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1期-博物館視野「台北私立博物館聯誼會的結盟」

廖桂英  /  鴻禧美術館副館長

前言

經過SARS的侵襲,這段期間各行各業委實受到重創,視聽媒體日以繼夜的報導,報章雜誌巨細糜遺的刊載,民眾受到如此的疲勞轟炸,憂鬱症似乎已然上身。在平日安泰時節,文化生活消費本來就已不太蓬勃,文化藝術單位無一不是慘澹經營,這次病毒肆虐的遭遇,眾多博物館用門可羅雀形容,絕對不誇張,這光景怎是一個愁字了得。雙城記有句名言「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商界也有句「壞的時機也許是好的轉機」,相對於非生活急需的博物館事業,攸關未來生存和延續,經過嚴峻的考驗,讓我們迫切思考如何創造新契機。

博物館的原動力

談到博物館,經過百年來的持續發展,西方社會將博物館融為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博物館也逐漸成為教育及文化政策宣告的場域之一。著名的博物館學者在論著中提出,當一般人的教育程度提昇和休閒時間增多時,博物館在人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愈益加重。新博物館學更是提出現代的博物館是休閒場所的主張,具體說明當前的社會,博物館放寬一向以物為主體的觀念,著眼以人為服務對象,有任務提供休閒時間增加的民眾,隨時進入博物館參觀。

 

如果說參觀群眾的熱情參與是博物館發展的要素之一,那麼博物館間相互聯結與合作,資源共享,努力引發民眾興趣是博物館界近年來主要的原動力。重要的博物館組織如ICOMAAM多年的發展成效自是有目共賭。台灣的博物館面對多元化社會發展的趨勢,絞盡腦汁,卯足心力,一方面在展示主題的更新與陳列力求生動活潑,一方面結合資源,設計各種老少咸宜的教學課程和活動,希望吸引闔第光臨,創造參觀風潮。最近,所謂博物館家族觀念的拓展,興起一股風潮,顯示博物館未來經營和衷共濟的新趨勢。

台北私立博物館聯誼會

台灣私立博物館的發展時間與國外相比,應該還屬萌芽階段。八○年代以來,南北籌建了多座的大型博物館、美術館,同期也陸續出現私人成立的小型博物館。這些小博物館背景不同,可敬的是充滿熱忱,主要建立在無私與奉獻的信念,同時都訂定回饋社會與推展人文教育的宗旨。然就整體規模、典藏內容、人員編制、經費預算等基本要素而言,事實上與公立博物館相比有如天壤之別。在政府文教單位的重視及知名度的擴張方面也難與公立博物館抗衡。

 

位於首善之區的台北市,資源確實最豐富,市中心即擁有多所不同主題的私立博物館。參加聯誼會的會員館有四所,當時確定以設立基金會為主要原則。依成立時間的先後次序,最早是位於北投的臺灣民俗北投文物館,收藏內容及展示規劃、推廣教育都以台灣先民生活的文物和原住民藝術文物為主。其次是位於仁愛路楓蔭大道上的鴻禧美術館,範圍較為寬廣,以大中華的傳統藝術文化為重點,希望營造典雅文藝生活環境,同時加強學術研究。與國外及大陸博物館交流密切,每年安排國外重要藏品特展及舉辦學術講座。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位於士林外雙溪,與國立故宮博物館對門而居。收藏與推廣均以台灣原住民文物為主,展示主題非常明確,設計方面,採取實物與相關影音配合,喚起參觀民眾尊重原住民文化。每年舉辦專題特展,闡釋台灣原住民歷史淵源及發展。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位在長安東路,精巧細膩。它述說的是人類與紙之間的相互關係,甚至於如何加強現代生活中的環保概念。安排學生團體實際參與手工紙的製作和親子間學習的成長課程。

成立經過

民國八十四年,日本亞細亞航空往來飛航台北與東京,舉辦台灣旅遊週,大力促銷二人成行、四人成行甚至是十數人成團的套裝旅遊。鴻禧美術館因緣際會提出旅遊團體的觀光行程規劃,希望以台北地區的文化藝術與美食結合方式招徠東瀛旅客。故宮博物院之外,將鴻禧美術館連接樹火紙博,之後連結北投文物館至順益原住民博物館等四家私立館,計劃推介台北市區文化藝術的多元性。為了展現台北私立博物館的特色,除日語導覽外,尤其接待方式協議加強,比如到鴻禧將以蓋碗茶招待,重現台灣人溫馨的待客之道。企劃案在日亞航引起很多的議論,日本幾經詳細的市場調查,基於觀光客來台日程及景點安排考量,最後航空公司僅能選擇故宮及鴻禧納入套裝旅程的重點。

 

