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期
2025.04月電子報
蘭陽博物
LANYANG MUSEUM E-NEWSLETTER
各期電子報
徵稿說明
聯絡我們
175期 - 2025.04月電子報內容
Apr.
2025
編
輯語
Blihun漢本考古遺址背倚陡峭危崖,面向浩瀚大洋,如此窮山惡水的情況下,卻因近海黑潮流經,帶來大量海洋資源,藉由所出土的遺留文物發現Blihun漢本考古遺址的人們運用魚卡子、魚鉤等釣獵海洋動物;而背後的高山面迎東北季風,森林茂密,遺留之動物資源多樣且豐富。
本
期主題
「呷飯(puīnn) 配滷蛋:宜蘭米故事特展」策展人來解密囉!(二)
接續上一期為大家揭露的 6 個策展秘辛,這一期再繼續幫大家解密幾個展覽的小故事。 一、此【冬(tang)】非彼冬(dōng) 這檔展覽有些在地農村的語詞,其中台語...
詳全文
文/圖 陳碧琳 (策展人/蘭陽博物館館長);張曉婷(協同策展人/蘭陽博物館約聘人員)
宜蘭縣一般古物『楊士芳家族公媽龕』的類型與比較(一)
關於傳統祭祀文化中,最具重要性的「公媽龕」,常見於台灣百姓的祠堂中,由此可見祭祀祖先的信仰,在台灣民間的普及程度。而這類神龕的材質多半為木質,這或許與需要雕刻、好...
詳全文
倢偲文物修護工作室
臺灣大身尪文化起源之探討
《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黃文博,1991)雖非大身尪研究專著,卻因內容提及臺灣大身尪的發展與宜蘭地區北管兩大流派之較勁有關,在網路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凡談及臺...
詳全文
游錫財 原著 林雅玲 整理
宜蘭的日本時代-皇民化與戰爭(一)
相對於 1920 年代的開放自由,1930 年代起台灣社會氣氛轉為嚴肅。九一八事變後,中日關係日漸緊張,衝突不斷升高,昭和 11 年(1936)上任的台灣總督小林...
詳全文
林正芳
日治時期軍事遺構調查-蘭陽地區⽇軍⼆戰軍事遺構文化資源-國軍戰後軍事遺構文化資源
戰後國軍所構築的防禦工事,多數集中海岸防禦、平原及對外聯絡交通要道。目前所調查到能非常確認為戰後國軍所建的以鋼筋混凝土造的甲種機槍堡居多,最大特徵為圓形外觀直徑約...
詳全文
木本設計有限公司
專
題文選
依山傍水四村落-地名溯源(一)
先民飄洋過海,不畏艱難來臺開荒墾地,成員以在原鄉生活無以為繼的民眾佔絕大...
詳全文
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人地發展(五)
一、地理 / 社會背景 戰後台灣經歷政治動盪的時期後,因美援而經濟開始高...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