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8期-宜蘭市化龍一村

黃小玲

化龍一村座落之基地,清代為宜蘭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基地武營遺址;日治時期後日人改為練兵場、憲兵分屯中隊,二次大戰期間作為日軍野戰醫院,名為「衛戍醫院」,為提供醫院醫官、護士住宿,日本政府在醫院週邊興建日式房舍作為醫療人員的宿舍及儲物間等;民國38年(1949),國民政府撤離至台灣,接收日遺房舍,將本來在大陸天津生產通訊器材和電池的聯勤204廠(註1)撤遷至此,而原木造日式官舍即提供作為聯勤電池廠員工宿舍,取名為「化龍一村」;民國46年(1957)軍方因電池需求急速增加,原來產量不敷使用,即利用美援在礁溪興建新廠,而原宜蘭市廠房改作為聯勤204廠的倉庫。

 

聯勤204廠接管週邊的日遺房舍,提供給服務於電池廠的軍官,後因宿舍不敷使用,約於民國53年由聯勤電池廠自行出資新建(註2)19戶,其中10戶比較大間,9戶小間,民國54年分發,55年遷入,其分發原則係依其服務年資、考績及眷口數(註3)。

 

化龍一村土地權屬原為國有財產局,使用權歸屬聯勤總部,管理權歸屬陸軍總部。近年經宜蘭縣政府與國防部協議交換土地,現之土地權屬為宜蘭縣政府所有。

位置

化龍一村地形圖,現今聯勤前204廠舊址上之建物已全部被拆除。(資料來源,宜蘭市公所)
化龍一村地形圖,現今聯勤前204廠舊址上之建物已全部被拆除。(資料來源,宜蘭市公所)

 

化龍一村位於宜蘭市南門里之舊城內,三面環繞聯勤前204廠區週邊配置。基地還包含聯勤前204廠區及現國軍財務組,由武西路、武營街、西後街及舊城南路所圍塑之一完整街廓,目前聯勤前204廠區為閒置空間,而位於基地東南隅為國軍財務組公務用地。化龍一村週邊有宜蘭酒廠、臺灣銀行、南門計畫區(註4)及光復國小、中山公園等,其中宜蘭酒廠、臺灣銀行、南門計畫區內的設治紀念館等及中山公園都是宜蘭縣政府規劃之「蘭城新月」的重要據點。

左圖:眷村南側鄰接舊城南路,面對南門計畫區設治紀念館等歷史建築空間,往南垂直於泰山路。 / 右圖:眷村東南隅交叉路口,東側鄰接西後街,南側鄰接舊城南路。
左圖:眷村南側鄰接舊城南路,面對南門計畫區設治紀念館等歷史建築空間,往南垂直於泰山路。 / 右圖:眷村東南隅交叉路口,東側鄰接西後街,南側鄰接舊城南路。
左圖:眷村北側武營街,向右垂直於西安街,向左進入部份眷村基地,為武營街71巷入口。 / 右圖:眷村武營街71巷入口。
左圖:眷村北側武營街,向右垂直於西安街,向左進入部份眷村基地,為武營街71巷入口。 / 右圖:眷村武營街71巷入口。

配置、公共空間與植栽

化龍一村配置圖。(本研究調查分類)
化龍一村配置圖。(本研究調查分類)

 

化龍一村的配置形式是環繞聯勤前204廠建築,多為線性配置形式,並於眷村與廠區之間使用圍牆隔絶,故無留設多餘的外部開放空間,僅有武營街71巷內,在眷舍群剩餘的空地上圍塑出一個開放空間,最早是植滿樹木的綠化空間,日後作為眷村主要的公共性活動空間(如打籃球等),但近年因停車問題,活動廣場現作為停車場使用,及眷戶的晾衣晒被場,只有少數眷村媽媽在午後會自行攜帶塑膠矮椅聚集在廣場邊聊天。

 

另外,在眷村內有三棟小型的公共性建物,一棟是磚造平頂的公共厠所,位於武營街65旁,目前閒置;另二棟推估早期可能作為倉庫使用,其中一棟是磚造雙坡斜頂建物,位於眷村西南隅,目前荒廢閒置,週邊長滿雜草;另外一棟是日遺木造雙坡斜頂建物,位於西後街1-11號旁,保存良好,現作為居住使用。

 

目前位於西後街1-6號之眷戶作為宜蘭縣退伍軍人協會、宜蘭縣榮光協會及化龍一村自治會之辦公室使用,辦公室的內部仍保留原始的空間配置型式呈現,客廳放置一套桌椅仍作為客廳接待使用,房間放置一張辦公桌作為辦公空間,另將前庭增建作為會議討論的空間,這裡是眷村老伯伯經常走動(常有老伯伯騎腳踏車經過就停下來打聲招呼後即離去)、聚集的場所,是眷村行政、互動交流的重要空間。

