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4期-宜蘭地區的飲食故事

改編自《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報告》

文化是社會特色的代表,不同人群的故事編織了社會文化的特色。在飲食文化的調查中,看到一個個飲食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編織成飲食文化, 也展現出宜蘭獨特的人文風情。


常聽說宜蘭人好客,初抵宜蘭時,常受邀」吃拜拜,有時吃到腸胃不勝負荷;總以為這只是一般人情往來,等到了協天廟、玉尊宮與三清宮訪問 看見「平安粥」的盛況,才瞭解什麼是「蘭人好客」。對於素不相識的過客,仍然盛情招待,又逢年節假日卻能動員如此人力的辦理流水席似的供餐,雖不是山珍海味,葷素甜鹹俱全的飯食也代表著宜蘭人濃濃的心意。吃一碗「平安粥」,又豈只限於祈求四季平安, 它不是也等同宜蘭人濃重的情誼嗎?


在飲食文化調查的期間,外來人口如何引進新的飲食項目,引起研究人員的好奇,大陳人的」鰻鯗「與Tony的」沙威瑪「都代表了」離鄉背井的飲食故事,也看到宜蘭飲食文化逐漸多元化的趨勢。

平安粥的盛況與意涵:魚米之鄉、蘭人好客

飲食文化的發展受到三個因素:地理環境、民族交流與農業發展的影響,若以地理環境與農業發展來看宜蘭縣的飲食文化,在宜蘭縣民眾生活史(註1)記載的一句話最具代表性:就是「魚米之鄉、蘭人好客」。蘭陽平原為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漢人開墾後,除本地食用外,尚有餘糧輸出閩浙,自古即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加上日治時代的農業發展,稻穀一年兩熟,使蘭陽平原成為台灣北部的「米倉」。在地居民糧食充足,三餐皆有白米飯可吃,生活富饒。於農忙插秧、收割的時候,主人對待莊稼工人的飲食是非常優厚的,一日除供應五餐;以雞、鴨、魚、肉佐菜,天氣熱時還供應汽水、茶水。晚餐更常用豐盛的菜餚招待,甚至供應宜蘭名產紅露酒,讓工人酒足飯飽。由此,可以看出蘭陽地區糧食的富足。

 

此外,宜蘭亦好客且文方。每年到了農曆春節前後,各大廟宇都有大量的朝香客,以遊覽車遠從台灣各地跋涉到宜蘭朝拜。為了顧及人數眾多香客路途遙遠,不容易解決飲食需求,所以各大廟宇自然發展出來供應俗稱的「平安粥」的供餐方式。像礁溪關帝君協天 宮就是最好的例子,宜蘭的協天宮是清朝總兵奏請皇帝特別頒列的,是台灣唯一獲頒聖旨勒建的帝君廟。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是關帝君成仙飛昇的吉日(註2)。當日更是熱鬧,不但帝君廟內的人潮洶湧,附近道路亦為之堵塞,據廟方管理人員聲稱,通常參與祭典的人數超過2萬 ;參加者除在正殿膜拜祭祀外,也到後方香客大樓「乞龜」及吃「平安粥」。關帝君是由礁溪附近8大村莊恭奉,年節期間以糯米與糖作成的紅片龜,以龜祭儀禮方式乞求平安順利,稱為「乞龜」。事實上,目前的紅片龜,有數種如麵(粉)龜、糯米糖龜、桔子龜、米粉龜及壽桃龜,後面3種是以實物堆疊成龜的形狀。習俗上,村莊內部由多人組成龜會,共推爐主負責龜的製作,兩隻大龜直徑約3公尺,由粉龜及糯米龜各一組而成,祭祀後分裝贈予信徒,小龜直徑1公尺,由桔子、米粉、壽桃組成,分立於側。另外製作可攜帶的小龜禮盒,信徒登記即可索取,費用則自由奉獻,粗估每日的索龜人 數超過萬人。該廟亦製作平安卡(小張如卡片大小),每張100元,許多信眾都會購買,年節期間乞求平安,分享平安的心情由此可以體會一 斑。

