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8期-宜蘭縣眷村的形成與發展

林正芳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

日治時期南北機場的軍事設施。(王珩提供)
日治時期南北機場的軍事設施。(王珩提供)

國軍眷村是台灣社會一種特殊的聚落型態,一般都以「眷村」名之,眷村是伴隨著軍事設施而出現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宜蘭始終沒有太重要的戰略地位,即使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宜蘭地區主要的軍事部署也只是以駐防在宜蘭市內的台灣步兵第一聯隊第四中隊以及駐防於蘇澳的一小隊兵力為主。

 

隨著太平洋戰爭戰況的緊張,盟軍藉由強大的空中機動部隊進攻日軍在太平洋諸小島的軍事基地時,日軍不得不開始強化台灣的空中防衛能力,宜蘭的南機場在昭和18年興建,在昭和19年7月完成。而在昭和8年建造完成的民航機場-—北機場,也在昭和18年改為軍用機場。

 

為了防止盟軍登陸,日軍在宜蘭部署三條防線,第一條就是海岸線,由於宜蘭平原的溪口,如竹安河口、冬山河口、蘭陽溪口一帶,大量徵用公工挖設戰車壕、散兵坑以及建造槍砲堡;第二條防線是平原之中宜蘭、羅東、蘇澳三郡郡治,及鄰近小聚落、港口、機場等的防禦工事;第三條防線則是宜蘭平原後半部接近山區的防線一些陸、海、空軍的指揮部都設在這裡,而且動用了許多外地和本地的公工在山區挖設坑道(註1)。

 

昭和19年8月宜蘭地區開始有飛行戰鬥部隊的駐守,盟軍在昭和20年1月登陸菲律賓之後,對於日軍造成莫大的打擊,面對這樣的局勢,日軍便在昭和20年1月19日發布「天一號作戰」,也就是特攻自殺式作戰,特別是當盟軍在昭和20年4月1日登陸琉球之後,日軍針對盟軍在琉球的基地或航空母艦進行特攻式作戰,由於琉球位於宜蘭附近的海域上,所以許多對琉球進行特攻作戰的飛機,都以宜蘭機場為暫時的停靠站。太平洋戰爭末期時,宜蘭因靠近琉球的地緣關係,成為特攻戰機停靠與出發的場所。

 

根據《宜蘭縣軍事設施調查報告》的研究,二次世界大戰駐守宜蘭地區的兵力總人數保守估計約有將近12,000~15,000人之間(註2),但沒因此而設置眷村。

 

民國34年台灣光復,10月26日國軍的設營部隊官兵80餘人到達宜蘭(註3),將總部設在南門的衛戌醫院,主要工作是登記日產。當年4月底在員山日軍北區司令部擔任農業指導員的黃木溪先生,因為是軍中少數的本地台籍人士,因而8月台灣光復後,仍留在部隊中協助接收的工作,直到10月底任務結束才離開(註4)。根據口述資料,最先來宜蘭接收的部隊是陸軍十八軍,但人數應該不多,而且有現 成的營舍可以使用,眷村的大量產生是從民國38年後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為了安置來台的軍人及軍眷,眷村大量、快速地出現。

岳飛新村舊照。(王珩提供)
岳飛新村舊照。(王珩提供)

 

從民國38年後大批軍人及其眷屬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建立無數眷村,根據宜蘭縣政府在民國74年的統計,本縣軍眷村分部為宜蘭市篤行新城等10處,員山鄉興國新村等2處,礁溪鄉化龍二村等4處,其中成功新村係大陳義胞,頭城鎮忠孝新村1處係大陳義胞,壯圍鄉仁愛新村1處係大陳義胞,羅東鎮鍾山新村等5處,五結鄉篤行三村1處,冬山金陵新村1處,蘇澳鎮岳明新村1處係大陳義胞,以上共計軍眷26處,含大陳義胞新村4處,居住戶數2,028戶,人口7,068人,面積27.7278公頃(註5)。這是關於宜蘭縣眷村最早也最全面性的史料。