 

化龍一村的植栽豐富,綠意盎然,多栽種於日遺房舍的庭院內,如亞歷山大椰子樹、榕樹、樟樹及果樹(包含台灣枇杷、芒果樹、芭樂樹)等大喬木,從日治時期一路陪伴,述說著歷史的演替。眷村內有許多大喬木被保存良好,建議相關單位可認定為老樹保存。其中,比較特別的植栽配置情形為亞歷山大椰子樹,由基地現況,多分佈栽種於獨門獨院的日遺房舍之間,具區隔空間之用途。

左圖:日遺木造房舍之間的巷弄空間,終日被大喬木遮蔭,眷舍圍牆上多長有青苔。 / 右圖:聯勤前204廠未拆除前之照片,化龍一村隔著一道圍牆環繞配置於廠區週邊。
左圖:日遺木造房舍之間的巷弄空間,終日被大喬木遮蔭,眷舍圍牆上多長有青苔。 / 右圖:聯勤前204廠未拆除前之照片,化龍一村隔著一道圍牆環繞配置於廠區週邊。
左圖:化龍一村鳥瞰照片,聯勤前204廠內建物現已全被移為平地。 / 右圖:位於眷村東北隅眷舍空間配置,多為日遺獨門獨院木造房舍,每戶之間係以亞歷山大椰子樹列植及圍牆作為區隔。
左圖:化龍一村鳥瞰照片,聯勤前204廠內建物現已全被移為平地。 / 右圖:位於眷村東北隅眷舍空間配置,多為日遺獨門獨院木造房舍,每戶之間係以亞歷山大椰子樹列植及圍牆作為區隔。
左圖:活動廣場四周留有排水明溝,通常也是眷戶晾衣晒被的最佳空間。 / 右圖:下午3時左右眷村媽媽們會自行搬置椅子到活動廣場來話家常。
左圖:活動廣場四周留有排水明溝,通常也是眷戶晾衣晒被的最佳空間。 / 右圖:下午3時左右眷村媽媽們會自行搬置椅子到活動廣場來話家常。
左圖:朱門、長滿青苔的圍牆及斑剝的AC路面,似乎闡述著化龍一村的歲月痕跡。 / 右圖:通往舊城南路的曲折巷弄,混凝土花格磚圍牆內九重葛的出牆,像控訴著眷村許多眷戶的離去/出走。
左圖:朱門、長滿青苔的圍牆及斑剝的AC路面,似乎闡述著化龍一村的歲月痕跡。 / 右圖:通往舊城南路的曲折巷弄,混凝土花格磚圍牆內九重葛的出牆,像控訴著眷村許多眷戶的離去/出走。
左圖:宜蘭縣退伍軍人協會、宜蘭縣榮光協會及化龍一村自治會之辦公室。 / 右圖:宜蘭縣退伍軍人協會、宜蘭縣榮光協會及化龍一村自治會之辦公室。
左圖:宜蘭縣退伍軍人協會、宜蘭縣榮光協會及化龍一村自治會之辦公室。 / 右圖:宜蘭縣退伍軍人協會、宜蘭縣榮光協會及化龍一村自治會之辦公室。

眷舍

化龍一村眷舍配置說明圖。(資料來源:宜蘭市公所,本研究調查編號)
化龍一村眷舍配置說明圖。(資料來源:宜蘭市公所,本研究調查編號)

 

化龍一村的眷舍型態大致上可分為二種類型:日式木造房舍及國軍新建的磚造眷舍。圍繞著聯勤前204廠的建築物幾乎都是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日式木造房舍,目前保存有三種建築型式,共16棟37戶,分別是獨門獨院複簷式屋頂木造房舍10棟,共10戶,其中有1戶是少將的宿舍;雙併複簷式屋頂木造房舍1棟,共2戶,其中1戶是少將的宿舍(曾任副廠長);連棟式雙坡、四坡屋頂木造房舍5棟,共25戶。

 

後期因宿舍不敷使用,約民國53年國軍新建19戶,分別在基地東南隅空地興建2棟6戶,屬甲種眷舍及日遺房舍後方興建1棟4戶,屬丙種眷舍,另於武營街71巷內房舍之間的空地上興建2棟9戶,屬丁種眷舍,現共有眷舍56戶。惟後期有些眷戶在自家庭院及附近空地增建,多以鐵皮屋頂構築。最獨特的是位於武營街83號眷戶在前庭增建兩層樓的磚造房舍,二樓留設陽台,欄杆以混凝土花格磚砌築,是眷村內惟一建築兩層樓的建物。

