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7期-生命禮儀~從宜蘭地區喪葬禮俗談起

林清泉  /  宜蘭社區大學講師(圖:卜華志)

一、前言

由於經濟的發展,功利主義不斷地滲入「以禮節俗」的宜蘭傳統禮俗,使原來誠敬莊嚴的本質,任由虛華浮誇的陋習蔚為風氣,而目前喪葬儀節正是反映出這種失序的現象。又原本冀望以祭祀來教化民眾,推廣社會行為道德,所以祭祀是禮俗的社會基礎,然而當前的祭祀活動,已漸脫離傳統「祀天祭地」的宗教觀,而呈現出以私利為導向的不正常流行,使得對祭祀神祇的虔敬謙和,受到奇風異俗的風行而逐漸喪失,將使傳統禮俗面臨喪失原本穩定的基盤,遂使社會秩序呈現脫序的現象。

清明時節,正是後人掃墓祭祖、緬懷先人的時候。
清明時節,正是後人掃墓祭祖、緬懷先人的時候。

二、生命禮儀

(一)自然的崇拜

 

人類文化的發展關係,主要可區分為三個概念: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超自然,而信仰是指任何一個社會文化,對於神秘的超自然所形成的敬畏與崇拜的觀念。所表現的祭祀行為,用於趨吉避凶的目的。由於人類認為大自然蘊藏有非常神聖的靈力,而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賜福善人,也可懲罰惡人。因此這力量來源與影響之處,便形成融合多神崇拜與自然崇拜的泛靈信仰,宜蘭地區的大樹公、石頭公、山神……等等即是。

 

圖騰(totem)的崇拜,由於原始社會的生活與動物、植物及自然物息息相關,人們就以某種自然物的圖形作為其氏族的圖騰。而圖騰的崇拜無論在生產、生活、宗教、心理、社會組織都緊密的關係著,不但是一種崇拜的信仰,也是一種社會的結構。以宗教信仰觀點,圖騰具有一種超乎自然的尊敬與保護;就社會觀點,是表現出內部間的關係,也劃分出他族間的對應關係,如宜蘭地區「鳥母」的崇拜。

扶棺痛哭,天人兩隔,最是傷心,如何藉著喪禮,讓生死兩安,可是一門大學問。
扶棺痛哭,天人兩隔,最是傷心,如何藉著喪禮,讓生死兩安,可是一門大學問。

 

(二)人生禮儀(出生、成年、結婚、死亡)

 

在人類許多民族文化現象中,都相當重視社會成員的生命過程,即出生、成年、結婚、生育、死亡等。這些都是生命重要階段所發生的變化,也就是區隔前一階段生命的結束,迎接下一個生命階段的來臨。在不同的社會中因有不同文化與信仰習俗,也產生各式各樣的人生禮儀。

 

由於人類的成長過程中,從出生到死亡須經歷不同階段的考驗,隨著個人生命的體驗,成長、結婚、生子等,皆為欣喜之事;若生命遭逢巨變,面臨死亡即為重大傷痛。為因應不同生命階段,便有相關的生命禮俗,協助當事者或家屬可以度過不同的生命狀態,因此生命禮俗就是一種「通過」儀式的行為。

 

人類生命的誕生到死亡,必須通過不同生命的「關口」,由於社會文化為協助成員順利通過成長關口,便設計出一套生命禮儀的祭祀活動,豐富生命禮儀文化特色。所以生命禮儀即出生禮、成年禮、婚禮、喪禮、祭禮,均彰顯出養生送死的關懷與對應的智慧,來滿足人們心理上的要求,改善外在面臨的環境變化,在精神上實現新的生命平衡,讓生命的存在更有意義。

沒有後代送終的外省老兵,就靠一個老友送行。
沒有後代送終的外省老兵,就靠一個老友送行。

 

(三)死亡儀式

 

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認為「死亡」是終極生命危機,也是宗教起源的重要因素,而大多數宗教啟示一直都源自死亡。即使在今日「死亡」和「拒絕死亡」仍然是人類文化中的強烈主題。荷蘭學者范吉尼(Van Gennep)將喪禮當作生命禮儀之一,而視之為「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的一種。典型的生命禮儀,乃指出生、成年、結婚和死亡所舉行的儀式,通常是當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轉變時,幫助其調適的情境所舉行的儀式,而喪禮則是用來明白表示死者之加入祖先社會的儀式,宜蘭地區目前仍然遵循這個傳統。

 

