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07期-博物館視野「卑南文化公園的植栽規劃」

林佳靜  /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

一、卑南文化公園的基本構想

1980年南迴鐵路台東新站的整地工程,施工單位在遺址上進行大規模鏟土,揭開了蘊藏豐富的史前卑南文物,也讓沉睡數千年的史前遺址重現在世人的眼前。經由考古學家的發掘研究,認為這是台灣新石器時代一個十分重要的代表性遺址,也是沿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中,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同時也在各界的努力下開始有史前館的籌建,也促成了台灣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卑南文化公園的誕生。

 

傳統以物品為主的博物館,近年來已逐漸重視物品原址狀況的資料,在蒐藏政策上,也從以物品導向變成以背景環境為主的趨勢。背景環境資料可賦予物品意義,同時物品也可對相關的空間提供更多的意義(鄭惠英譯,1989)。因此有現地博物館的產生,也就是主張物品現地保存,以賦予物品的背景環境與歷史文化脈絡之意義。而考古遺址現地博物館則是專稱以博物館經營現地保存展示之考古遺址;如果有包含遺址及其周圍環境的野外遺址博物館通常稱為考古遺址公園,廣域的歷史保存主張史前或歷史遺跡與周圍的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不僅應保存於其原始的地點,而且必須將周圍環境一併保留,才能彰顯其完整的歷史與文化意義,此即所謂的「廣域保存原則」。廣域保存的觀念與自然生態保護區、國家公園的設置相呼應,同為世界自然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重要發展理念(呂理政,1999)。卑南文化公園即是以保存維護史前遺址為基礎,以廣域保存的構想並進行展示教育計畫,規劃為一座具有自然風貌的考古遺址公園。

 

遺址公園最大的資源在遺址本身,因此卑南文化公園的基本理念,是規劃一座心存遺址的自然公園。規劃者心目中必須先存在一個新石器史前聚落的想像,根據考古學者多年來於卑南遺址的發掘研究成果,以此為藍圖進行遺址公園之規劃。理想中,基地應包涵「遺址中心區」與「遺址環境保全區」兩大部分。前者以現地發掘展示場、現地保存展示館及遊客服務中心等為核心,將發掘、研究成果設計成教育性的展示。後者則是根據遺址出土的花粉分析,鄰近地區的殘存原生植物調查,加上南島民族習用之民俗植物,推斷史前時代的自然環境生態。並自其中選擇適地的原生植物予以栽植推廣,模擬史前時代卑南聚落的自然環境意像(曾聖元,2000)。

二、卑南文化公園植栽規劃的理念基礎

卑南文化公園的植栽為史前自然環境展示的重要一環,所選樹種須為台灣原生植物,並以台灣東南部地區之特有或具重要生態意義的植物為主。史前館於籌備成立之初,即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植物學研究所的李瑞宗博士進行卑南山附近的原生植物調查研究,並設置原生植物苗圃,實際栽培公園備用植物,以期盡可能恢復卑南遺址的自然植被。自卑南山頂而下,至卑南文化公園的河階地,依次調查8個樣區。每樣區面積10mX10m。調查結果略述如下:(李瑞宗,1993

 

  • 樣區1~3為西側山稜的森林植被,為黃連木台灣海桐群叢。地被植物以台灣蘆竹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海棗的生育,數量約為10~20株左右,應為昔日海崖植被之殘餘。

 

  • 樣區4~6為東側山稜之森林植被,為黃連木刺裸實群叢。地被植物亦以台灣蘆竹為主,較為特殊的植物是台灣赤楠、刺裸實、糙葉樹、魯花樹,明顯地含有海濱植物成分之特性。

 

  • 樣區7為山谷的森林植被,種類繁多,覆蓋度大,以榕楠種類為優勢植物,可為幹花榕—大葉楠群叢。地被植物以觀音座蓮、山棕、拎樹藤表現出亞熱帶鬱閉河谷森林之面貌,本樣區同時可為植物演替達到近極盛相之代表。

 

  • 樣區8為河階地的草原植被,植物種類最少,僅有灌木層及草本層,無喬木層。可為葛—垂桉草群叢。

 

