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0期-博物館視野「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小陶器」─兒童體驗室

王亞婷  /  鶯歌陶瓷博物館

我聽到的容易忘記    

我看到的容易記得  

我親手做的才真正了解

前言

博物館是藉著展覽與大眾互動並且提供學習機會,而視覺與觸覺的學習效果,比起文字的抽象學習來得深刻,特別是對於兒童。為此,鶯歌陶瓷博物館在籌建之時,就為小朋友規劃一個「土」的體驗區—兒童體驗室,其目的是結合博物館各項展覽設計相關主題活動,讓小朋友能夠親身體驗動手操作,在自由、活潑的方式下體驗陶瓷、認識陶瓷,藉由親身與陶土直接接觸,從中獲得愉快有趣的經驗!

兒童體驗室。王亞婷提供
兒童體驗室。王亞婷提供

空間規劃

「土」的柔軟、延展特質是藝術創造極具親和力的媒材,非常適合小朋友以手、全身肢體或簡單工具,進行捏塑造型或遊戲活動。特別是處於現在少有與自然接觸的環境中,對於兒童心理、創意和情意均有極大的伸展。兒童體驗室主要設施以陶瓷為主體,均是在籌建時藝術家特別量身製作展示互動設施,室內空間佔地約150坪分為陶土壓印區、陶樂發聲區、陶燈視覺欣賞區和主題活動區。

陶壁—進門的視覺

一進兒童體驗室首先看到的陶壁—是用36片陶板拼成高200公分寬198公分,陶壁圖像上有七名小朋友分別在玩陶土、捏陶、玩陶鈴、陶鼓與畫陶、捏塑,呼應兒童體驗室展示設施與玩陶體驗時的情景。

陶壁。王亞婷提供
陶壁。王亞婷提供

壓印區—地板陶磚

壓印是製陶裝飾的一種方法,陶土成形、裝飾等階段為兒童對陶藝創作或陶瓷製作過程中,最感興趣且適合親身經歷參與,壓印區的設計構想就是源自於此。壓印區-直徑七公尺是用1100℃素燒過的地板陶磚所鋪成共計578片,光著腳踩在陶磚上直接體驗陶土素燒過的觸感,再依循陶磚上設計的凹模凸模各種幾何圖形或線條,親手壓印、捏塑組合出喜愛的作品,每回小朋友在這兒往往玩到捨不得離開。

壓印區。王亞婷提供
壓印區。王亞婷提供

陶樂區—好聽的聲音

壓印區是陶瓷創作媒材的原始體驗,那麼陶樂、陶燈和陶壁就是釉燒後的探索與發現,陶樂區是運用敲擊、彈奏、旋轉等方式表現陶土高溫燒製後的聲音,配上適合小朋友操作的高度和鮮豔的釉色,製作出如童話故事中皇冠、火箭、魚骨頭的造型,引起感官視覺的注意與好奇,去發現這些造型奇特的陶瓷,是如何發出好聽的聲音。

陶燈區—美的欣賞

陶燈區的三座大型陶燈是兒童體驗室最高的展示設施,不論是三角尖塔、圓形捲軸或是高樓,欣賞視覺美感的同時,也能觀察陶瓷高溫燒製後所呈現的質地和造型。

主題區—每月更新

上圖由左至右依序為陶樂區/陶燈/主題區。王亞婷提供
上圖由左至右依序為陶樂區/陶燈/主題區。王亞婷提供

主題區的發想是與館內特展、常設展連結,並參酌時令季節和地方節慶的氛圍去構思。

 

今年二月、三月主題「方塊故事說故事」和「磚飾裝飾」,是配合「流光凝煉方寸間—臺灣與荷蘭老磁磚展」。「方塊故事說故事」—利用釉下彩花紙、塗鴉筆,在四塊素燒過的磁磚上貼花、著色構思一則故事。「磚飾裝飾」—是將切割好的圖案墊在素燒瓷磚上,用海綿沾顏料做擦拭、點彩,在磁磚上來回刷動將顏料暈開,形成渲染的效果。此外,去年十月的「南瓜提燈」,是由兒童體驗室陶燈區延伸出,並應著時令節慶西洋萬聖節而設計。

 

此外,會在假日上活動的內容安排親子導覽約三十分鐘,運用兒童熟悉的語彙將館內常設展介紹給小朋友認識。期望從展示物件的技法、器型意像設計動手操作活動,延伸到展覽內容達到互動與教育推廣的整體目標。

圖上由左至右依序為每月主題公告陶板/方塊故事說故事/磚飾裝飾。王亞婷提供
圖上由左至右依序為每月主題公告陶板/方塊故事說故事/磚飾裝飾。王亞婷提供

運作現況

目前兒童體驗室活動場次為上、下午各一場,參加活動的對象為四至八歲的小朋友,從幼稚園中班到國小低年級階段。平日週二至週五上午場次為團體預約時段,是學校團體戶外教學的資源。例假日親子活動時間,鼓勵家長陪同小朋友一起來親身體驗。每場活動現場都有兩位老師負責帶領引導,還有熱心的志工會協助進行。

 

各場次體驗時間(如檔案下載)

結語

010期-博物館視野「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小陶器」─兒童體驗室

誠如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口語:「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手做的才真正了解。」著重的是兒童在博物館中所經歷的視覺與觸覺的互動學習經驗。

 

在此不論是學校班訪或是親子活動,幾年後若能聽到來體驗過的小朋友,訴說著鶯歌陶瓷博館—兒童體驗室愉快的記憶,是我們開始的初衷也是最真摯的回饋與!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