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新聞公告
2019年12月12日

結合部落藝術文化與部落小市集的「冬陽原音祭」登場!

「2019蘭博四季音樂節─冬陽原音祭」於12月14日(週六)起至12月22日(週日)止,假蘭陽博物館大廳登場。本季演出「冬陽原音祭」扣合全年度音樂節主題「記憶—連結過去與未來」,將進一步以「記憶:誰的?」的叩問出發,透過表演團隊對其自身族群記憶的追尋、探索、回歸與重現,呈現個別族群間獨特的歷史與記憶。並將邀請宜蘭在地優秀原民音樂團體來館演出,包括泰雅族樂水部落的「門諾漾文化藝術團」,泰雅族南山部落的「南山國小泰雅傳統舞蹈隊」,以及在宜蘭落腳生根的阿美族「瑪嘠巴嗨文化藝術團」,和今年首度復辦「海祭」與「豐年祭」的宜蘭壯圍奇立板社「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本季並規劃以表演節目搭配噶瑪蘭主題微展,及現場展售部落工藝、物產及原民美食。歡迎民眾一起加入蘭博「冬陽原音祭」的族群合唱,在冬陽映照的蘭博地景音樂廳,透過原音再現,連結我們之間的情感與記憶,體驗原汁原味的原民文化與藝術。

蘭陽博物館的建築構思源於自然元素與音樂的對話。蘭博的建築師姚仁喜先生將韋瓦第《四季》協奏曲的音符化為片片石材,鋪設於蘭博建築外觀,象徵蘭陽平原阡陌縱橫的田疇,也開啟蘭博建築與音樂的對話。自2014年起,蘭博嘗試以音樂形式介入公共空間,以「地景音樂廳」精神,融入音樂性公共藝術的概念策辦「蘭博四季音樂節」,將蘭博打造為建築音樂盒,規劃春、夏、秋、冬不同主題音樂饗宴,5年來已辦理超過80場音樂會。自2016年起,蘭博開始以「宜蘭製造」概念出發,將邀演團隊鎖定為宜蘭在地優秀音樂團體,秉持發掘宜蘭在地好聲音、並提供優秀團隊展演舞台的初衷,推出了「春天少年樂」(學子)、「夏季世界曲」(跨界/世界風)、「秋日歌仔調」(戲曲)、「冬陽原音祭」(原住民)四季主題及類型各異的音樂饗宴。

「2019蘭博四季音樂節」延續前3年開始的「宜蘭製造」精神,繼續做更細緻的發展。除延續精選在地好聲音的初衷,本年音樂節在團隊選擇、策演方向及節目內容上,進一步強化在地原創、青年人才、以及和社區的連結,希望透過在地音樂人才與資源網絡進行有機串連與整合,呈現宜蘭好音樂的多元蓬勃生機,形塑宜蘭在地人文風貌與景致。

本季演出由來自山林的子民─泰雅族的樂水部落「門諾漾文化藝術團」;以及座落在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之間、蘭陽溪沿岸最上游的泰雅族南山部落,有「宜蘭縣最高學府」之稱的「南山國小泰雅傳統舞蹈隊」,二個泰雅族團隊將帶來源自泰雅族的傳說故事、傳統歌謠吟唱、器樂演奏、祭典重現、及根植於泰雅族「男獵女織」文化下的儀式舞蹈,呈現泰雅族源自於世代傳承和傳統智慧的表演藝術。

以及由花東阿美族移居宜蘭並落腳生根的「瑪嘎巴嗨文化藝術團」,這個宜蘭縣內唯一以阿美族為主的文化藝術團隊,將由阿美族祖源傳說與「農耕豐收」文化傳統出發,帶來結合阿美族古調吟唱、戲劇表現、傳統器樂演奏、祭典樂舞、及傳統結合創新的舞蹈編創演出,表現阿美族人經由文化傳承與串接的阿美族群認同。