初步的旅遊推廣串聯未竟全功,但是四館的合作概念建立了默契。民國八十五年夏天,四館館長再次聯繫,在北投文物館顧問江韶瑩教授的支援下,經過一再的討論和斟酌,提出合作構想,決定正式組織成聯誼會,依開館先後次序排定值年代表。並且於八十六年三月七日正式對外宣告。共同的目標在於整合四館的資源,加強館際人員的訓練和資訊交流。進而共同推動社會教育、藝術欣賞、典藏研究、舉辦學術講座、研討會等,希望群策群力,脫出小博物館人力及物力困乏的藩籬,熱誠的貢獻與投注,為提昇社會藝文水準而努力。

民國86年,台北市四所私人博物館正式組成聯誼會。    廖桂英提供
民國86年,台北市四所私人博物館正式組成聯誼會。 廖桂英提供

攜手同心

在資源整合討論中,結合各館館員腦力激盪,作出結論。而同時各館派出館員聯繫和商討。聯誼會一攜手合作立即展現效力,第一:印製聯合導覽卡。以博物、生活、文化觀為軸,希望大眾打開私立博物館的門。首先發行八千份,上面有中英文四館簡介和導覽優惠卡使用辦法,說明參觀四館蓋滿館戳後,即可免費至四館任何一館參觀。

 

第二:與報社合作刊登共同廣告。共同提供會員卡500張予中央日報作為業務推廣,報社提撥廣告版面全國版一次及北區版十五次。第三:成立後屆臨春假,推出「博物館親子春天遊」活動對象為家長一人,國小兒童三人成一組,只須家長購參觀券,四館設計配合參觀學習單,主動邀請社區、學校一起參與。希望協助老師、家長、小朋友共同進入博物館而且如何利用博物館,參加文化活動。

台北私立博物館聯誼會共同印製聯合導覽手冊,以達資源整合之效。    廖桂英提供
台北私立博物館聯誼會共同印製聯合導覽手冊,以達資源整合之效。 廖桂英提供

成長階段

省文化處成立後,為增進公私立博物館與文化機關聯繫,即須瞭解和探討各地區文化發展的現況以及所面臨的問題。聯誼會除了各館展覽館務的合作和討論外,同時接受省文化處委託主辦研習或研討會。如於八十六年六月十三日在鴻禧美術館舉辦「北區公私立文化單位資源整合座談會」,主要議題在討論一、公私立文化機構的交流與認識。二、公私立文化機構的資源整合與互動。三、公私立文化機構如何推動文化發展。四、公私立機構所面臨的問題。參加活動與議題討論的單位及人員熱切的共識,期望朝發揮資源整合與落實文化與生活的目標前進。

 

民國八十七年八月再次由省文化處委託編印「芝麻開門博物館」,將全台大小型、公私立博物館分區編輯成冊。從籌劃、討論、分配工作、蒐集資料與各地方的博物館連絡、文稿編輯校對等歷經八個月,四館人員從館長到認養工作的館員組成的編輯小組,在經費、人員與時間都不甚寬裕下,孜孜不息的堅持,充分發揮團隊精神而協力完成。博物館名錄出版後,爭相傳閱,引起各文化單位和社會大眾的迴響。而對聯誼會而言,館際間資源的增進及館員間情感的交流,博物館人對文化的認知與責任是四館最大的收穫。

 

民國八十九年再次共同主辦「博物館災害防阻及危機處理研習營」,與公私立博物館攜手前進。前年,元宵節更與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至善園親子提燈籠活動。活動企劃,先期各館推選館員研習燈籠製作,四館分組加工成製作小包,再由館員在各館作現代環保燈籠教學,元宵節晚間提燈夜遊。四館組成嚴密分層及防護工作小組,圓滿達成一場欣慰的活動。

民國87年出版之「芝麻開門博物館」一書,將全台各類型博物館分區編輯成冊。    廖桂英提供
民國87年出版之「芝麻開門博物館」一書,將全台各類型博物館分區編輯成冊。 廖桂英提供

交流交心

聯誼會除了接受委辦活動之外,四館每年輪值時,依各館的時間或資源、經驗,不定時舉辦館際間所有館員的再職訓練或交流討論餐會,或邀請館外專家學者主講增進館員成長的課程,如全景映象工作室紀實記錄片觀賞研討,攝影家吳乙峰先生親臨講解,館員們的心靈如甘露親淋,怦然而動。博物館新知部分,如日本新博物館的發現,邀請留學日本博物館學專長的學者黃貞燕女士就東瀛新建主題館的目的及展示詳細說明,大幅增進館員的知識面。

未來方向

近年,國家文藝基金會提出私立博物館工作計劃補助辦法,文建會也有地方文化館補助計劃實施、地方文化館輔導計劃。聯誼會四館自我評量,有機會依自身館的需求提報計劃申請小型文化館的輔導。經過六年來的活動與成長,有稍許變化,第二階段輪值館的北投文物館,列入古蹟修護計劃,獲得補助館社維修,因而休館一年並暫時對外開放。面對整體經濟衰退、通貨緊縮的時代,文化消費勢必減少,私立博物館聯誼會未來的營運發展,如何堅持理想,一方面極須自我提昇,發揮更多創意。一方面須更實際參與所有文化館的網絡領域,共同推展資源整合的效益。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