 

為配合不同宗教信仰的要求及個人的飲食習慣,“平安粥”的種類包含葷食、素食及甜點都有。葷食以供應鹹粥為主,是平安粥具有特色的部份,主要配料為時鮮蔬菜;有高麗菜、白蘿蔔絲、紅蘿蔔絲。肉則為豬肉絲,配料為油蔥與香菇。其烹調方式 以配合大量供餐為原則,採用乾飯加湯做成燙飯的稀飯。首先,將各式香料下鍋炸香,再炒豬肉絲及蔬菜絲,加水滾燙,再將事先煮好的飯,以大孔漏勺分散加入滾湯中,煮沸 、即為香噴噴的平安粥,廟方亦供應豆乳、豆鼓、醬菜作為配菜。素食則以炒麵與自助餐為主,甜食則多半是炸甜粿角 ;由上觀之,「平安粥」的飲食文化是蘭陽地區糧食充足、生活富裕及宜蘭人好客的最佳事證。

 

(馮臨惠、張蓮萍)

宜蘭自古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宜蘭自古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鰻鯗:宜蘭「大陳人」離鄉背井的飲食故事

12月,快過年了,走在南方澳的街上雖然又濕又冷,遊客們卻興致勃勃的逛著一家又一家的店,滿街屬於南方澳的特產,小魚乾、蝦米、魚罐頭、魷魚絲、大小貝殼,甚至剛下船的海鮮都是觀光客的寵兒;驀地被店門口掛的一條條長長的風乾的鰻魚吸引住了,立刻眼 睛一亮,這不是鰻鯗嗎?驚艷般地進前去看,質地絕不輸給台北南門市場賣的高檔貨。於是一連串的問號,「鯗烤排骨」、「鯗燒肉」這是江浙館裡的風味菜,江浙人的年節菜,怎會出現在賣紅燒鰻罐頭、魚丸,魚酥粳本土口味濃厚的南方澳?而且南方澳找不著一家江浙館呀,就是宜蘭也難找到有鰻鯗菜單的江浙館,怎麼會擠身在南方澳的特產呢?這肯定是有市場的,雖然美食是沒有國界的,但誰會做呢?懷著既好奇又訝異的心情走進店家,驚艷 於它的壯觀而買下了一大條鰻鯗 ,也從老闆口中瞭解了其中的淵源,原來南方澳的鰻鯗,正訴說了在宜蘭的「大陳人」離鄉背井的故事。

 

民國44年元月18日一江山失守,大陳島是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也經不起中共的轟炸,情況十分危急,蔣經國先生親自到島上與居民溝通,決定追隨政府撤退到台灣。民國44年2月28日正是元宵節,大陳島上的居民 都還來不及吃湯圓,就懷著期盼又害怕的心準備到台灣開始新生活。全島老少1萬8千多人,由美國第七艦隊協助載運,每人的行李限制在20公斤 以下,因為載運的小船每艘只能載45人,人數一到就走,結果許多家庭都被打散,到基隆下船後又分散到28個招待所,一時有孩子找不到父母,先生找不到太太的,能一家團聚的就像經歷了生離死別般的慶幸。大陳義胞開始了離鄉背井的生活,第一個功課就是等待,在基隆一等就是2年,隨後分發在宜蘭、花蓮、屏東、高雄、台東5個縣。

大陳人在宜蘭落腳的三個眷村。宜蘭縣文化局
大陳人在宜蘭落腳的三個眷村。宜蘭縣文化局

 