近年來地質學者研究指出,原本相連於鯉魚山的卑南山,因受來自東南方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力量擠壓,隨著斷層的形成,卑南山隨著板塊推擠西移,而鯉魚山則留在原地(朱傚祖、游明聖,1997)。地理環境的變遷加上李瑞宗先生的調查研究,都更加顯示了本區植被的變遷過程與環境的多變。

 

文化是一個民族或一群人為適應環境而產生的固定因應方式,一方面是適應環境而產生的結果,另一方面卻也成為適應環境的一種手段(劉益昌,1992)。如為了禦寒而穿衣,為避風雨而建造房屋,為延續生命而採集、生產食物,也為了達成上述這些行為而製造工具,而不同的自然環境也會孕育出不同生活方式與思想體系的民族。近年來民族生態學愈受重視,有更多的學者加入研究的行列。所謂民族生態學(ethnoecology)的定義是當地居民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所有研究,包含一些子科學如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民族昆蟲學(ethnoentomology)、民族動物學(ethnozoology)(Martin,1995。轉引自劉炯錫,2000)。史前卑南文化與現今台灣原住民的關係,尚待更多的考古資料研究,但基本上卑南文化與原住民間應有深厚的關係這點是獲得大多數學者肯定的。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日常生活中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極深,也累積了諸多應用自然的生活智慧。因此卑南文化公園的植栽將藉由台灣原住民民族植物的研究與栽培,重現原始部落的生態智慧,並提供學校環境教育之場所,也讓卑南文化公園的自然生態更為自然與生動。

三、卑南文化公園植栽規劃─兼具自然與文化的生態公園

本區為史前卑南聚落所在地,為考量遺址地下遺物分佈之疏密,採用草坪、疏林、密林方式,同時順應公園沖積扇之地形依植物自然分佈情形進行分區規劃。

 

  • 園區東南半部靠近遺址精華區部位,為避免破壞地下文物,以淺根性大草坪設計。同時亦使遊客進入此區能感受這片賞心悅目的緩起伏綠草坪,以及聳立其後金字塔型的都蘭山。

 

  • 園區中央設施區,配合入口廣場、停車場、戶外表演場、中央步道、遊客服務中心等配置,依疏林方式與植群分佈之現象設計,規劃為海岸林至熱帶二期林之生態。

 

  • 園區西、北側,為沖積扇緩坡與礫岩層陡坡的交接地帶,以密林方式規劃為東部地區低海拔熱帶至亞熱帶原始林,依本土喬、灌、草、蔓混生方式處理,除有生態上的意義外,也兼具水土保持及景觀隔離效果。

 

  • 園區北側另闢一區栽植南島民族之民俗植物,並依功用分為食用、染料、建材、祭祀等區。

 

卑南文化公園植栽規劃的理念,是期望能呈現自然與文化的生態公園。就自然的部分,本區順應原本地形,遵照自然植群分佈與演替之原則,依次規劃海岸林、熱帶二期林與熱帶林至亞熱帶林相三區,藉以述說植物的種類、故事及森林演替的變化。就文化的互動,本區為一史前聚落,依考古資料顯示,台灣新石器時代史前人類的生活形態由早期大坌坑文化的海岸適應型,到後期逐漸有部分轉向內陸發展。由入口廣場沿步道而上,正好提供遊客由海岸逐漸進入山麓平野的自然環境意象。另在遊客中心前至民俗植物區之步道的二期林中,同時亦述說著因人為開墾干擾後所呈現的先驅植物群落。最後在南島民族民俗植物展示區更深刻地說明了原住民文化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在本區旁可設置文化傳承空間,由定期的原住民展演活動中使遊客能體會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

四、結語

卑南文化公園是一座山海環抱的自然生態公園,踩在遺址上,感受土地的歷史、體驗自然生命的律動。這塊土地展現了自遠古以來自然與文化綿長不絕的生機,呈現出一座充滿生命的綠色博物館。

 

參考書目:

朱效祖、游明聖。1997

臺東縱谷地震與斷層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呂理政。1999

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書局。

 

李瑞宗。1993

植栽文化。造園。

 

曾聖元。2000

卑南文化公園的遠景。認識台灣的原生植物。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潘富俊。1992

草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特定區編印。

 

鄭惠英譯(Peter van Mensch)。

博物館學與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第六卷第三期。

 

劉炯錫。2000

台灣原住民民族生態學的研究。東台灣研究會。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