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03期-蘭博脈動「校園博物館規劃芻議」

郭文豐  /  蘭博家族協會會員  /  建築師

「在子女的教育內容上,反應地方與社區的特色,使兒童在擴展其知識,走入世界的同時,更能透過與社區的大人的互動,深入掌握生活週遭的文物環境與人世風情……人對生長環境的深刻體驗,其實是人關注社會,溶入文明的基礎,同時也是人創造力的泉源……其潛在影響甚為久遠。」

 

黃武雄《台灣教育的重建》

 

在「宜蘭博物館家族」的成員當中,有一類「學校家族館」,顧名思義,就是學校成為博物館家族的一員。什麼是「校園博物館」?它的功能和目的為何?怎麼樣進行校園博物館的工作?是本文想提出來與大家討論的議題。

郭文豐在孝威國小
郭文豐在孝威國小

什麼是「校園博物館」

1974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將博物館的定義修改為:「博物館係指一非營利性的常設機構,為服務社會、促進社會發展及為大眾開放之機構。以達成研究、教育及娛樂目的,並從事收藏、維護、研究、展覽有關人類及其環境的物質證據。」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博物館的內涵轉化為「人與環境的對話」,不再侷限於一個固定的建築空間內,變成是一種以全方位、整體性與開放式觀點觀看世界的「思維方式」。(羅欣怡,1997 ) 從這樣的角度來思考,「校園博物館」其實是我們看待校園空間和教學軟硬體的一種方式。學校教育的內容,有一部份是教師按照課程大綱與標準,幫助學生在特定時間之內學會的基礎知識;另一部份是鼓勵並且訓練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本來就依靠觀眾的主動學習才得以發揮,「校園博物館」的意涵也就是在加強與活化學校這方面的教育功能,其目的則是期望學校透過經營出自己的特色,發展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成為一處學生能夠在此快樂學習的場所。

 

《寂靜的春天》作者瑞秋‧卡森女士在其另一本著作《永遠的春天》裡曾經提到:「我真誠的認為,不管是對孩子,或是對想要導引孩子的父母來說,知識的重要性遠不及感受的一半。……設若資料是種子,日後可以成長為知識與智慧,則印象與感受就是沃土,種子必須在其中發芽生長。童年就是準備土壤的階段。一旦情感已經產生——對美的感受,對未知而新鮮事物的欣喜興奮,對萬物的同情、悲憫、讚嘆與愛——我們就會想去認知這些讓我們產生情感的事物。一旦求得了這方面的知識,它就具有了長遠的意義。為孩子鋪路,讓他們自己渴望求知,遠比在他們尚未準備吸收時就把知識大餐放在他面前好。」(Rachel Carson,1999 ) 「校園博物館」是學校為孩子們準備的,含有豐富有機質的肥沃土壤,幫助孩子身上的智慧種籽發芽茁壯。

校園博物館的型態

校園博物館沒有一定的型態,也並非需要固定的硬體空間。從下列任何一種條件出發,每個學校都能經營出各具特色的「校園博物館」:

 

1.學校所在地的地方特色 (山地、漁港、城市、河川、產業、人文、湧泉)

 

2.學校老師的專長、興趣 (中國結、書法、戲劇、昆蟲、風箏、摺紙)

 

3.學校的傳統活動 (踢毽子、打陀螺、腰鼓、舞獅、布袋戲)

 

4.校園內的特殊資源 (植物、昆蟲、鳥類、水)

 

這些都是學生接觸最頻繁的事物及活動,也是最能反映地方與社區特色的教育內容,學校以博物館的方式來經營、運用這些教材,協助孩子掌握生活週遭的環境與人世風情,使其對生長的環境能夠有深刻的體驗,正如黃武雄教授所說的,「是孩子關注社會、溶入文明的基礎,也是創造力的泉源」(黃武雄,1995)。同時我們也將發現,「校園博物館」並非在現有的學科領域之外疊床架屋,徒增教師的教學負擔,而是希望與其泛泛的教些「鄉土教材」或抽象的「環境教育」課程,不如動手營造每個學校的特色,然後讓學校、學生之間彼此交流學習,建立孩子的自信,明白自己的價值,也懂得尊重和關懷別人。「提供一個中立空間,讓我們看清自己、認識他人」正是博物館的宗旨之一(呂理政,1999)。宜蘭有山有水,地貌豐富,聚落空間範圍明顯,產業多樣且發達,我們有很充足的條件可以經營各具特色的「山的學校」、「海的學校」、「田的學校」、「河的學校」、「城的學校」,讓學生有機會到不同的學校去學習、體驗;對於來訪的朋友,孩子可以有自信的介紹自己的校園,是值得我們努力的目標。

校園博物館與校園空間

義大利的幼教專家Andrea Branzi提醒我們:「孩子應從小處在能發展知覺和積極組織身體功能的環境中。與其把學校當成影響孩子成長的「形式」,倒不如把學校當成喚起孩子敏感度和訊息接受力的「工具」。我們在談學校時,總離不開談「建築」,但那只是最邊緣的含義。因為教學方案的範圍應該在這個主題內尋找,學校只是其中一個有意義的討論焦點。」(Andrea Branzi,1998) 「校園博物館」貴在教學環境的經營與創意,有沒有「陳列室」其實不是那麼重要。冬山國小藉著校舍規劃重建的機會,設置「風箏館」專門容納收藏品;孝威國小在校園內有計畫的栽植原生種植物、水生植物;學進國小兼容地方文物的校史館,都是很好的「校園博物館」模式。

 

「校園博物館」不侷限在校園圍牆之內;我們對學習環境與學習方式的重視,遠大於佈置展場。在孝威國小校長和學校老師的構想裡,校園以及周邊的社區、農田,全都是「校園博物館」的空間範疇,社區的廟宇、校園裡頭的植物、昆蟲,學生搬演的布袋戲、編的中國結、過境的候鳥都是「校園博物館」所要展示給參訪者的訊息內容,未來,老師們要以這些素材設計教學活動,學生更將親自拿著傳統的農具學種菜。「校園博物館」是一個活的博物館、動態的博物館,因此,它的空間規劃必然時時刻刻考慮到學生與「環境」、學校與社區的互動,而不僅是在建築物上求變化而已。

融合式學校
融合式學校

小結

由蘭陽博物館與蘭博家族所帶動的宜蘭博物館運動,目的並不在於讓每個學校都設立一個博物館,其實我們更期待的是每個學校都能營造自己的特色,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夠明白並且懂得善用宜蘭縣內的博物館資源,共同守護我們的自然與文化資產,讓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喜歡去的、快樂的學習場所。這樣的夢想其實一點也不遙遠,只要我們真心的張開眼睛看視校園裡的一朵小花,聆聽一聲蟲鳴,我們就開啟了夢想的大門。

〈參考書目〉

  • 呂理政 ,《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1999,南天
  • 孟祥森 譯,Rachel Carson 著,《永遠的春天》,1999,雙月書屋
  • 植原 彰 著,邵明宗 譯,《環境教育----就從老師開始吧》,1999,稻田
  • 黃武雄 ,《台灣教育的重建》,1995,遠流
  • 張軍紅等 譯,Loris Malaguzzi 等著,《孩子的一百種語言》,1998,光佑
  • 楊冠政 ,《環境教育》,1997,明文
  • 羅欣怡 ,《博物館與社區發展》,1997,師大碩論
  • 《人本教育札記》,1996/101997/10,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