其中落腳在宜蘭的人數最多約4千多人,分居在頭城忠孝新村、礁溪成功新村、壯圍鄉的仁愛新村及蘇澳鎮的岳明新村。雖然政府有心照顧,但每人能分配到的房子不到1坪,最大的房子6坪要住7到9個人,最小的3坪要住2到4人,雖然沒有抱怨,但生活適應上卻有相當的困難,他們居住地方多是在沙丘或落後的地區,語言上的隔閡更使大陳人在生活上很難與四周社區融合,成了孤立的生活圈與落單的族群,因為就本省人來說他們是外省人,就外省人來看他們是大陳人,彼此很少溝通與互動。雖然政府多方輔助貸款購置漁船,希望他們能重操舊業再啟爐灶, 但大陳人的捕魚方式就是和台灣不一樣;大陳島四周是淺海,北面的舟山群島是中國的第二大魚場,1噸的小船早上4點鍾出去撐漿、撒網、拉鉤下午4點回來就捕到魚了。但台灣東海岸面臨太平洋是深海,不能用這種捕魚方式,大陳人對深海屬性不熟,環境的差異無法調適,因此雖然政府補助了船隻但很難繼續去做捕魚的工作。有一部分人被輔導做工,但語言不通又沒有資本,有6、7年的時間都沒法過生活。直到民國53年政府在基隆開設了遠洋漁民訓練班,大陳人非常刻苦聰明又從遠洋漁船跳到遠洋的商船,但是商船要考試並要初中畢業,大陳人多只具小學學歷,面對這種種的困境,大陳人生活有了極大的改變。很多人跳船到了美國以後 再把家人一個個接去美國,紐約現在有大陳島同鄉會,大陳人開的餐廳也有5、6家。因為環境不好很多大陳人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到永和,去跟上海師傅學三樣東西:皮鞋、館子、裁縫,所以在宜蘭還可以買到上海繡花鞋,就是這原因。

 

海鰻(Muraenesox)又稱鰻魚、狗鰻、灰海鰻。隸屬於鰻鱺目、海鰻科、海鰻屬。日本人稱為Hamo,多棲息於水深20~80公尺的沙泥底或礁石之間,廣泛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及紅海。海鰻在中國沿海均有分佈,產量甚高年產量約3至5萬噸。海鰻經濟價值高,以往均以鮮乾銷為主。浙江風乾的海鰻製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久享盛名;乾製的海鰻縹亦為名貴食品。在日本有名的關西料理海鰻湯裡的魚片用的正是灰海鰻,日本人可說是用盡苦心來設計、烹煮灰海鰻料理,例如天婦羅、醬烤、醋拌、火鍋、冰縮生魚片、香炸等實在不勝枚舉。在台灣灰海鰻主要見於東北部、北部、西部、西南部等海域。他的最大體長可達220公分左右,通常為60~80公分。主要為底拖網漁業或籠具所捕獲,魚期週年,肉質細嫩鮮美,但價格不太高,在蘇澳入港後就將灰海鰻加工成紅燒鰻罐頭、魚丸或炸魚酥,宜蘭有名的魚酥 粳也是灰海鰻做成的,但相較於浙江、日本,灰海鰻在宜蘭並未彰顯其經濟價值。

 

大陳島位於浙江省外東海上,舟山群島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因捕魚的關係大陳島上的人大部分來自浙江沿海的溫嶺、臨海、黃岩還有部分的福州人,來到台灣雖然風俗不同、語言隔閡 ,但改變不了大陳人愛吃魚的習慣。大陳人承襲了江浙的口味愛吃鰻鯗,每逢過年要吃鰻魚麵。大陳島附近海域盛產海鰻,每年冬春之際的汛期,家家戶戶將捕到的海鰻風乾,一條條的曬在空地或港邊,遠看就像是鰻魚被單。南方澳的海鰻,除了做罐頭之外原本無多大經濟價值,尤其長至2米的灰海鰻因體型太大,反而滋味不佳,如今卻成了大陳人的最愛。大陳新村每逢過年前家家都要準備鰻鯗,或炒年糕、鰻魚麵、鯗燒肉。於是空地門口鰻魚旗兒高高掛,又見「鰻魚被單」的年節景況,不論今夕是何夕,且把他鄉當故鄉,同時南方澳的海鰻也有了不同的出處。老一輩的大陳人逐漸凋零,大陳新村一代新人換舊人,大溪忠孝新村除了屋前高掛的魚竿,和那座刻著新村歷史的石碑不經意地透露出居民的來歷外,這個大陳聚落似乎已被世人遺忘了。礁溪也有個大陳村落「成功新村」,由位於溫泉地帶,櫛比鱗次的溫泉旅社環繞著村子外圍。旅客、車輛不時在村外穿梭而過,100多戶的大陳人落籍於此,彷彿與村外的風華互不相涉。