從出生到死亡的生命過渡儀式中,面對著生命的終結-—死亡狀態,有一套非常嚴謹的「喪禮儀式」,來協助死者及其家屬與社會,接受死者已離開人世間的事實。在喪葬的象徵過程中含有「分離」、「過渡」、「結合」儀式。

 

從父母危篤時,子女必須團聚父母身前,看最後一面(聚合),在遺囑、托孤、分手尾錢等「分離」儀式之後,父母才完成責任,瞑目而去,此在「分離」之前,已有了「結合」儀式。接著移舖,因病人之正處於生死邊緣「過渡」狀態;接著是斷氣即與人間「分離」。死亡的訊息必須傳播出去,以待親友間重新整合,這就是發喪「結合」意義。再來分孝服、乞水、浴身等則在為整個喪禮做準備,正處於「過渡」時。死者雖已離開人間,其親友心理上無法馬上接受,因此再用辭生、放手尾錢、割鬮等小殮儀式來喚醒悲泣的親族確實與死者「分離」的事實。

 

所以死亡的事實必須由儀式(ritual)來反覆的強調,整個喪葬過程象徵變化如下:交待後事(結合、分離)→移舖(過渡)→斷氣(分離)→發喪(結合)→成服(過渡)→化妝(過渡)→小殮(分離)→入殮(過渡)→大殮(分離)→家、公奠(結合)→發靷(過渡)→辭客(分離)→安葬(分離)→返主(過渡)→安靈(結合)巡山、完墳(分離)→做法事(結合)→帶孝(過渡)→除靈(分離)→合爐(結合)→二次葬(結合)。

 

所以喪禮儀式從「結合」、「分離」、「過渡」再回到「結合」儀式,從最初的交待後事到入殮,反覆的分離與過渡儀式,讓親友認知已經是死亡的事實。而家奠、公奠是親友最後一次的結合。而後一次又一次的「分離」、「過渡」儀式後,使靈魂與家族祖先「結合」在一起。同時,死者消失後,所帶給親族的不安也獲得重新的整合,最後藉著除靈、合爐,解除喪葬期間的所有禁忌,一切恢復平常。死者由家鬼已轉換為祖先,而與家族結合在一起,所有的不安和失調又恢復平靜。

左圖:人生至終,不免就是白骨一堆。 / 右圖:現代化明亮的納骨塔園區,大型土地公神像矗立著。
左圖:人生至終,不免就是白骨一堆。 / 右圖:現代化明亮的納骨塔園區,大型土地公神像矗立著。

 

(四)祭祀儀式

 

喪葬禮儀始終保持著鬼靈崇拜與祖先崇拜,而這種崇拜文化都是緊扣著「死亡」現象而來的信仰系統,是生活情感的世代基礎。傳統的祖先祭祀,大都在過年、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等年節例祭。而祭祀之舉行,均與傳統習俗的團圓節日相符,也就是子孫與祖先的整合,也就是所謂的結合儀式。所以祖先崇拜的祭祀禮儀,鞏固了傳統社會結構中的家庭及家族這個基本單位,並使之世系延續不絕。從具體的祭祀行為,整合家族內的成員,肯定倫理的基本人際關係,更使子孫與祖先和諧的關係,尤其在喪禮儀式特別突顯出。所以喪禮時總會讓家族的大集合,展現出不可忽視的力量。

事死如事生,親人往生,焚燒紙紮的洋房, 希望死者居食無缺。
事死如事生,親人往生,焚燒紙紮的洋房, 希望死者居食無缺。

三、喪葬禮俗

民間認為人有三魂,一魂飛往西天,一魂留在墳地 ,一魂將隨牌位回家中享受香煙祭祀。
民間認為人有三魂,一魂飛往西天,一魂留在墳地 ,一魂將隨牌位回家中享受香煙祭祀。

 

(一)喪葬的取向

 

傳統的喪葬禮制,已沿用數千年,大體上不脫離周公所訂的禮制,宋、明、清大都為其範疇。其喪葬儀式包括:初喪的招魂、開齒、縱足(束足使直)、飯含(口內含飯或玉)、小殮覆衾、堂上設帷、殯儀(入棺)、葬時出殯、葬後設祭、立神主牌、奉入祖廟(合爐)、祭祀等儀式。  

 