 

日遺獨門獨院複簷式木造房舍

左圖:獨門獨院的日式木造房舍鳥瞰全景,除部份鐵皮增建外,眷舍空間仍保存原貌。 / 右圖:獨門獨院的日式木造房舍鳥瞰全景,在武西路上增建大門出入口。
左圖:獨門獨院的日式木造房舍鳥瞰全景,除部份鐵皮增建外,眷舍空間仍保存原貌。 / 右圖:獨門獨院的日式木造房舍鳥瞰全景,在武西路上增建大門出入口。
左圖:日式木造房舍正面的雨淋板與屋頂仍保存原貌。 / 右圖:日式木造房舍背面仍保存原貌。
左圖:日式木造房舍正面的雨淋板與屋頂仍保存原貌。 / 右圖:日式木造房舍背面仍保存原貌。

 

日遺雙併四坡屋頂木造房舍

左圖:雙併日式木造房舍鳥瞰全景。 / 右圖:仍保存原貌的日式木造房舍。
左圖:雙併日式木造房舍鳥瞰全景。 / 右圖:仍保存原貌的日式木造房舍。
左圖:牆外街道。 / 右圖:房舍一隅。
左圖:牆外街道。 / 右圖:房舍一隅。
左圖:房舍一隅。 / 右圖:房舍一隅。
左圖:房舍一隅。 / 右圖:房舍一隅。
左圖:正向立面外牆仍為木造雨淋板。 / 右圖:建物與圍牆關系,外牆改以磚造整建。
左圖:正向立面外牆仍為木造雨淋板。 / 右圖:建物與圍牆關系,外牆改以磚造整建。

 

國軍新建一樓連棟式磚造斜頂眷舍(甲種及丙種眷舍型態)

左圖:位於西後街二棟6戶國軍新建的甲種眷舍,前面大部份有增建至圍牆的情形。 / 右圖:位於西後街1巷一棟4戶國軍新建的丙種眷舍,側面及前面都有增建的情形。
左圖:位於西後街二棟6戶國軍新建的甲種眷舍,前面大部份有增建至圍牆的情形。 / 右圖:位於西後街1巷一棟4戶國軍新建的丙種眷舍,側面及前面都有增建的情形。

 

化龍一村自治會辦公室(屬甲種眷舍型態)

左圖:一樓連棟式磚造斜頂眷舍,每棟三戶,其中一戶現作為宜蘭縣退伍軍人協會、宜蘭縣榮光協會及化龍一村自治會之辦公室。 / 右圖:原空間格局屬甲種眷舍型態。
左圖:一樓連棟式磚造斜頂眷舍,每棟三戶,其中一戶現作為宜蘭縣退伍軍人協會、宜蘭縣榮光協會及化龍一村自治會之辦公室。 / 右圖:原空間格局屬甲種眷舍型態。
左圖:原房間現作為辦公室。 / 右圖:眷舍前面增建的空間作為會議室等用途。
左圖:原房間現作為辦公室。 / 右圖:眷舍前面增建的空間作為會議室等用途。

 

丙種眷舍

左圖:通往西後街1巷的入口及通道。 / 右圖:原為1棟4戶磚造雙坡屋頂眷舍,後期側邊單斜屋頂空間為增建部份。
左圖:通往西後街1巷的入口及通道。 / 右圖:原為1棟4戶磚造雙坡屋頂眷舍,後期側邊單斜屋頂空間為增建部份。

 

丁種眷舍

左圖:一樓連棟式磚造斜頂形式,後面有增建情形,其圍牆緊鄰活動廣場。 / 右圖:一窗一門的立面形式。(武營街71巷38號)
左圖:一樓連棟式磚造斜頂形式,後面有增建情形,其圍牆緊鄰活動廣場。 / 右圖:一窗一門的立面形式。(武營街71巷38號)

備註

  • 註1 聯勤二0四廠原設立於四川重慶,後遷至天津。
  • 註2 當年聯勤電池廠製作之電池主要供給電信局、台鐵及韓國美軍之使用,盈收可觀,為解決員工宿舍之不足,故自行出資興建房舍。(96年1月12日張祖崇先生訪問記錄)
  • 註3 宜蘭市化龍一村係為服務於聯勤電池廠之軍官宿舍;礁溪化龍二村係為服務於聯勤電池廠之工兵宿舍。(96年1月12日張祖崇先生訪問記錄)
  • 註4 南門計畫區原為宜蘭縣政府舊址,現為宜蘭縣歷史建築空間重要保存區域,包含設治紀念館、宜蘭監獄部份、宜蘭農校舊校長宿舍及舊主秘公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