 

倒是南方澳的漁民、商家受其影響也學會了手藝開始賣鰻鯗,南來北往的遊客,識貨的就像他鄉遇故知般的成了常客,有專程來買的,甚至郵購訂貨,現在的南方澳因市場的需求也出現了「鰻魚被單」的盛況。江浙名產「鰻鯗」成了南方澳的特產之一了。鯗是魚類、軟體動物類等水產品的醃乾或淡乾製品的統稱。這鯗字 念「想」,按〈集韻〉注的說法,乃「乾魚腊」也。中國先秦時期即已製作食用,而東南沿南一帶的人民尤擅以鯗入饌。如依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南宋之時,首都臨安(即今杭州)的鯗舖極多,不下200家。其所售之鯗,有郎君鯗、石首鯗、鱔鯗、帶鯗、鰻條灣鯗,名目繁多,約有數十種。除這些魚鯗的專賣店外,並且「又有盤街叫賣,以便小弄夾巷主顧」,可見沿街叫賣的小販亦多。由此亦可推知,魚鯗在當時的杭州,已是家家戶戶普遍的食品。目前鯗的成品,記有3000餘種,因魚種、加工方法及加工季節的不同而異。最主要的品種有黃魚鯗、鰻鯗、鯊魚鯗、螟脯鯗等。鰻鯗又稱海鰻鯗、風鯗。以海鰻加工製成,盛產於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地區。馬祖及台灣北部(主要為位於永和的大陳新村)亦有零星出產。其製法多半是將海鰻 剖開,取出內臟,在日光下晾曬風乾而成。廣東人則喜醃製,然後以清水漂淡後成乾製品。其淡乾品以形體完整、肉質緊密厚實、皮面潔淨不見油污者為上品;半鹹品則以鹽度輕、乾度夠為佳。如其肉色呈深黃或橙黃,肉質可見紗線狀筋紋,當屬儲藏過久、身分太乾所致,必老而乏味。

 

江、浙一帶及大陳人吃的鰻鯗以蒸食居多,先洗淨切段,經清水浸潤至軟即可進行蒸製。帶其熟後,再稍冷卻,順著肌纖維紋路撕成條狀,就可當成冷菜食用,蘸蔥薑汁而食,其味將更鮮美。名菜有炒鰻絲,配上筍絲、大白菜炒製,膾炙於江浙東部。另可用此與肋條肉及豬小排紅燒,稱為「鯗烤肉」或「鯗烤排骨」,肉香鯗合一,腴潤爽糯兼備,佐酒下飯皆宜。(摘錄自『吾愛吾妻』月刊279期,三月號,白鯗味美冠群倫)

 

有清時,每春夏間南風盛發,從烏石港出發,兩晝夜可抵四明、鎮海、乍浦、松江,船隻往來宜蘭、江浙頻繁,多至江浙購買絲羅綢緞,未聞「鰻鯗」。直至大陳人走入宜蘭的歷史,40年來「大陳村」沒落了,大陳人搬的搬走的走, 已融入在台灣的社會裡,但南方澳的「鰻鯗」卻記載了這段歷史。飲食文化,是流動的河,不斷地融合創新在其中。

 

(張蓮萍)

員山魚丸米粉的故事

員山的「魚丸米粉」,可以說是宜蘭縣內小吃的奇蹟。這一項小吃所需的手藝極為簡單,加上員山地區並不臨海,也非稻米生產的大本營,更沒有傳統的米粉製造工業,但這樣的一項傳統小吃,竟然就在這樣一個毫無背景、全無相關的情形下立足,而且成為代表員山地區的象徵,可謂「奇蹟」。

 