此外,2019年亦是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人在睽違140年後,重新復辦「海祭」與「豐年祭」的歷史性時刻。透過今年的「冬陽原音祭」策演概念:「記憶」,本季將特別邀請宜蘭壯圍奇立板社的噶瑪蘭族人參與演出,現場將重現噶瑪蘭族豐年祭祭典,再現噶瑪蘭族人以「農作」、「漁獵採集」為主的文化傳統與族群記憶。

本季「冬陽原音祭」希望呈現個別原民族群在山林(泰雅族)、平原(阿美族)、海洋(噶瑪蘭)等不同地理向度及生計模式下,發展出各具獨特性的文化與傳統。值得一提的是,在表現形式上,本季特別規劃以表演節目搭配「噶瑪蘭主題微展」及「部落市集」,希望透過現場演出結合情境展示,重現兼具五感體驗、原汁原味的原民文化精華。「噶瑪蘭主題微展」由本次演出團隊「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協助提供奇立板社傳統文物,包括:噶瑪蘭族琉璃珠飾品、情人袋及男女頭飾、改良式編織台、香蕉絲及現代編織作品、捕魚用具及魚簍、祭杯及小型祭台等。「部落市集」預計於本季4場演出當日,於大廳現場展售部落工藝、特色物產及原民美食。

歡迎各位朋友在12月來到冬陽下的蘭博地景音樂廳,加入我們的族群文化體驗,藉由「記憶」的主題在不同原民族群眼中,映照出獨特、多元且差異性的意義與詮釋!

門諾漾文化藝術團:12月14日(六) 14:00

「門諾漾文化藝術團」是由一班喜愛原住民傳統舞蹈的泰雅族群組成,由家族的概念,吸引了很多親朋好友一同來學習參加,後至「宜蘭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學習傳統原住民舞蹈,慢慢地走向專業化。

成員們大部份來自宜蘭縣大同鄉及都會區的原民,也有漢族朋友與我們共襄盛舉。年齡層從13至85歲的團員們,在其中盡情享受自己喜愛的舞蹈,一起為自己所熱愛的原民藝術共盡一份心力,並加以宣揚推廣。舞團成立至今,已參加過各縣市慶典活動及公益活動,及受邀於國外演出,演出舞作融合傳統與創新。門諾漾的宗旨,是合力推展我們所喜愛的原住民文化,使之能綿延相傳。

 

【演出節目】

演出包含歌舞劇、傳統吟唱、傳統樂器、舞蹈及最後的創新舞蹈,整體呈現以族群記憶為出發的演出節目,並展現記憶中的傳統與現今的衝突與融合。

1.〈泰雅歌舞劇—祭憶〉

首先由頭目主持獻祭,與祖先對話的交流。近年來泰雅傳統祭儀與宗教結合,成為不再只有莊嚴神聖的祭典,而是有唱歌跳舞的熱鬧活動,藉由歌舞劇來呈現泰雅族祭儀的記憶。

2.〈泰雅傳統舞蹈—泰雅竹竿舞〉

藉著泰雅傳統樂器—木琴及木鼓,吟唱著泰雅傳統歌謠,配合著泰雅傳統舞蹈及竹竿方式展演,呈現出文化傳承記憶中的歡度節慶舞蹈。

3.〈泰雅歌謠〉

藉由吉他伴奏唱出記憶中的泰雅歌謠,呈現出傳統歌謠與現代樂器的結合。

4.〈泰雅創新舞蹈〉

分別由婦女們及年輕人,前後展現出泰雅族人記憶中的傳統優美舞步,及年輕人創新舞蹈二者間的對比。

5.〈大家來跳舞—奔跑吧!泰雅〉

邀請現場觀眾一同參與泰雅族現代歌謠及舞蹈,讓觀眾感受泰雅族熱情與活力,更加沉浸泰雅族整體濃厚的文化氛圍。

 