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從研究中指出:人類面對死亡的態度,通常比想像中還要來的複雜。而且由於人死之後,屍體常會僵直變形,因此生存者經常有憎惡死屍和畏懼鬼魂的強烈感覺。但同時又夾雜著敬愛死者與懷念死者的綿綿情意。於是在恐怖畏懼與不捨的情緒中,混雜著關懷死者的真摯情愛,並且不斷的同時出現,也就是造成喪禮繁複的原因。所以喪禮儀節的安排,主要是讓生者實際體察他與死者逐漸地「隔離」,瞭解親人已確實遠離我們,不可能再回復的事實。於是必須練習著控制自己的情緒,收斂內心的悲痛,在適當的時間內恢復正常。因此必須設計安排種種的儀式,給予當事人可以宣洩激動的情緒,逐漸紓解其內心沉重的痛苦。藉著細密繁縟而分段進行的歷程,漸次遠去的隔離方式,促使自己情緒收斂隱藏,節哀順變,以保存社會的一分元氣。

 

(二)喪禮的內涵

 

漢人喪禮文化具有複雜性,從喪葬儀式、喪服制度,墳墓風水、祖先崇拜、禁忌與除煞,鬼靈與祖先的分際等,其喪葬的禮儀內涵學者認為不外乎有:

 

  1. 葬法:對死者遺體的處理,以免污染活人的生活環境。
  2. 喪儀:殯葬過程與送葬的儀式。
  3. 調適:死者與生者關係調整與維繫,平息生人的情緒,以免他們的正常生活過分受到干擾。
  4. 對「死後世界」的思想或信仰。

 

喪葬禮儀大都以皇室與品官之禮制為主,而不及於庶人。然朱熹之《文公家禮》頒行天下後,由宋朝至清代普遍為士人及庶民所遵行,也延伸到宜蘭地區民間喪禮信仰。儘管傳統喪葬的精神,涵容著高遠的理念,即強調哀儉安葬。然一種制度或禮俗,施行過久,難免變質,使原來的良法美意,逐漸偏離走樣,必須加以修正,使其適合當時的環境需要。雖然宜蘭縣政府不遺餘力的投入喪葬文化軟體與硬體的建設,如目前營運中優質福園及正在進行中的櫻花陵園,均以「節葬」與「潔葬」為依歸,但詳加檢視當前宜蘭地區喪葬儀節,仍有其四項缺失:

 

  1. 無制遵行:政府至今未訂頒推行合乎當代的喪禮制度,致使民眾每遇喪葬,就莫可適從,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不倫不類與社會脫節,更影響善良風俗。
  2. 繁複費時:無論初喪、弔奠、出殯、埋葬、安靈、合爐等各種繁文縟節,非現代人的時間、能力和經濟所能負擔。
  3. 奢靡浮誇:除衣衾棺槨力求精美,各種「陣頭」講求排場,誇耀門第財富, 如同「誇富宴」一般,難有一絲哀戚之情。
  4. 追求風水:在土地取得困難的今天,尚講求風水龍脈,擇日選向,破壞景觀與土地資源,亂墾濫葬影響自然環境與居住的品質,是形成亂葬崗的主因之一。
藉著孝服,可以清楚區分參加喪葬者與死者關係的遠近親疏。
藉著孝服,可以清楚區分參加喪葬者與死者關係的遠近親疏。

結語

由於時空環境發生變化,使得喪禮細節有增有減,然而在深層的文化內涵上,卻是超越時空的。綜觀宜蘭地區的喪禮之所以令人詬病與頗受非議,並不是它的內涵,反而是外表光鮮亮麗的細節。這些細節上的改變是因人有錢之後,由於貪戀虛榮、突顯自我等心理因素所引發而成,這是社會的病態,並非時代的潮流。又宜蘭僻居台灣東北隅,形式封閉,為邊陲地區,加上開發較晚經歷社會的動盪,包括其異族統治、暴力事件、自然災害、家中興旺與衰敗等,使居民依賴超自然能力、鬼神信仰與祖先崇拜,以保平安的境地。也使宜蘭喪葬禮儀比西部地區較秉持傳統。 但自雪山隧道通車以來,這種秉持傳統的喪禮文化,是否將隨著與都會區距離的拉近,而產生重大的衝擊!我們拭目以待,但也期望相關單位能重視之。

左圖:荒煙蔓草中土塚一畝,身後一切,萬般不由人。 / 右圖:「孝女白瓊」代替喪家哭得聲聲斷腸, 這是新時代備受爭議的殯葬風俗。
左圖:荒煙蔓草中土塚一畝,身後一切,萬般不由人。 / 右圖:「孝女白瓊」代替喪家哭得聲聲斷腸, 這是新時代備受爭議的殯葬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