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15期-踏浪立家,傳承有繼─劉文吉

陳財發  /  李阿梅  /  黃麗惠

劉文吉與其賢伉儷合照。
劉文吉與其賢伉儷合照。

編按

南方澳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還具有相當多樣性的社群及人文特質,為了紀錄「討海文化」,蘭陽博物館從2016年起,進行「老船長口述歷史調查計畫」,每年邀請約20位退休老船長擔任報導人,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同時由專人當場進行錄音、錄影及照相工作,事後整理成詳實之文字紀錄。

 

《蘭博電子報》會逐期刊登,分享這些討海人的生命史。

櫓魚栽

劉文吉,一九四一年出生於宜蘭縣壯圍鄉的永鎮。

 

七、八歲時,曾進過古亭國校讀書,當時的讀書風氣並不興盛,加上家裡需要勞動力,即使是小核,也不無小補,常常一整個班級的同學讀一讀就休學了的情形很多,而文吉也僅僅讀到小二。

 

小時候,家庭經濟不好,田地裡沒有什麼好生產,艱苦人家的孩子只能去幫忙看牛,這可是沒有薪水的,只能換來三餐溫飽,但至少可以減少家裡的食口。

 

文吉的父親因為在壯圍沒有什麼營生,便跟著「叔伯仔」(堂兄弟)到南方澳討海,在文吉的印象中,父親討海的成績並不好,沒有賺到較好的收入,所以家中的經濟一直都是困窘的。

 

文吉十三歲時,父親出海「牽網」,母親帶著他來到南方澳做生意,在路邊擺攤賣「鹹酸甜」(蜜餞)、桃子、李子……等等,向房東租賃房子,那時住在海邊的文吉,只要鄰近人家在「牽罟」(地曳網,古老的捕魚方式)都會跟著去,「偎索分魚」(牽罟需要人力,所以只要「偎索」就可以分到魚,),量多的話便能拿去賣,換些錢貼補家用,量少即使不能買賣,至少也可以為餐桌添些菜肴,文吉也會在海濱「櫓魚栽」(捕撈魚苗)賺錢,雖然還是半大不小的孩子,大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行動,可說是自小就相當獨立,這樣的生活大約一年後,母親又帶著文吉搬回壯圍永鎮,而父親還是留在南方澳討海。

天生討海命

十五歲時文吉舉家搬到南方澳,他跟著漁船出海作業,學習各項技術。工作的漁船名「南興」,是在「放緄」(延繩釣)、鏢魚,約有八、九位船員。

 

剛下漁船的文吉,從農曆的八月半到隔年的三月廿三日,也就是一季的作業期,擔任了將近一年的「煮食囡仔」,後來因為鏢魚時需要觀看「丁鮸」(旗魚)的魚蹤,文吉的眼力好,便早早被升為船員。早年是沒有瓦斯的年代,都是以木柴為燃料,漁船在海上作業,海浪難免會打濕木柴,因此生火是一項大考驗,很多初次討海的「煮食囡仔」,常常因為要用布沾油生火,而被油味及煙燻到暈船而嘔吐,不過文吉很幸運的沒有這項困擾,或許是他與生俱來就有討海的命,所以從來沒有暈船的經驗。

 

在永鎮生活時,因為住在海邊,自然而然就學會了游泳,開始討海後,文吉的游泳技術更為嫻熟,對於潛水也非常擅長,如果有漁船的「風葉仔」(推進器)絞到了東西,都會請他幫忙處理,而每次他都能圓滿地完成任務,贏得大家的讚賞。

 

退伍後三、四年,文吉買了第一艘六匹馬力的小艘漁船,是有鏢頭的木式構造,後來,每回的漁船都比之前的要再大一些,以利在海上作業的經營。

 

和父親相較只從事單一的「牽網」漁法,文吉反而涉獵多些,如「牽網」、鏢「丁鮸」、「放緄」,「釣艚仔」文吉也曾做過,當時的漁船「順喜166號」,採用「釣分的」,(釣到的漁獲,扣除應付的成本外,餘均歸釣到的人,各自憑本事決定自己收入的多寡。)漁獲為「青飛」(鯖魚),那時候都是拚「無人島」(釣魚臺),雖然是艘小漁船,但船上就有廿幾艘的「棑仔」(竹筏),因為空間小,「棑仔」得要一艘疊著一艘,所以每回「順喜166號」要出港作業,遠遠的就可以看到疊得高高的「棑仔」。

 

文吉的作業雖然也有「放緄」,但只是兼著做,主要還是以「鏢魚仔」為大宗,「放緄」的魚餌是自己釣來的,活餌使用「花飛」(鯖魚),死餌的話有虱目魚、小卷魚,漁獲為「白魚」(白帶魚)、紅目鰱,皆是「掠暝流」──傍晚出海,黎明入港,除了「鏢丁鮸」外,也曾經到與那國島附近海域「掠串仔」(鮪魚)。

 

隨著時代流轉,漁民間也有著不同的流行,例如有船長至中國找漁工協助海上作業,其中參雜買春行為,另也曾有段期間,盛行所謂的海上貿易─中國的漁船會駛近臺灣海域,招手示意台灣漁船,等船靠近後開始進行交易,通常是走私酒、佛像等物品,最初都是珍品,後來時日一久,便開始有贗品的情事發生。

 

文吉也曾有過海上貿易,不過時間並不算長,因為妻子不同意他做這樣的買賣,總覺得還是實實在在的出海捕魚作業為佳,不需要提心吊膽的再有其他所謂的暴利收入,同樣能夠維持一家大小的平穩生活。

左圖:文吉的「船員手冊」內頁。 / 右圖:盛福16號榮獲2011年鏢釣漁業第三名獎盃。
左圖:文吉的「船員手冊」內頁。 / 右圖:盛福16號榮獲2011年鏢釣漁業第三名獎盃。

傳承有繼

文吉與妻子在十九歲那年完婚,倆人年輕時互有意愛而交往,是當時難能可貴的自由戀愛結婚,服兵役時,文吉的大兒子出生,前後共育有三男二女。

 

文吉的兩個兒子先後跟著父親加入討海的行列,各自闖出一番成績,大兒子買了一艘漁船「新凌波166號」在經營,二兒子訂製一艘「塑膠船仔」(玻璃纖維船體的漁船),船名為「盛福16號」,現在連孫子也傳承討海漁業,寫下一家三代在海上的奮鬥史。

 

當孩子們與父親在漁業上共同努力幾年後,覺得父親已經討海那麼多年,實在是很辛苦,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可以傳承文吉的衣缽,所以就不讓他再討海,於是文吉從討海業退休,這年大約六十歲左右。

 

討海這個行業和陸地上做工相比,對文吉來說「掠魚仔」是比較「快活」(輕鬆)的,因為可以有自己的漁船作業,不用受制於上司的管制,較沒有壓力,六十歲那年文吉從討海業退休,和孩子在漁業奮鬥多年,現在兒孫滿堂,可享福去囉!

含飴弄孫之情。
含飴弄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