓範圍擴大了,以期使更多關懷宜蘭的人們來暸解這片土地。此外,在課程內容及踏查範圍上,加深了學習的深度及擴大了課程的範圍。

 

原住民在漢人未大量移民到台灣之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也造就了台灣多樣化的原民住先民文化。宜蘭是國內近年來史前文化較有系統發掘的地方,為了解宜蘭地區的史前文化,3月底,我們邀請了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組主任劉益昌,以「宜蘭的史前文化」為題,講授宜蘭的史前文化發展歷程。課程內容上從5000年前大坌坑文化類型的宜蘭新城遺址,神遊到600年前的十三行舊社類型的淇武蘭、加禮苑、流流社文化遺址。有了整體的史前文化概念後,由考古田野經驗豐富的邱水金老師,帶領學員實際踏查宜蘭縣境內的史前文化遺址。由正在搶救發掘田野工作的「淇武蘭遺址」開始體驗史前文化的魅力,一路探尋大竹圍、哆囉美遠、貓里霧罕、加禮宛、流流、利澤簡、新城、武荖坑等地,並以丸山遺址的文化洗禮為終點,體認先民聚落的地理環境及其文化發展。

 

蘭陽平原面海背山,其周圍環繞著群山峻嶺,因而得天獨厚地擁有許多美麗的山地湖泊。「宜蘭山區湖泊」講座由登山專家陳秋霞引領學員穿棱於宜蘭山區湖泊的豐富自然生態環境之間。課程的踏查,選擇在新竹縣尖石鄉、桃園縣復興鄉及宜蘭縣大同鄉交叉處的「鴛鴦湖自然保留區」。該地保存了珍貴的山區湖泊與沼澤生態,以及稀有的紅檜及東亞黑三稜等植物,對於了解山區湖泊典型有相當大的助益。

左圖為「淇武蘭遺址」田野踏查/右圖為鴛鴦湖自然保留區。蘭陽博物館提供
左圖為「淇武蘭遺址」田野踏查/右圖為鴛鴦湖自然保留區。蘭陽博物館提供

 

除了平原西方的山陵,蘭陽平原的東方正對著浩翰的太平洋,北起頭城大澳,南至南澳的和平溪口,宜蘭共擁有106公里長的海岸線,與沿海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4月底邀請了張政亮老師主講「宜蘭海岸地形與變遷之研究」。宜蘭的海岸由於地理的特殊性,可分為三段不同類型的海岸:

  • 礁溪斷層海岸:為台灣東北角海蝕地形的一部分,海岸線平直並分佈不少的海蝕平台及單面山丘。
  • 蘭陽沖積海岸:由北港口到北方澳之間,主要是由蘭陽溪所提供的砂源所沖積而成的。為台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砂石海岸。
  • 蘇花斷層海岸:由北方澳到和平溪口間,皆為矗立的懸崖海岸地形。南澳北邊多海岬、灣澳;南邊多為直線形的斷層海岸。

 

宜蘭外海著名的龜山島,為火山作用而產生的島嶼,目前仍有硫氣孔及噴氣孔,也有稀世的海底溫泉,因此也是課程踏查的目的地之一。宜蘭的海岸線因人類的定居與發展,沖積扇的砂源及海岸的開發都造成了海岸線的變遷,最主要為海岸線的侵蝕作用,這樣的現象為人類與自然的互動下了生動的註解,也值得我們繼續注意與研究。

龜山島田野踏查。蘭陽博物館提供
龜山島田野踏查。蘭陽博物館提供

課程的新生命-反省與展望

在這6個系列的課程中,成果之累積可分為3大類;除了於課前蒐集專題相關書籍文章等資料外,籌備處委託了「小桌子文史影像工作室」負責人卓碧珠女士負責課程內容之影像紀錄。此外,課程的相關文字記錄,也責成專人彙整。

 

回顧本系列課程原設定之目標觀眾,除了蘭博同仁、本館建築與展示設計單位人員外,並期望藉由是項課程,能帶給博物館家族成員對蘭陽大地有更深層的體認。然實際參與情況,除了少數課程外,其參與情形並未如原先所預期。分析可能原因,或因自身業務繁忙,或因各家族館成員考量課程內容對家族館的經營並無直接的幫助,故參與情況並不擁躍。未來蘭博學苑尚有其他系列課程,期望博物館家族成員能善加利用,經由這些課程的接觸與啟發,獲得對宜蘭更全面性的瞭解,得以深入思考自身家族館在蘭陽地方文化的定位,於規畫及經營上得到助益。

 

蘭陽博物館籌備處舉辦了上述6個系列的宜蘭巡禮講座課程之後,自5月底起,課程擴大為宜蘭社區大學的「宜蘭巡禮-宜蘭人文生態解說深化培訓課程」,分為91年上學期(5-7月)的10次課程、及下學期的18次課程舉行。課程形式延續了講座與田野踏查互相搭配的模式進行,其內容則更深入的探討宜蘭的濕地、鳥類及動物等自然生態環境、以及民俗慶典、聚落文化等人文生態環境相關議題。令人欣喜的是,上學期的課程在短短的數天之內即報名額滿。這樣的發展,一方面意味著渴望認識宜蘭鄉土的人數增加,一方面也是對這系列課程的間接肯定。身為課程設計單位,對於講座課程的延續、及參與學員層面的擴大,活動效益也相對的擴大而感到鼓舞。

 

在講座內容的難易接受程度,與參與人員偏好於參與動態的踏查活動,這是擴大參與層面後的一個矛盾處。講座課程的目的,原是為了蘭陽博物館的展示規畫而設計,參與的人員尚能維持一貫的學習與參與態度。在擴大學員範圍後,原來的課程目的逐漸模糊化,必需尋找另一個課程的設計目標,才能維持活動的品質與學習精神。目前蘭博學苑以解說培訓的社會教育為新標的,期望活動性質的改變,能帶給巡禮系列課程新的生命、新的視野及方向;也期望參與課程成員秉持著深入瞭解宜蘭的求知精神,及一個關懷宜蘭文化的心情。

 

蘭陽博物館籌備處正像一個青少年,也許資源不是最多,剛開始也不能呈現最好;但是,擁有眾多關愛人仕的參與和支持,也擁有最真誠的學習精神,因此可以成長,可以茁壯,可以期待。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