【部落市集】12月14日(六) - 樂水部落市集

〔部落物產販售〕:樂水日曬米、原民樹豆、手工藤包、零錢包、麻繩零錢化妝包、鑰匙圈、筆記本套、麻繩手提包、原民相戀耳環、手工藤置物、小米吊飾等。

〔部落藝品展示〕:弓箭、竹杯、煙斗

門諾漾文化藝術團
門諾漾文化藝術團

南山國小泰雅傳統舞蹈隊:12月15日(日) 14:00

南山部落座落在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之間,是蘭陽溪沿岸最上游的泰雅族部落,海拔1165公尺的南山國小向稱「宜蘭縣最高學府」。孕育著多變的四季美景及豐富的自然人文生態樣貌,村莊被一片連著一片翠綠的高麗菜田環繞,被稱為是「高麗菜的故鄉」,亦形成獨特的景象。

學校願景為「思源起、南山峰、泰雅藝、國際觀」,在此主軸上發揮本校教師專才及社區資源發展,於2016年(105年)成立泰雅傳統舞蹈隊,希望孩子們更多元、更寬廣、更縱深的學習接觸,熱愛自己族群的歌謠舞蹈,並致力發揚泰雅文化。本校舞蹈團參加宜蘭縣學生舞蹈比賽連續榮獲105、106、107、108學年度優等;以及參加2018「活力E起舞動」母語歌謠暨歌舞劇競賽優勝、及2019「活力E起舞動」母語歌謠暨歌舞劇競賽佳作。

未來我們將持續與家長、社區協力合作,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效學習、發揮所長、認識自己、認同泰雅、實現自我,培育出具備泰雅族高貴靈魂的孩子,能昂首立足台灣南湖大山區,看見世界最遠之處。

 

【演出節目】:《織夢織憶織泰雅》

1. 〈舞蹈展演〉:織夢織憶織泰雅

泰雅婦女一生不斷的織布,女孩從小開始學習剝麻、搓織的工作,青少年時期便能織完一條完整的布。在泰雅族傳統上,會以織布的精巧來評斷婦女的社會地位及才能,才能進行紋面,又是死後能受到祖靈眷顧的法則。泰雅女人的一生都和織布不可分割,而泰雅女子一生的社會地位皆繫於織藝的精湛。

2. 〈泰雅古調吟唱〉

(1) 神話古調 (2) 歡慶歌謠 (3) 祭祖歌謠

3. 〈泰雅樂器展演〉

部落男女攜帶自己的傳統樂器至廣場中,大家共同彈奏、吹奏並敲擊,營造出和諧優美的聲音。

 

【部落市集】12月15日(日) - 南山部落市集

〔部落物產販售〕:高麗菜、大白菜

南山國小泰雅傳統舞蹈隊
南山國小泰雅傳統舞蹈隊

瑪嘎巴嗨文化藝術團:12月21日(六) 14:00

「瑪嘎巴嗨」(makapahay) 在阿美族語裡是漂亮非常美麗之意!
多年前,花東海岸線的族人移居蘭陽平原,為了延續阿美族的傳統歌舞文化,「瑪嘎巴嗨」開始走上文化傳承的道路。在過去,我們的族人迫於生活環境、工作、就學,散居在宜蘭各個鄉鎮角落,很難有機會凝聚在一起。在2002年8月,宜蘭成立了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讓有心學習的族人,進而互相認識與交流,更產生一致的共同目標-傳承阿美族優美的文化。
透過「宜蘭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終身學習環境的牽引,不只關於母語的復振,我們也研習阿美族傳統技藝、祭儀由來,及至傳統歌舞文化。更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族人及漢族朋友,基於熱愛原住民傳統文化而加入「瑪嘎巴嗨」,在這裡我們彼此分享、維繫情感、凝聚向心力!