員山魚丸米粉的誕生,是由一位游火塗先生開始的。民國35年,游火塗先生挑著擔子,在當初員山農會前販售他的米粉湯,是整個「魚丸米粉」傳奇的開端。游火塗本身並未結婚,也無子嗣, 因此,所謂「員山魚丸米粉」的正宗之爭,就變得格外複雜且有趣了。

 

員山魚丸米粉的料理內容,主要是以大骨湯熬湯,搭配魚丸、油豆腐、米粉而成。其中的米粉是屬於較粗的米粉絲,而非一般常見的細米粉。早期游火塗開始其實只是販售米粉湯而已,後來逐漸加入魚丸、油豆腐,則都是應顧客建議,逐步改進的結果。

 

依照員山地區訪查的結果顯示,與游火塗先生有關的魚丸米粉店家,應該有三家,分別是「江家魚丸米粉」、「陳茂庚魚丸米粉」、以及「楊彩卿魚丸米粉」。

 

「江家魚丸米粉」—與游火塗先生最有淵源

 

民國35年起游火塗先生挑著擔子沿街叫賣的一段時間後,便改用手推車的型態賣起米粉湯,當時他使用的那一整套家當,現在就放在「江家魚丸米粉」的店門口。老闆特別告訴我們,「那個時代的手工真的很不一樣喔!你看這部手推車上使用的白鐵厚度,就遠比今天的材質要厚上許多,既堅固又耐用,我一直用這台車做生意到現在,捨不得把它換掉。」所以,如果想要緬懷一下過往的塵煙,走一趟「江家魚丸米粉」,看一下這件老古董,以及掛在車上的老竹簍、店內陳設的老照片,應該都是不錯的經驗。

 

老闆能夠傳承到游火塗先生的遺物,而且繼續經營魚丸米粉的生意,是因為他的祖父與游火塗先生是好兄弟,因此游火塗先生決定在退休之際,將所有東西傳給江家老闆的父親,而在10年前,目前的老闆才以30幾歲的年紀接下了爸媽的棒子。

 

老闆江春景先生說:「我父母開始都是用推車在外面賣,到民國74年才有現在的店面,但那台60幾年的古董推車依然放在店門口。」

 

「我的魚丸都是自己做的,用的是南方澳的鯊魚漿,因為大量拿價格固定,用手工打後再給機器做,曾有紀錄一天打300斤的魚漿。米粉是跟文昌路上的『米粉昆』拿的,因為是特別的粗米粉,久煮不爛。」

 

「我店裡所有的東西都堅持手工,除魚丸外,還有辣椒也是用朝天椒自己做,油蔥頭也是自己炸的,湯頭更是每天用豬大骨去熬煮出來的。」

 

「我希望能維持傳統,並且讓兒子繼承下去。不過每到假日人一多,真的是非常辛苦呢。」

 

「陳茂庚魚丸米粉」—游火塗先生的親戚徒弟

 

陳茂庚是游火塗先生的房親(他稱游火塗先生為「阿叔」),因為在廚藝方面很有興趣,便跟著游火塗先生學做魚丸米粉。

 

人稱米粉塗的游火塗先生,剛開始出來賣的時候只賣米粉湯,沒有加魚丸,後來才應顧客建議加入了手工魚丸。之後又過了2、3年,陳茂庚先生才開始跟著阿塗伯學做魚丸米粉的生意。期間,他建議阿塗伯可以加入油豆腐,因為「這樣看起來色香味比較俱全」。就是從那時候起,魚丸米粉才加入了油豆腐,因此,對魚丸米粉現今的樣貌來說,陳茂庚先生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也由於他的建議普受肯定,其他的魚丸米粉業者也都跟進,在魚丸米粉中加了油豆腐進去。

 

游火塗先生在44年前(民國52年)把手藝傳給陳茂庚之後就退休,當時阿塗伯已經86歲了。

 

老闆陳瑞濱說:「我店內的特色著重於湯頭的熬煮。小店一家又一家,其實差別是有限的,每家吃起來都大同小異,最重要應該就是湯頭上的處理,看如何熬出湯鮮味美的湯頭。而這些能夠長時間持續開張的店,往往要靠時間證明,什麼才是真正好吃。」

