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13期-《蘭陽地質見學之旅》─開啟地方旅學專書的新典範

陳碧琳  /  蘭陽博物館館長

《蘭陽地質見學之旅》一書書封。
《蘭陽地質見學之旅》一書書封。
  • 在地學者江協堂,一生對故鄉的研究,結合科學分析、地理知識與宜蘭人文故事的宜蘭地質旅行專書─《蘭陽地質見學之旅》出版了。

宜蘭自然景觀的獨特性

從地質的觀點來看宜蘭,宜蘭四周的山脈來自板塊運動的作用,把地底下深數千甚至上萬公尺的地層抬升到地表面上來,這些曾被深埋在地下的變質岩有其特殊的岩性和結構,造就現今如蘇花公路及各種山川走向的地景。連接山脈的宜蘭平原位在一個擴張性海槽的西端,平原現今還受此擴張作用影響而逐漸變寬、變深,平原上的溫泉、湧泉、冷泉、地震等自然現象都跟這個作用有關。板塊作用和海槽擴張的地質構造運動,使宜蘭的自然景觀有其獨特性,值得慢慢去品嚐。

左圖:礁溪溫泉。宜蘭縣政府工商旅遊處提供 / 中圖:員山鄉湧泉「螃蟹冒泡」。林明仁攝  / 右圖:蘇澳冷泉。林明仁攝
左圖:礁溪溫泉。宜蘭縣政府工商旅遊處提供 / 中圖:員山鄉湧泉「螃蟹冒泡」。林明仁攝 / 右圖:蘇澳冷泉。林明仁攝

認識宜蘭從地質開始

江協堂老師長年針對宜蘭地下水進行研究,以其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經歷高度社會實踐場域的社區大學授課,累積了豐厚的地方性知識,讓這本地質旅行專書,融合了科學與真實生活場域,更加貼近生活。

 

這本書其實已經醞釀許久,因為江老師是一位謙虛又謹慎的研究學者,所以對於各項數據資料總是要反覆的核校、重新繪圖,這本書就一年拖過一年,終於在蘭博辦理「地質特展」時,華麗亮相。

 

宜蘭的地景風貌萬千,透過《蘭陽地質見學之旅》一書,層層揭開宜蘭的面紗,彷彿又重新認識了一遍這片故土。

左圖:宜蘭平原空拍彷如棋盤。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提供,齊柏林攝。 / 右圖:清水地熱濃煙騰騰竄起。
左圖:宜蘭平原空拍彷如棋盤。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提供,齊柏林攝。 / 右圖:清水地熱濃煙騰騰竄起。

山、平原、海

《蘭陽地質見學之旅》共有十五個章節,參考蘭陽博物館的展示架構,分成山、平原、海三篇,每篇的前言,說明該篇各景點所介紹的內容及其相關性,以方便讀者分類閱讀或安排旅遊行程。

 

山鑾之美

第一篇介紹雪山隧道、雙連埤、清水地熱、南澳的岩石和澳花瀑布,這些景點都位在山區裡,宜蘭的山景之美將引領讀者了解宜蘭山脈蘊藏許多有趣的科學現象和地質故事。

左圖:澳花瀑布。許浩倫攝 / 右圖:雙連埤周遭空拍地景。許智邦攝
左圖:澳花瀑布。許浩倫攝 / 右圖:雙連埤周遭空拍地景。許智邦攝

 

平原之美

宜蘭平原為台灣第三大平原,屬沖積扇平原,擁有豐厚的水利資源,溫泉、冷泉、湧泉、地下水水溶氣、土石流堆積地形等秘境皆孕育於這塊平原瑰地。

左圖:礁溪湯圍溝土石流堆積地形。 / 右圖:武淵附近高速公路陸橋下水火同源公園。
左圖:礁溪湯圍溝土石流堆積地形。 / 右圖:武淵附近高速公路陸橋下水火同源公園。
海洋之美

宜蘭沿海沙岸和岩岸長度比約3:7,同時擁有平緩的沙灘和高峻的岩壁特色,著名景點包括龜山島、北關、外澳、南方澳和烏石港等,刻畫出壯麗且別具特色的海岸風貌。

左圖:北關海岸。許智邦攝 / 右圖:南方澳形成陸連島的沙頸岬後方已興建大量住宅。
左圖:北關海岸。許智邦攝 / 右圖:南方澳形成陸連島的沙頸岬後方已興建大量住宅。

 

《蘭陽地質見學之旅》可以觀察到宜蘭人文發展、自然環境變遷,以及各種背景知識的積累,作為樹立地方旅學專業書籍的新典範,愛好用腳認識宜蘭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