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資源下載

淇武蘭考古遺址

文化內涵:金屬器時代(下文化層距今約1400-800年前;上文化層距今約600-100年前)

淇武蘭考古遺址想像圖
淇武蘭考古遺址想像圖

淇武蘭遺址位於礁溪鄉二龍河畔,因河川整治與北宜高速公路跨河工程,於2001年起進行搶救發掘,出土了距今1400-800年前的普洛灣類型遺物,以及600-100年前的噶瑪蘭舊社遺物及遺跡。

1648年荷蘭所進行的戶口調查中,淇武蘭為台灣中北部最大的原住民聚落,有180戶,840人,出土的遺物、生態遺留與現象都非常豐富,可見漁獵、採貝、耕種、住杆欄屋、行屈肢葬,且自製陶罐、木碗、木槳等器物,他們在木板和骨角上雕刻,除了進口陶瓷器、銅錢、玻璃珠、瑪瑙珠等等大量舶來品之外,還趕上抽煙斗的世界流行風,各類生活器物十分精采豐富,為金屬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無文字的歷史走入有文字的歷史

淇武蘭遺址的年代剛好介於「無文字的歷史走入有文字的歷史」的關鍵轉換期,且遺址的文化層連續而保存良好,因此,透過淇武蘭遺址的考古研究,不僅能讓文獻活起來,也是探討噶瑪蘭族早期社會文化樣態與文化變遷過程的最佳素材。

遺址基本資料

1.位置:位於蘭陽三角洲沖積平原北端,行政轄屬礁溪鄉二龍村。遺址位置大致以得子口溪與其支流茅埔溪交匯處為中心,為十七世紀荷蘭文獻紀錄噶瑪蘭族最大社、人口最多之淇武蘭社域所在地。

2.保存狀況:淇武蘭遺址主要受到2001年「礁溪鄉得子口溪第六期治理工程」、2002年「北宜高速公路橋墩工程」與「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蘇澳段台電管路工程得子口溪(C510)標推管工程」影響,陸續進行搶救發掘工作,對於遺址之完整性產生重大影響。

資料來源:
劉益昌,200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宜蘭縣、花蓮縣》。臺北:內政部。
陳有貝、邱水金、李貞瑩,2008,《淇武蘭遺址搶救發掘報告》一~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