 

「我每天很早就要起來做,因為材料都要新鮮,所以一定要當天做。」

 

「米粉是跟宜蘭酒廠後面一家做米粉的老店陳永合拿的。而魚丸是跟魚漿廠拿魚漿,而且一定要品質最好的鯊魚魚漿才用,像一些便宜的雜魚漿則不採用,因為雜魚漿做出來的魚丸本身沒有Q度,不好吃。」

 

「魚漿拿回來後,我會再加佐料作成魚丸。以前魚丸是用手工自己捏,但因為手工麻煩且費時,所以現在改用機器作魚丸。做出來的魚丸因為是以新鮮的魚漿製成,所以不需要特別泡冰水來增加Q度。」

 

「我店裡的油豆腐也是請文昌豆腐老店特別做的,比較嫩也比較好吃,很特別。」

 

老闆不像其他家還會賣一些小菜什麼的,只專賣魚丸米粉,他說:「把品質維護好最重要,每天只要把準備好的魚丸米粉賣到完就可以了。」

 

談到生意的狀況和未來發展,陳瑞濱說:「寒暑假的生意會比較好,因為放假出來玩的人多,可是在學生開學後,生意簡直不能做,差很多,真的像在度小月一樣。」

 

「我沒有計劃擴充營業或開分店,只要維持現在的名聲,混口飯吃,自己做自己賣就好了。」

 

老老闆陳茂庚先生現在也退休了,他把店面放給2個兒子去經營,但現在也只剩弟弟陳瑞濱專心在做了。

 

楊彩卿魚丸米粉

 

讓員山魚丸米粉遠近馳名的,恐怕真的非「楊彩卿魚丸米粉」莫屬了。

 

沿著泰山路這條通往中橫支線與北橫的要道上,楊彩卿魚丸米粉專賣店的招牌非常醒目,想不注意到它似乎不太容易;經營的策略相當善用媒體宣傳—報紙、電視的大幅報導,使得員山的魚丸米粉確立了它屹立不搖的地位。

 

員山魚丸米粉之所以能夠就這樣做出名聲來,地理位置著實重要。處於旅遊交通要衝上,是人來人往口耳相傳的真正關鍵。「楊彩卿魚丸米粉」顯然看見了這個利基,順勢將員山魚丸米粉的名號徹底打響。

 

要說到「楊彩卿魚丸米粉」和其他兩家老店的關係。「江家魚丸米粉」的江春景先生說的簡單而清晰:「楊彩卿算是年輕一輩的吧!我和陳瑞濱(「陳茂庚魚丸米粉」的老闆)還常常有聯絡,但是和楊彩卿他們就很少碰面了。」

 

(須文宏)

楊彩卿魚丸米粉店。
楊彩卿魚丸米粉店。

多多沙威瑪:一個宜蘭「洋女婿」的飲食故事

個性開朗笑臉迎人的Tony。
個性開朗笑臉迎人的Tony。

 

每天早晨到羅東北成國小去運動的民眾都會聞到陣陣的烤肉香,因為這兒有家學生最愛的「多多中西合式早點店」。而店門口站了一位外國人在賣「沙威瑪」。沙威瑪在台灣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中東美食。每到上學、放學時間總會看到一群學生在這家幾坪大的小店等著外國老闆將做好的沙威瑪遞到手上,這就是「多多沙威瑪」的盛況。這位學生口中的「Tony」,他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經常笑臉迎人,而且國、 台語說得相當流利。40多歲的譚同禮,來自中東戰亂多事的「黎巴嫩」,嘴邊蓄著中東人士標準的小鬍鬚,和太太簡玉觀在北成街84號開設這家每天門庭若市的早餐店,一份沙威瑪45元,可說料好實在。

 