左圖:大陳義胞的眷村~岳明新村。(施煥沖提供) / 右圖:大陳義胞的眷村~成功新村。(施煥沖提供)
左圖:大陳義胞的眷村~岳明新村。(施煥沖提供) / 右圖:大陳義胞的眷村~成功新村。(施煥沖提供)

 

最近而且具有全面性普查的資料,則為民國94年出版,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的《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本書的附表清查顯示宜蘭縣共有22處,與前書的26處差別在於本書只紀錄國防部及其各軍種所輔導管理的各眷村,以作為未來眷村改建的參考之用。因而本縣的4處大陳義胞的眷村、行政院退撫會興建的宜蘭市蘭竹新村,以及自行集居的宜蘭市復國巷並不列入。

 

另外國防部總政戰部在民國74年印製《國軍軍眷服務單位、眷村分布地區名冊》,也列有若干眷村,雖然不周全,但也十分重要。

左圖:蘭竹新村為安置榮民轉業所形成的聚落。(施煥沖提供) / 右圖:改建前的大鵬新村。(王珩提供)
左圖:蘭竹新村為安置榮民轉業所形成的聚落。(施煥沖提供) / 右圖:改建前的大鵬新村。(王珩提供)

 

根據上述資料的整理,宜蘭縣的眷村分為4大類型:

 

  1. 國防部列管的16個眷村,也就是狹義的眷村,包括:礁溪鄉盱江新村、化龍二村、慈仁七村(化龍三村)、宜蘭市大鵬新村、化龍一村、凌雲新村、建國新村、員山鄉敬業新村、興國新村、冬山鄉金陵新村、羅東鎮金陵一村至六村、康定新村、五結鄉篤行三村。
  2. 大陳義胞的眷村,包括:蘇澳鎮岳明新村、礁溪鄉成功新村、壯圍鄉仁愛新村、頭城大溪忠孝新村。
  3. 榮民集居地:退役榮民自行覓地建居,日久聚集成村,如宜蘭市復國巷。
  4. 榮民轉業所形成的聚落:參與開闢中橫的榮民,在工程結束後,被安置的眷村,如宜蘭市蘭竹新村,屬行政院退導會系統管理,另外宜蘭市林業二村、慈安一百戶、壯圍鄉五大社區都是森保處興建安置員工的眷村。

 

其中,己改建眷村包括宜蘭市篤行二村、大鵬新村、岳飛新村,羅東鎮康定新村、鍾山新村,員山鄉的敬業新村。

 

遷村或廢村的有宜蘭市中興新村、宜蘭新村、建國新村,羅東鎮金陵二至六村,員山鄉興國新村。

 

雖然己經改建完成,但該眷村屬性為「職務官舍」,未來眷村改建完成後仍需遷移的包括員山鄉的敬業新村,礁溪鄉慈仁七村(原化龍三村)。

 

未改建的眷村,包括礁溪鄉盱江新村、化龍二村,宜蘭市化龍一村、凌雲新村,羅東鎮金陵一村,五結鄉篤行三村。

宜蘭縣軍眷村位置圖(資料來源:民國74年,《宜蘭縣軍眷村(大陳義胞)改建國宅研討會資料》,未刊本。)
宜蘭縣軍眷村位置圖(資料來源:民國74年,《宜蘭縣軍眷村(大陳義胞)改建國宅研討會資料》,未刊本。)

備註

  • 註1 林清文、張瑞昇,民國85年,《日治時期軍事遺址調查》,宜蘭,財團法人蘭陽文教基金會。
  • 註2 淡江大學建築系,民國95年,《宜蘭縣日治時期軍事設施-調查研究保存再利用計畫報告書》,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註3 《台灣新生報》,民國34年10月30日。
  • 註4 民國95年10月9日〈黃木溪老師訪談紀錄〉。
  • 註5 宜蘭縣政府,1985.7,《宜蘭縣軍眷村(大陳義胞)改建國宅研討會資料》,未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