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3期-籌建紀要─烏石港的春帆

林正芳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

烏石景緻。
烏石景緻。

迢迢高掛最檣端,掩映篷窗又畫欄。
烏石春來揚萬幅,龜山日上照三竿。
計程隱約隨風轉,無恙分明帶月看。
絕好平湖秋夜景,倒懸片片印波瀾。

(盧纘祥)

 

烏石港因港域內有3大塊黑色礁石而得名,清代的烏石港為宜蘭貨物進出之咽喉,掌控蘭地之經濟命脈。當時由烏石港可接河道到頭圍,進而上達宜蘭城,甚至員山大湖,造就了開蘭第一街(今頭城和平街)之形成,也因而促進了頭圍之繁華興盛。

 
道光6年(1826)清廷指定烏石港為正口,歸由頭圍縣承署管轄,清代為防範走私貿易與非法移民,訂有「對渡」的制度,烏石港與大陸的對渡港口是福州港,福州是閩江的大港,以閩江口外的五虎門為指標,所以又稱為「逕渡五虎」。烏石港的對外貿易可分成三個方向:往江浙、福州等地者稱為「北船」,往廣東者稱為「南船」,往漳州、泉州、惠安、廈門者稱為「唐山船」,其中以北船為主要的貿易航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船的出發地是大陸的漳、泉一帶,由此可以大致推論,當時宜蘭對外貿易,大部份掌握在漳、泉的行商手上,宜蘭只是原物料的提供者而已,雖然如此,本地負責與大陸對口貿易者,也因此而獲利不少,成為鉅富,如頭圍港畔的盧家。

烏石港的貿易船隻

雖然漢人入墾之前,即有船到宜蘭的記載,但是成為常態,則是在入墾之後,設治前(1897-1910)每年3月至8、9月間,漳泉一帶南風盛發,無法打漁,常有興化、惠安漁船,藉「遭風到口」,載運塩來販賣。

 

烏石港以現在來看,只是頭圍港的入口而已,真正進行貨物貿易的地點在以盧宅為中心的頭圍街一帶,因為地利之便,位於人口密集的濁水溪以北的港口,又有濁水溪接西勢大溪(宜蘭河),可將沿線貨物載運到這裡出口。

 

烏石港「口窄礁多,隨風轉徙」並不是個條件很好的港,烏石港的船運深受季風的影響,「春開秋塞,乘南北風為啟閉」,農曆8、9月以後,貿易船都回大陸去避風了,但到後來,船家熟悉了宜蘭的氣候特性,即使在冬季,東北季風盛發之際,仍可來宜蘭貿易,方法是將船停泊在基隆,而以小船駁運至烏石港,「算來船載四季皆可以漸通」。

 

光緒4年(1878)因洪水帶來泥沙淤積於河道;光緒9年(1883)一艘美國大型角板船於港外觸礁沉沒,堵塞港口(註1)。同時因日治時期宜蘭線鐵路通車,陸運取代水運,使烏石港失去功能而沉寂下來,連帶地使頭城的商業受到打擊。

 

民國80年(1991)漁業署有感於宜蘭縣漁業資源豐富,漁船眾多,而縣內除南方澳漁港較具規模外,其餘均屬小型漁港,泊地面積狹小,平時使用已嫌不足,漁汛期因外地漁船靠泊更形擁擠。尤以頭城地區海岸線佔宜蘭三分之一,但因無優良之避風港,如遇颱風或惡劣天候,致漁民生命財產飽受威脅,遂於民國80年度起動工興建烏石漁港,至92年度完成泊地18公頃,深水碼頭1,594餘公尺,水深7公尺,防波堤1,880公尺,並開發陸域面積7公頃,解決頭城地區近沿海漁船無處避風停泊之困境,保障漁船作業安全。

 

民國89年(2000)行政院核定在烏石漁港區興建蘭陽博物館,指定烏石礁遺址並規劃為公園,結合各項海洋文化設施,連接頭城舊市區的歷史空間、東北角風景區等,形成一旅遊廊道,在區域行人文觀光資之源區帶上,扮演人文旅遊的窗口,展現宜蘭縣歷史與文化之多樣性,可望再現烏石春帆的風華。

蘭陽八景之五-石港春帆。
蘭陽八景之五-石港春帆。

 

根據《噶瑪蘭廳志》中「蘭陽八景之五-石港春帆」圖及《噶瑪蘭廳志》中的記載,船隻多為2-3桅,船隻愈大者,桅數愈多。帆布的材質主要是布與竹兩種材質,但再參考「蘭陽八景之四-北關海潮」、「蘭陽八景之七-蘇澳蜃市」兩圖中的船隻,顯然用竹帆者居多,這方面是因為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取用成本較低廉,另一方面,中國雖早有織布,但用在航行器上,則必須考量它的受風程度,大約直到西洋帆布在中國普遍使用後,才引進作為船帆,即使如此,仍須以麻繩或鐵繩作為經緯,以增強其受風力。

備註

註1 黃盛璘,《宜蘭》,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