「沙威瑪是黎巴嫩的食物,後來才傳到其他地區,但是其他國家的口味沒有黎巴嫩的好。」老闆很驕傲開懷的說。原因在於香料,黎巴嫩特有的香料是特地請遠在黎巴嫩的媽媽郵寄過來,所以老闆的沙威瑪是最正統的黎巴嫩原創口味,跟市面上沙威瑪不一樣。另外,沙威瑪要好吃,原料肉也是一大關鍵,其實沙威瑪就是串一串用香料醃漬過的肉下去烤,再夾麵包吃,所以只要是能串起來的肉都可以做。老闆就說了,在家鄉有串羊肉、豬肉、牛肉、雞肉甚至魚肉。一開始他也嘗試用各種不同的肉試賣,但以雞肉最暢銷,導致其他的肉有時會賣不完。又加上老闆堅持一定要用新鮮的肉,所有當天賣不完的肉只有丟掉。Tony覺得非常可惜,所以最後改成只用接受度較高的雞肉,維持當天做當天賣的新鮮度。老闆的雞肉都用現宰現醃的新鮮肉,不用冷凍肉,所以每天下午老闆去宰殺場拿雞肉回來,就馬上醃,經過一晚,隔天一早就可以串起來賣了。至於麵包、生菜等也是一大早本地新鮮運來。

 

「曾經在龍德工業區一家木材廠擔任副廠長的譚同禮(Tony),自從木材廠轉移到大陸投資後,譚同禮為取得工作證煞費苦心,夫妻倆幾經商議,乃於數年前,借用丈母娘的房子,開起早點店,販賣中東特殊口味的沙威瑪和披薩。每天清晨6點,許多做晨間運動的民眾,都會被烤沙威瑪的特殊香味所吸引,而且店老闆竟然是老外,在好奇心驅策下,紛紛掏腰包購買,由於口感甚佳,一傳十,十傳百,不少是專程趕來一嘗沙威瑪的特殊口味。譚同禮製作早點不但好吃,難能可貴的是,臉上始終保持笑容,流利的國、 台語說得更是讓顧客聽得瞠目結舌。(註3)

 

多多沙威瑪,因為臨近北成國小,有許多小學生的客人,Tony有一種想法,這些小學生從小學一直吃吃到大了又帶自己的小孩來吃,他認為這樣才能將美味流傳下去。雖然沙威瑪是低消費的小吃,但對小孩子們有時也是很昂貴的。譚同禮就透露了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有一天他看見一位小學生在店門口徘徊,似乎想買沙威瑪,但又膽怯不開口,Tony就如往常般的笑臉問他是否想買,小學生很小心的跟他說:「我只有30塊錢,不夠買」。個性風趣又有愛心的譚同禮就打趣的說:「如果你不告訴我太太,我就賣你一個30元的。」當然小朋友很高興的拿著沙威瑪走了。讓飽受戰亂之苦的譚同禮更感動的是「到了當天下午,小學生的母親拿了5塊錢來還且道謝。」他深深覺得愛這地方,更珍惜宜蘭人的純樸。目前受媒體宣傳的效果,譚同禮也作觀光客的生意,客源比較廣。他目前還無開分店的打算,他希望等客源、香料更穩定了,才會考慮開家純正有各種口味的沙威瑪餐廳。談及認識太太簡玉觀的過程,譚同禮不禁露出歡愉神情,他說,5年前簡玉觀在臺北市木柵其叔叔開設的咖啡店幫忙,當時他與友人到店裡喝咖啡,因簡玉觀英文說得很流利,兩人相談甚歡,日久生情,走上紅色地毯的那一端,成了異國鴛鴦。譚同禮說,他有2個愛,第一個愛是愛太太,第二個愛是愛臺灣。

 

多多沙威瑪的故事,讓逐漸多元化中的宜蘭縣飲食文化中,添加了一份包容與溫暖。

Tony正與丈母娘一起製作沙威瑪。
Tony正與丈母娘一起製作沙威瑪。

參考書目

註1 林美容等,1998,宜蘭縣民眾生活史,宜蘭縣政府,P26

 

註2 黃丁盛,2003,台灣節慶,P25

 

註3 林漢清,1999,中央日報,地方鄉情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