用力唱歌跳舞是族人貼近祖先的最佳橋樑,有了這項連接,阿美族優美傳統文化在這片平原上能落地、生根、成長、茁壯、發揚光大,更受到尊重及保護。除了文化資源的傳承,我們更想將台灣原住民充滿力與美的傳統歌舞文化,展現給不同族群欣賞;透過展演平台,分享原住民歌舞文化藝術,讓所有關愛的朋友們,能夠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豐富的人文風土世界。

 

【演出節目】

﹝第一部﹞

1.〈序曲—起源〉:吟唱

2.〈期許〉:歌舞劇 - (1)期待 (2)項錬

3.〈聲活〉 - (1)戲謔:呈現Cilamitay部落傳統祭儀歌曲

(2)聚會:呈現過去部落生活型態新創舞蹈

﹝第二部﹞

1.〈天真孩童趣味〉:舞蹈 - (1)數字歌 (2)等待捕魚的人

2.〈豐年祭樂舞〉 - (1)祭樂舞:呈現部落傳統祭儀歌曲 (2)吟唱

 

【部落市集】12月21日(六) - 瑪嘎巴嗨市集

〔部落物產販售〕:劇團紀念品、演出周邊商品

瑪嘎巴嗨文化藝術團
瑪嘎巴嗨文化藝術團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奇立板社):12月22日(日) 14:00

奇立板社位居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村,原名「番社」。

長久以來,噶瑪蘭族彷彿變成了蘭陽平原上的神話,歷史上大家都知道噶瑪蘭族起源於蘭陽平原,但是卻不知道蘭陽平原上仍有噶瑪蘭族的族人生活在這裡。

為了回應我們噶瑪蘭血緣的呼喚,為了讓下一代的孩子能知道自己是誰,不再因為自己的血源被排擠、被壓迫,而害怕承認自己是誰,奇立板社決定站出來成立「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同時於2019年7月13日、14日重新恢復舉辦在蘭陽平原已經中斷140年的海祭與豐年祭。

位於花東的族人已經被國家正名「噶瑪蘭族」為第十一族,但是蘭陽平原上的眾多噶瑪蘭族人,卻無法被接受為噶瑪蘭族人,無法被接受的原因不外是「你們不會說族語」、「你們失去傳統文化」、「你們被漢化嚴重」……。

關於這些現況,奇立板社的潘英才頭目這麼說:
並不是我們願意失去我們的族語和文化,自從17世紀漢人來到這裡,用武力搶奪我們的土地,運用我們母系社會的特色以通婚侵佔土地,及至1878年清朝發動軍隊攻打我們。為了躲避戰禍,我們的族人隱藏身份卑微地活著,花東的噶瑪蘭族人得到阿美族的收留,於是他們說阿美族語,留在蘭陽平原的族人說閩南語;清國戰敗後,日本人來到台灣,為了生存,我們只能接受皇民化政策,於是我們說日語;國民政府來台後,我們的後代只能說北京話。我們很想知道,這麼多年來不同的統治者對我們的壓迫,為什麼到了現在,不會說族語卻成為我們的錯誤?

我們期盼這是一個起點,一個重新恢復我們蘭陽平原上噶瑪蘭族族群自信心的起點。

 

【演出節目】:奇立板社小型豐年祭

1.祭祖
2.頭目致詞
3.大會舞(咱們來跳舞、慶功歌、團結力量大、正派規矩)
4.大家一起來(邀請觀眾大家一起跳舞)
5.送靈

 

【部落市集】12月22日(日) - 奇立板社市集

〔部落物產販售〕:壯圍沙地土豆、菜頭、菜圃

〔噶瑪蘭族奇立板社-部落藝品〕:情人袋(可預購)、訂做鑰匙圈(可預購)

12月22日(日) 14:00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奇立板社)
12月22日(日) 14:00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奇立板社)
「2019蘭博四季音樂節 - 冬陽原音祭」文宣短片

相關連結

檔案下載